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高等教育
   开放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侯建军      ★★★ 【字体: 】  
开放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侯建军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03 18:49:23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开放是大学发展的特征,开放大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开放大学是大学主动适应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广泛需求的结果,也是满足知识分化和人才培养规格多样化需要的结果。开放大学最基本的定位首先是大学,要具有大学的本质属性,她的特色是开放。开放大学的创建要深入大学的基本要素,要以知识的核心和学科文化的为基础;要注重教师人才资源的建设;要兼顾规模,注重质量,实现持续发展。崇尚学术,是开放大学的“根”,适应社会是开放大学的“茎”,只有实现发展知识和服务社会的协调,开放大学才能健康发展,开放大学才将更加彰显价值。

    关键词:开放,大学开放,适应社会,发展知识
 
    一、开放、开放教育与开放大学

    大学是传播知识、研究知识、培养人才的机构,是社会的一个组织系统。系统论认为,社会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冯·贝塔朗菲指出“生命系统本质上是开放系统。开放系统被定义为与环境交换物质的系统。(冯·贝塔朗菲著,林康义译,1987)”生物系统与社会系统不是封闭的,组织在它与其环境相互关系之中是个开放系统。大学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也是开放的。

    回顾大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开放是大学发展的一个特征。作为现代开放大学起源的中世纪大学是开放的。欧洲中世纪晚期城市出现和发展,使得知识生产和传播有了集散地,各地对知识追求的人们自发地聚集到城市,形成了探求知识的共同体—大学,大学是人们自发组织形成的,它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她是面向国际开放的,号称“欧洲大学之母”的巴黎大学突出地体现了这个特征,“巴黎大学不属于任何一个民族,而属于整个基督教世界。教师和学生来自各地,不分种族,共同组成了这所学校;(爱弥尔·涂尔干著,李康译,渠东校,2003)她是对社会各阶层开放的,这些“求知的漫游”的“哥利亚德”(雅克·勒戈夫著,张弘译,卫茂平校,1996)来自社会底层,形成靠求学和传播知识为生的城市新兴知识分子阶层,而大学听课学生也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它们“有贵族,也有平民”(爱弥尔·涂尔干著,李康译,渠东校,2003)。

    虽然在十五至十七世纪,由于宗教势力的增强,受宗教控制的大学对新的需求视而不见,顽固地把新兴的科学知识拒之门外,大学一度衰落。但随着宗教势力的弱化,大学随后的发展中,在大学自身知识发展的内在推力和国家、社会对大学需求的外在拉力下,大学在多方面逐步开放,获得并保持了新的旺盛的生命力。德国的柏林大学(转载自 WWW.qiqi8.cn 778论文#在线)、英国的新大学运动、美国《赠地法案》之后的州立大学以及20世纪初的社区学院(邬大光,2010)等新的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大学开放的轨迹,显示了大学的职能和功用的不断扩展:大学不仅要有知识传承,还要有知识创造;大学不仅要有学术研究,还要把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社会的需要;大学不仅要向“专业阶级”开放,也要向“工业阶级”开放。

    教育机会的开放和运用知识服务社会成为社会对大学开放的集中诉求。为了满足社会对大学教育的广泛要求,开放教育应运而生。大学早在1840年开办了函授教育,前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初也已经拥有了11所独立设置的函授高等院校函授教育学院(丁兴富,2001)。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所开放大学英国开放大学建立,并在从1969年至1981年短短12年间建立了13所远程开放教学大学。它们分布在英国、西班牙、伊朗、以色列、巴基斯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加拿大、委内瑞拉、哥斯达黎加、泰国、中国、斯里兰卡和荷兰(丁兴富,2001)。自此,开放大学作为独立的新的大学形态出现在大学之林中,以新的使命,如英国开放大学“使命(mission)”所描述的“开放大学对一切人、地方、方法和思想开放(The Open University is open to people, places,methods and ideas)”,履行着大学传播知识、创造知识、服务社会的功能。

    二、开放大学产生和发展的动因

    如上所述,开放大学的产生是历史的要求和必然。认识开放大学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是建设开放大学的前提。

    如哈罗德·拍金所说:“自12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和法国以来到移植到整个非欧洲世界为止,大学的含义和目的可以说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它依靠改变自己的形式和职能以适应当时当地的社会政治环境。同时,通过自身的连贯性及使自己明实相符来保持自己的活力。”(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1988)大学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组织,它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结果。但同时大学作为对知识进行保存、传播和创造的机构,它又必须基于大学发展的内部逻辑,遵循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开放大学正是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

    开放大学的产生是大学主动适应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广泛需求的结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对劳动力素质和文化学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拥有知识不仅是职业发展的条件,也成为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世界银行《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前景》报告指出:大学学位已成为熟练工种的一项基本要求(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与社会特别工作组著,蒋凯译,2001)。因此,大学需要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大学不仅要为特定的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机会,而且应该“向所有社会群体和经济团体的成员敞开大门,而不考虑它们以前的学业情况”(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中文翻译科,1996)。甚至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倡导者马丁·特罗(Matin Trow)本人后来(1998)也对其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理论作了修正:今后普及高等教育不在于注册人数,而在于参与与分享,即社会上的大部分人,几乎包括在家里和在工作单位的全体成年人,都能接受与之密切相连的“继续教育”(MatinTrow,1998)。

    开放大学的产生也是满足知识分化和人才培养规格多样化需要的结果。开放大学要肩负起两个使命,一是崇尚学术,这是“大学的根”,也是大学的核心价值。如果失去了学术,大学就失去了根。没有了根,大学也就不可能生长和发展。二是适应社会,这是“大学的茎”。大学发展的动因有内部和外部两方面,保持大学生命力的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大学发展的根本在于内因对知识的追求,并实现内在推力和外在拉力的平衡。开放大学是大学发展开放过程的一环,它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大学形式,它满足了大众化教育需求,促进了教育公平。要建设和发展好开放大学,要满足向更广泛的社会成员开放的外在需求,而满足这种需求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学以知识为核心的发展内因,并在此过程中寻求满足社会需求与以知识为核心的发展的平衡。

    三、开放大学建设和发展的重点

    开放大学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应在大学本质属性的建设上。

    (一)立足根本,突出特色,定位开放大学

    开放大学的创建首先要明确开放大学的定位。开放大学最基本的定位首先是大学,要具有大学的本质属性。她的特色是开放,包括理念开放、对象开放、时间开放、地点开放、学制开放、教学方式开放等。开放大学的教学模式应该方便、快(转载自 WWW.qiqi8.cn 778论文#在线)捷、灵活、多样,包括函授、面授、网络教育、混合模式等多种形式,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的、可选择的多种学习路径。

    开放大学的开放不是盲目的,不是无标准的开放,要根据办学的目标,科学地制定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大学是知识的共同体、学术的共同体、思想的共同体、文化的共同体、道德的共同体,这是大学的本质所在(徐显明,2010)。开放大学要立足大学根本,基于知识传播、知识创造、文化传承,遵从高尚、创新文明,实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

    (二)基于学术,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 下一篇文章:欧盟“伊拉斯谟—曼德斯计划”评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开放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侯建军”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开放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侯建军”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多维视域下的大学教师信念研究,吴薇...
  • ››俄罗斯反思高校教育:把重点转移到...
  • ››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比...
  • ››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探析,...
  • ››关于大学课程设置的三个问题,张忠...
  • ››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实证研...
  • ››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的“高原现象”探...
  • ››基于多元评价理论的辅导员职业准入...
  • ››高等学校国家精品课程后期建设策略...
  • ››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养...
  • ››开放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侯建军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