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教材发展与建设调查分析 李奇 李洵之 王楠      ★★★ 【字体: 】  
高等教育教材发展与建设调查分析 李奇 李洵之 王楠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03 18:48:59   点击数:[]    

是对概念和定义的阐述和对案例的讲解,对学生而言只不过是学科入门的工具书,这显然不是高等教育教材最应该发挥的功能。在教学上要逐步改变一门课程使用固定教材的模式,这样可以避免师生的学习惯性,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和学生创新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教材的更新和多样化发展。在评价和选用教材时,不仅要考虑“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符合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等基本衡量指标,更要考虑“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符合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要求”、“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等重要指标,以充分发挥教材育人的力量。优秀的教材应该在内容上启发学生,通过展现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利用设问和思维拓展训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经之路。

 

  三是增强教材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建立高教教材的优秀评价机制。与教材更新信息相关的参考书,如《科技新书目》、《高校联合书目》等,可使学校师生及时掌握更新信息。高校也可以将这个信息系统作为一个评价系统,以便于各个版本教材的优胜劣汰,提高教材的整体质量。

 

  四是从语言表达、内容、与实际的贴合等方面增强教材的可读性。教材的可读性是影响实现教材自身价值的重要因素。用较通俗简单的语言阐释概念或定义,减少教材中艰涩难懂的语言,能减少学生心理上对新知识的抵制,以贴近实际甚至生活中的例子对教材内容进行说明阐释,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材的内容。而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则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内容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对教材的结构进行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材的知识,形式上做到图文并茂也更能吸引学生。

 

  五是为教材编写队伍注入新的力量。在编写人员的组合上,不应该只是请教师和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参与教材的编写,还应该建立起一种机制,鼓励国内外处于领先研究水平的项目承担者,在发表科研成果的同时,也积极参与相应的专著和教材的编写,这样不仅可以使教材充分吸收先进研究成果,还能使学生看到更多的观点和风格。

 

  六是国家政府或学校对教材出版和购买进行补贴,减轻学生购买教材的花费。本次调查充分表明,教材价格受到学生的普遍关注,大部分学生认为教材价格过高。

 

  七是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提高外文、原版教材的使用比例。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中,就包含了引进原版国外教材的意见,国外教材发展历史较久远,其编写也更能反映目前国际上的前沿果,引进国外教材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国外同类学科中的优秀教材,从而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如何降低价格使之与学生的实际购买力相匹配仍是一个问题。引进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国内教材的一些不足,使高等教育更加面向世界,紧跟时代步伐,使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本土化。

 

  参考文献:

 

  [1]  楼才汀,白光义.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教材建设 [J]. 中国大学教学,2007(4):94-96.

 

  [2]  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 [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3]  陈益芳,林健.学生使用教材满意度的模糊综合评判 [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11):195-197.

 

  [4]  毛一国,高跃新.引进原版教材,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55-58.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李桂红

  • 下一篇文章: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 于海生 伍阿陆 程瑞芸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高等教育教材发展与建设调查分析 李奇 李洵之 王楠”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高等教育教材发展与建设调查分析 李奇 李洵之 王楠”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多维视域下的大学教师信念研究,吴薇...
  • ››俄罗斯反思高校教育:把重点转移到...
  • ››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比...
  • ››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探析,...
  • ››关于大学课程设置的三个问题,张忠...
  • ››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实证研...
  • ››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的“高原现象”探...
  • ››基于多元评价理论的辅导员职业准入...
  • ››高等学校国家精品课程后期建设策略...
  • ››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养...
  • ››高等教育教材发展与建设调查分析 李...
  • ››高等教育
  • ››高等教育收费的经济学分析
  • ››高等教育国际化环境下新建本科院校...
  • ››高等教育三大职能主体的重新定位
  • ››高等教育信息化中版权的探讨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