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职业价值观对人们的职业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现状,为进一步改善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关于职业价值观,国内外学者从多种角度进行界定。有学者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认为某种工作结果的重要性程度。[1]也有学者指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它们是更一般的个体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2]
本文针对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3级、2006级、2009级三届公安大学生进行警察职业价值观问卷调查。自2002年9月份起,学校进行改革,开始招收第二专科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均为从社会上招录的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历届高校毕业生,年龄在25周岁以下,来自于上海乃至全国各地的各种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这些大学生刚刚从社会各行各业考入公安院校,对即将从事的公安事业寄予各种厚望,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就是青年民警职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缩影。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职业价值观的内部因素结构如何?早期有学者提出15项职业价值观。后来有人将其缩减为独立性和多样化、工作条件和同事、社会和艺术、安全和福利、名望及创造性等6个向度。1982年拉舍比则抽取了名望、利他、满意、个人发展等4个因素。[3]
以拉舍比的4因素结构和中国职业兴趣量表为依据,我们编制了“公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从发展因素、保健因素和声望地位因素开展研究。问卷共有22个选题,不记名,以5级制作答,每题最高得分5分,最低得分1分,得分越高说明对该选项越认同。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入警原因、职业期望与职业理想等方面。2003年5月,随机从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585名大学生中随机抽取196名进行问卷调查。在学生们的积极配合下,问卷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182份,有效率为92.9%,其中男生167名,女生15名。
2006年9月,随机对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招录的2006级大学生中12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114份,有效率为94.2%,其中男生103名,女生11名。
2010年4月,随机对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招录的大学生中118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111份,有效率为94.1%,其中男生91名,女生20名。
二、研究结果与比较分析
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更趋理性与务实
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新时期的大学生,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他们的职业价值取向更趋理性与务实,他们的择业标准已经从过去单纯看重“实现自我价值”到现在的既追求物质利益又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1)大学生对职业稳定、工作保障、福利待遇有强烈渴求。
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不甚完善的阶段,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的今天,希望有一份稳定的、有保障的工作,这是大学生也是当代青年职业价值观的主流,也是问卷调查发现的显著特点。在22个选题中,“公安工作有较好的保障”、“公安工作有优厚的收入、福利和待遇”、“公安工作比较稳定”三项得分偏高,位居前三位,2003级与2006级大学生非常一致,统计检验不存在差异。他们对这两个选项,认为“很重要、重要”的都接近八成。2009级大学生对这三项内容也很重视,尽管排名不在前三位,但从数据得分依然显示他们的认同心理。可见,大学生对人民警察作为国家公务员,工作稳定、有保障、福利待遇好给予极高的认同,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是公安工作最吸引他们的地方,也是当前公安机关招录警察火爆的主要原因所在。
(2)大学生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较强。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在确保职业稳定、有较好保障、有较高收入的前提下,追求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努力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对于加入公安队伍“能实现自我价值”、“对社会有贡献”两个选项,平均得分也较高,分列前5位,对这两个选项的认同率都在七成以上。值得一提的是,2009级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相比2003级、2006级大学生更加强烈,认为“很重要、重要”的分别为86.5%和83.8%,在22个选项中位列榜首,令人倍感欣慰。
研究发现,在大学生的心目中,选择警察职业既要追求生活有保障、收入丰厚和工作稳定(2003级与2006级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的前三位),这三者都属于人类基本生存、保健的需求。但同时,依然不放弃对个人理想、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加入公安队伍,穿上这身警服,他们同样希望在公安事业上建功立业,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大学生对声望、地位的要求不高
从统计结果来看,在22个选项中,得分最低的几项依次是“在公安局工作名声好”、“人民警察作为基层执法者有威望”、“希望在城镇或市区工作”、“希望到机关工作”、“希望轻松自由、自主性大”。
三届大学生,在上述五个方面非常接近,经过差异检验,除了2003级与2006级大学生在“人民警察作为基层执法者有威望”选项上有差异(Z=2.94>2.58,p<0.01,存在显著差异,2003级大学生相比2006级,感觉当警察更有威望),三届学员相互之间在其他选项上均无差异。
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社会声望与地位不是很看重,三届学员的观点与看法惊人地一致。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加入公安系统将带来的有关声望、威望,不是很在乎,有些无所谓。这与当前社会价值由身份取向转向成就取向密切相关。在市场经济利益至上效率优先原则的熏陶下,人们崇尚与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实惠和利益,对于徒有其名、空乏其身的东西不再感兴趣。对是否进机关、是否在市区或城镇也不是很关注。
三、讨论与建议
从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基本上是令人满意的。但同时也发现他们在价值观方面存在一些偏差。高等院校作为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教师作为教育管理的专职人员,应该了解教育对象,加强引导,因材施教。在入学的初始阶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发挥高等院校独特的作用。
我们认为,在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中,应重视如下几个方面的教育与引导:
1.以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观和正确的权力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加快,社会矛盾、社会治安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我们所担负的服务、管理和打击的重任不仅没有减轻,在当前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反而面临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
对于刚刚跨入公安大门的大学生,他们对人民警察的应尽职责、历史重任几乎是一无所知,他们的警察意识也是非常的淡薄。但是他们却对公安工作饱含激情,三届大学生对于加入公安队伍“能实现自我价值”、“将对社会有贡献”这两个选项,选择“很重要、重要”的分别为78.4%和76.2%,认同率较高。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的教育时机,加强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
加强政治观、权力观的教育与养成,为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育培训中,只有不断加强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培养学员们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统领各项实践工作,才能逐步树立坚定的政治观。
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力价值观是无产阶级权力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无产阶级权力价值观的核心是权力归人民所有,掌握权力的任何国家公职人员都应该以权为民。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是无产阶级权力价值观对国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的必然要求。因此,每位大学生必须坚定地树立“权为民所用,情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