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哲学类
   论小玛格莲娜的“复活”观念      ★★★ 【字体: 】  
论小玛格莲娜的“复活”观念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1 20:48:22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石敏敏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小玛格莲娜是凯撒利亚的主教巴西尔和尼撒的格列高利的姐姐。虽然她没有在基督教思想史上正式出场,是透过巴西尔对她的推崇和赞许,以及尼撒的格列高利的记录显示她的在场,然而在巴西尔家族中,她是灵性和智力高度结合的象征。巴西尔的初期教育就受益于祖母老玛格莲娜和姐姐小玛格莲娜。小玛格莲娜还担当起了教导两个弟弟格列高利和彼得的责任,他们后来都成了主教。小玛格莲娜谙熟希腊罗马哲学,能够准确地对世俗学问与基督信仰的关联作出正确的判断。她熟悉当时科学的进展,例如她熟悉月球绕太阳旋转的学说,以之分析月亮发光的真相。小玛格莲娜的隐修主义也影响了整个家族,是整个家族灵修历程的导师。格列高利开始时曾在灵修的道路上挣扎不定,后来是由于小玛格莲娜的影响,才加入其中,并成了基督教历史上的灵修大师。格列高利的晚年向小玛格莲娜灵修神学回归。出于这些原因,帕利坎戏称小玛格莲娜是第四位“卡帕多西亚教父”。
    小玛格莲娜留下的文献不多。存留至今的主要文献有尼撒的格列高利记录加工的“论灵魂和复活”一文。这篇文章是巴西尔离世后,格列高利与小玛格莲娜病床前的对话。整个讨论背景类似于苏格拉底临死时的场景,讨论的主题也是灵魂不朽的问题。此时刚值巴西尔去世,小玛格莲娜也行将去世。整个对话可以说是柏拉图《斐多篇》的基督教版。格列高利刻意地模仿《斐多篇》,把小玛格莲娜视为基督教世界的“苏格拉底”。全文透过谈论复活指出情欲之使人堕落,以此阐释基督教的治疗学说。
    一
    就“论灵魂和复活”的文本结构而言,小玛格莲娜和格列高利的对话可分为两部分:(1)灵魂的不朽和(2)复活。在第一部分,格列高利从巴西尔去世的话题,引出身体死亡原子随之分解的观点,质疑灵魂的不朽。小玛格莲娜赞同格列高利使用原子论来分析身体性存在,然而指出灵魂的存在状态不同于身体的原子状态。灵魂是理智性存在,不由质料构成。然而,复活的时候不朽的没有分解的灵魂如何召聚所有分解了身体的原子,保证复活后的身体仍然是同一个身体呢?这里,小玛格莲娜批评了柏拉图和毕达哥拉斯的灵魂不朽学说,指出灵魂轮回学说必然导致我们无法确定天上的生命和世俗的生命哪个更好,①从而导致错误的观点,即天上旋转的灵魂与恶是纠缠在一起的,②而且还会引出如下结论:由于天上的灵魂的堕落,导致人、植物或牲畜的生成。再由于堕落本身就有某种恶的倾向,就又推导出一个结论:恶支配了万物的造成。③灵魂轮回学说否定了创造的美好,否定这个世界是根据“好”而创造的。小玛格莲娜否定希腊人的灵魂不朽论证,指出基督教的复活学说是完全不同的灵魂理论。
    小玛格莲娜认为复活乃是治疗,它将使生命成为更好的东西。“但是在复活里,我们都要重新获得我们原初的荣光,只是我们不是单一的原始麦穗,而变成麦田里成千上万数不胜数的麦穗。”④这与灵魂轮回学说不同,后者只是使灵魂保持同一状态,或者使灵魂趋于更坏的状态。处在同一状态的灵魂,是指那些德性完满的灵魂,它永远处在同等的“好”中,而不会更“好”。那些原先是恶的灵魂,则会趋于更强烈的恶,从而会更恶。希腊哲学认为灵魂的“好”是一种静止的“好”,或者说真正的“好”是静止的。然而小玛格莲娜认为复活后的“好”是更“好”,更“好”并不表明此前的“好”有某种没有消除的恶,而是指它有一种强烈地不断趋向于上帝的渴求。这是一种进展性的信仰历程?这种“好”具有进展性。
    在深入体会“论灵魂和复活”一文论说框架的背后,可以发现“灵魂”和“复活”两个主题只是一个触发问题思考的起点,而不是小玛格莲娜论证的目的。确实,小玛格莲娜是在论证灵魂的不朽性和复活的人的整全性。然而这不是她的目的。在这篇文章中,小玛格莲娜和提问者格列高利的论说表现出某种差异。格列高利透过要求小玛格莲娜论证灵魂的不朽和复活,缓解他心中丧失兄长的悲伤。小玛格莲却指出只有复活才能够治疗欲望(包括悲伤)。格列高利引入了讨论灵魂不朽的知性框架,小玛格莲却谈论复活视野内欲望的治疗。(转载自 wWw.Qiqi8.CN 778论文在线)
