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治、渥兹华斯、骚狄、雪莱等。“顿悟”与“渐悟”可能与现代化的启动方式有关。现代化的后进国和“外启”国的反现代化思想家多取“顿悟”型。只有英国多的是“渐悟”型。其四,“正反二分”与“人我相对”。在反现代化理论中,几乎没有例外地普遍出现一系列的二分概念,这些个二分作为一个整体,构成对反现代化立场之精髓的一种描绘。二分的一端代表了论者心中向往的价值,另一边则不是他所反对的,就是他所痛恨的。反面的品质与实体常被归属到相对于批评者自己国家的超级军事、政治和经济强权,而正面的品质与实体就必属于批评者自身民族的“精神”,或其文化、人民、社会的精髓与特点了。反现代化理论归诸否定一端的概念和价值主要包括“理智”、“理性”、“科学”、“推理”、“计算”、“私利”、“物质”、“物质主义”、“机械”、“破裂”、“被动”、“静止”、“空虚”、“资本主义”、“文明”、“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工业主义”、“战争”等等,否定一端为现代化文化;归诸正面的概念和价值主要包括“直觉”、“情绪”、“道德”、“良心”、“本能”、“德性”、“精神”、“精神主义”、“整全”、“生机”、“有机”、“主动”、“能动”、“流转”、“满足”、“社会主义”、“文化”、“社区主义”、“禁欲主义”、“人本主义”、“道德主义”、“伦理主义”、“农业主义”、“和平主义”,肯定一端为本国文化。是故,日尔曼批评者把法国归诸二分的否定的一端,而俄罗斯斯拉夫主义者则将西欧作为一个整体归诸二分的否定的一端。非西方国家的否定一端是西方文化,而肯定一端是本国文化。其他文化不在反现代化思想家的眼里。其五,“体用结合”与“文化复兴”。反现代化思想家常常分辨“物质”和“精神”两种文化或两个领域,前者为科技、军事与经济;后者则为文化的、实质的、有机规范性的、特有独具的方面。最普遍的非西方反现代化反应常常明示或暗示地允许在“文明”领域内进行文化引借,而“文化”的领域则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精髓。倡行一种“混合”或“结合”外来文明的技术于本土文化的精髓或“精神”中。斯拉夫主义者一方面谴责西方及其文化的所有方面都较低劣,另一方面却引进并偶而采用外来科技,采用某些经济组织形态和普遍的“经济发展”。斯拉夫主义者与中欧、南欧的文化民族主义者都主张振兴或复苏本土文化的纯粹性(斯拉夫主义者主张复兴彼得大帝以前的文化),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被对立地加以界定,其他文化弃置不论。他们还倾向于刺激或提倡对历史、文学、语言学和民俗学的研究,“这种研究在面对西方文化排山倒海的影响下,成为寻求文化与民族认同的一个部分”[70]。如:德国和俄罗斯对农民文化与语言的研究,目的在于创造一个独特日耳曼文化与俄罗斯文化。其六,反对资本主义与提倡社会主义。斯拉夫主义者常常不用“社会主义”,而其所用的“社区主义”与此同义。其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71]。主要表现为:借理性主义攻击理性主义,借启蒙思想攻击启蒙思想,借西方反现代化思想攻击西方。许多日耳曼浪漫主义者,如哈曼,紧抓住启蒙思想的某些成分(如其怀疑论)来显示理性主义的不足之处,因而强化了他们直觉论哲学的地位。斯拉夫主义者尽管“不过是日耳曼浪漫主义的一个分支”[72](日耳曼浪漫主义的斯拉夫版),斯拉夫主义者却特别尖锐地不断攻击德国,他们甚至拒绝承认他们思想中的任何外来影响。其八,倡行本土文化的“普适性”与“救赎性”。非西方反现代化思想者倾向于将其本国的文化认作肩负着为人类全体带来救赎及改善的历史任务,也就是要将西方从其自身挖掘的陷阱之中拯救出来。其九,异变为极端民族主义——泛××主义。非西方文化民族主义者的反现代化思想常常被吸收到(也在逻辑上发展为)极端民族主义的泛××运动之中,被用来巩固某一文化集团的民族国家享有其独特的领袖地位,如德国和俄罗斯的文化民族主义最后异变为泛日耳曼主义与泛斯拉夫主义。5. 当代欧美的反现代化理论及其特点为了看清反现代化潮流迄今没有间断的发展,艾恺也观察了当代欧美的反现代化思潮。在他看来,当代思潮主要具有如下三个特点:其一,猛抨“科技”。艾恺说:“在当代欧美,‘科技’成为攻击的主要对象”[73]。法国学者艾露[74](Jacques Ellul)、美国学者罗札克[75](Roszak)和马孤哲[76](又译为“马尔库塞”)等都对科技进行猛烈开火。艾露反对技术成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他强调“技术与人文主义是不能共存的”[77],他本人对停止甚至减缓技术的进展是悲观的:有如潮涌,技术无情地前进,人类在其眼前无能为力。他心仪中古单纯的社会与生活。罗札克警告科学的意识形态遮蔽了所有其他思考方式。马孤哲认为先进工业文明透过其技术压制了人们却令他们大部分不感到这种压制的存在。其二,提倡“反文化”。美国学者莱克[78](Charles A. Reich)提出了一种“反文化”理论,并倡导“反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