偷情者的超级红娘,真实的情人即便坐在对面,对于情感不满足者仍然可以?电子情人发出情书,甚至偷偷地进行虚拟性爱。由此导致了许多新问题:虚拟情爱是否构成对真实情爱的背叛?虚拟情爱关系有无责任与义务、忠贞与背叛等观念?如果情感的独占性完全不再存在,情感与游戏有什么差别?忠贞是在于身体还是在于心灵?显然,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答案的,但至少需要双方的约定或默示。
网上与网下的冲突的焦点是虚拟与真实的冲突,或者说是真实与虚拟生活中的规范与标准在转换中造成的失序。特克介绍过一?网络恶棍的案例55:
WELL中有一个女性专用的集会场所,几个女人在其间比较她们为网络空间爱情生活所做的笔记。结果发现勾引她们、再将她们抛弃的(有些是虚拟的始乱终弃,有些则真正地赔上了肉体)原来是同一个男人X先生,其中一个女人称他为网络恶棍。随后,她们与更多的女人讨论这事,结果发现网络恶棍活动的范围比她们原以为的广泛得多,而且有惊人的类似性。其中的一个女人在WELL上建立了一个名为你认识这个骗子吗?的讨论区,不到十天,跟贴达千余份。有些人支持这些上当者,有些人则认为整个讨论无异?一次高科技的私刑。其中,认为X先生有过错的人的观点是,X先生混淆了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问题不仅是他以虚拟世界中建立的关系在真实世界中干坏事,而在于他将虚拟世界的关系视同真实世界的关系来对待。X先生本人则认为自己没错,认为网络空间的规则允许他涉入多重和自发的两相情愿的关系。
在此案例中,涉及三种关系类型:真实生活关系、(真)人与虚拟他者的关系以及虚拟者之间的关系。其中,真实生活关系的伦理原则是既有的,后两种关系的规则与虚拟程度即我们前面所讲的身份透明度有关:虚拟程度低、透明度高的应接近真实生活关系规则,虚拟程度高、透明度低的则应遵循纯粹的游戏规则。?网络恶棍案例中,WELL是一个虚拟程度低、身份透明度高的网络空间,绝大多数人创造的电子人物与其生理实体是同一经验的人物,因此X先生的行为是在制造混乱,被大多数人认定为欺骗。
4.以网络为中介的群体行动
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交往也会以群体行动的方式显现出来。在此我们主要讨论公共参与、共同抵制等二个方面。这些以网络为中介的群体行动,都会在网络之外产生现实性的后果,即使群体的意愿和力量得到显现。
公共参与
所谓网络中的公共参与又被称为电子民主(teledemocracy)。90年代初期,信息高速公路计划风靡一时,它向人们所展示的美好前景之一就是电子民主或数字民主(digital democracy)。其宣传力图使人们相信信息高速公路为人们提供的广泛的服务将赋予公民更大的权利,使他们能够参与公共决策的全过程。这使人们想到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概念,一些人认为网络真的能够带来一种无视等级、允许质疑公众关注领域和具有包容性(inclusivity)的公共空间。但当时很快就有人提出了相反的看法:如果一些市民无法接入网络、获得其信息服务,反而会在我们的社群中导致信息富有(者)(information haves)和信息贫乏(者)(information nots)的分野,进而加剧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更深层的批评则指出,由网络的主要投资者和使用者的社会阶层就可以判断出网络依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产物(development from above),而非自下而上的产物(development from below)56。
有一些电子民主的设想相当激进,也很不现实。1992年,美国人鲁特·佩罗(Rout Perot)提出了电子市政厅(electronic town hall)的设想,认为网络基础设施可以实现直接民主。软件专家兼空想政治家蒂姆·斯特里克(Tim Stryker)则提出了更为激进的超级民?计划:美国政府的司法和立法两个分支应该由一系列永不停息的公民投票制度来代替,在此制度下,对每一款法律提案和每一个案件的判决,每个公民都有投票权57。一些地方政府在网络化方面进行了尝试58。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建构社区信息中心,协助民众进入网络;
(2) 推行电子民主计划,建立民众与市议员之间的电子邮件和BBS等通信渠道;
(3) 实施电子公开计划,使民间个人与团体的建议以及官方或非政府组织的最新信息得到及时公布。
这些计划的实施对公众参与产生了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通过低收入者住房开发网站( wilmington.net/jervay)案例来分析网络对加强公共参与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美国北卡罗来那的维明顿(Wilmington, North Carolina)拟推行一项低收入房屋开发计划。这项计划的服务对象是非洲血统的美国女性(单亲家庭)。这些居民觉得她们不应完全依赖地方房产开发当局所提供的信息和技术方案,而希望积极地参与到计划之中。但是,由于当地没有能够为她们提供相关信息帮助的组织,她们无法拿出自己的设计和选址方案。这促使当地居民想到利用社区大学的联网计算机为此建立一个网站。她们的第一步工作是建立城市规划和建设专题讨论组。她们向三个网上的相关讨论组发出了帮助请求,在两周内得到了23个个人与组织的响应,其中包括10名建筑师、2名熟知低收入住房开发律师。然后,她们在3个房屋建筑公司的帮助下建立了一个专项设计网站。在这个网站上,她们将房屋开发当局的设计和选址用三维图显示了出来,供居民们在网上发表意见。在讨论中,许多与当地历史文化有关的因素以及单亲家庭的发展有关的具体问题都被考虑在内。3个建筑公司依据她们的讨论绘制了草图,再逐步与居民通过网上磋商不断修正,最后,居民们拿出了自己的方案。59
在这个案例中,核心的问题是一个群体通过网络获得了与其他组织打交道的知识,进而使公共参与成为可能。这个案例表明,网络确实改变着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方式,但是社会知识-权力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些非洲血统的美国女性所获得的帮助并不是有保障的,她们所获得的帮助也未见得是中立的,如果我们再考虑到单亲家庭中的黑人妇女的计算机拥有量、上网比例、上网能力以及历史文化与建筑知识,人们就不会夸大这个案例的象征意义。我们的观点是,由于网络技术是既有知识-权力结构的产物,仅从网络技术本身是推不出电子民主社会的结论的;在公共参与这一群体行动中,比民主的网络和民主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参与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共同抵制
虽然网络空间中的公共参与是一种容易被夸大的神话,但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共同抵制却十分有效,这是由信息在网络空间中传播的特点造成的。
信息在网络空间中传播的特点有二。其一,信息能够在网络空间中快速、高效、低成本地传播。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仅在于网络具有快速处理大容量信息能力,而且更主要的原因是网络中的信息经过了区位化的分类处理,能够迅速地直达那些对某方面感兴趣的网民。其二,信息在网络空间中的快速传播往往以牺牲准确性为代价。由于网络是全天候的媒介,网民对信息随时更新的要求十分强烈,往往是先无条件地接受信息,再考量其精确性,故信息发布者为追求信息的速度而使信息失真时有发生。
众所周知,在群体中,由于从众心理、团体认同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人们更容易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事物形成较为偏执的立场。信息在网络空间中传播的两个特点表明,网络群体在行动时所依据的信息传播快、区位化且容易易失真,这可能进一步使得网络群体的偏执性得到极度的放大,而形成强烈的关于共同信念的集体想象。这种对群体观念的认同一旦形成,就可能左右群体中的网民的意志,令其以想象的共同信念替代对信息的负责任的独立思考。同时,鉴于网络空间中的意见表达的操作成本很低且不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