    这是“论灵魂和复活”一文叙述的真正要点,据此可以准确把握小玛格莲娜谈论复活的主旨。小玛格莲娜虽然也谈论复活是如何的,然而重在论证复活的生命是如何的,因为复活的生命与堕落的生命有本质的差别,由此显明人的无罪状态的样式。小玛格莲娜试图去谈论一种无罪的生命状态,这又与隐修主义联系在一起,因为隐修是追随耶稣生命的典范。据此,可以看到“论灵魂和复活”这卷著作是有关于隐修的。这些主题的潜在交织,与本文谈论者的身份完全合拍。这卷著作是由巴西尔的去世引发出来的话题,小玛格莲娜与巴西尔都是隐修主义者,而格列高利也选择了隐修的生活。小玛格莲娜指出巴西尔生命中真正的华美,即因着追随耶稣基督而得到治疗的生命的圣洁,这是她从灵修中所获致的体会。隐修之于耶稣基督的追随,就是复活之于罪性的消除。
    二
    在谈论无罪的生命时,小玛格莲娜论证了情欲的样式。小玛格莲娜并不是把情欲作为生命的先发要素,这是柏拉图的观点。柏拉图认为情欲与理性一样为人先天具有,是人本性的构成部分。哲学的谈论在于加强知识对情欲的控制,这就引出了从苏格拉底以来希腊哲学的精义:用知识控制情欲。然而小玛格莲娜不接受这种希腊式的观点。她不认为人性是由多重要素构成的,相反,她认为情欲是后发的,是罪身的状态才具有的。人最初被创造的时候,没有所谓的情欲。复活后,人也将离开情欲的诸种形态。人本是无罪的存在,人原本不具有情欲。小玛格莲娜这样描述人的非情欲存在和复活的关联。
    我们就说复活是“使我们的本性按它原初的形式重新构造”。⑤在那个生命形式里——神亲自造了它——可以合理地相信既没有年龄差异,也没有婴儿时期,更没有我们现在这样因种种软弱而产生的种种痛苦,身体上的任何苦处都不会有。我得说,我们可以合理地相信,这些东西没有一个是神所造的,而人在他的本性还未成为容易受到邪恶进攻的对象之前曾是神圣之物,只是随着恶的侵入,这些患难才一一临到他的头上。所以,远离邪恶的生命完全不必经历源于邪恶的事情。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当人穿过冰层时,自己的身体必会僵冷,当他走在炽热的太阳底下时,皮肤必会变黑;但如果他始终远离冰也远离热,那就完全可以避免这些结果,既不会变黑,也不会变冷。事实上,当某个具体的原因被除去了,谁也不会不合乎情理去寻找那个原因所导致的结果。我们的本性也是这样,如果成为有情欲的,就得接受情欲生命所导致的一切必然结果;一旦回到无情无欲的恩福状态,就不会再碰到有恶的倾向时所不可避免的结果。这样说来,既然在我们人还没有因触及恶而坠落到情欲里之前,我们的人性里并没有混进兽类的生命形式,那么完全可以肯定,当我们抛弃那些情欲,就必抛弃由此导致的一切结
                           果。因而,谁也不会在另一种生命形式里寻找情欲所引起的种种结果。⑥
    人曾经有过这样一个阶段,他处在没有情欲的生命的恩福之中,不为罪遮盖,这是人的原初本性以及人的原初之所是。既然最初的生命没有情欲的污染,也就不能从原本的生命中寻找情欲所引出的种种结果,例如羞辱、败坏、软弱和年龄等种种特征。这些生命特征都是情欲造成的,是情欲引发的。无罪状态的人,没有什么可以令他羞辱,也没有什么能够使他软弱。由于有情欲,就必然有羞辱。因为身在情欲里面的人是匮乏的,而匮乏又透过不断地获取对方始能满足。既然他须透过获取得到满足,那么他就必然要求一种非自身的东西。当存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刘基与道家道教的关联分析

  • 下一篇文章:基督教与中国地方社会的发展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小玛格莲娜的“复活”观念”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小玛格莲娜的“复活”观念”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
  • ››本我、自我、超我与道德建设 张倩
  • ››纳米技术的ELSI研究的理论综述
  • ››风险概念的哲学理念分析
  • ››生态现代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 ››基督教与中国地方社会的发展
  • ››论小玛格莲娜的“复活”观念
  • ››刘基与道家道教的关联分析
  • ››佛教艺术名物的发展分析
  •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美学旨趣
  • ››论小玛格莲娜的“复活”观念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