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哲学类

上一页  [1] [2] [3] [4] [5] [6] 


Tags:


   论理学人性论的两个方向――以朱子和象山为中心      ★★★ 【字体: 】  
论理学人性论的两个方向――以朱子和象山为中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1:19:45   点击数:[]    

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孟子·尽心下》)



按朱子《四书集注》解释:羊枣,实小黑而圆,又谓之羊矢枣。曾子以父嗜之,父没之后,食必思亲,故不忍食也。(《孟子集注·尽心下》)观孟子所言,何曾以曾子食脍炙而加半点谴责。



第二、孟子道德学说中,其内容甚丰,既有规范人之五伦的仁、义、礼、智之德以及作为此四德之根源的四端,又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民本思想,还有立于正义以反对不义的价值原则,何尝专注于灭尽人欲?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朱子与象山乃至宋明理学中的禁欲主义或制欲主义,并非是自孟子而开出来。若要寻其思想根源,则可能要到宋儒反对甚烈的佛教与道家学说中去找,而前者尤甚。宋儒评判佛、老之学为虚为妄,而在禁欲一面则与佛、老同道合流。



朱子与象山乃至宋明儒以人欲为恶,并把道德的主要内容局限在限制人欲上,这对于中国儒家哲学的发展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都极其有害。对于中国儒家哲学而言,其哲学思维水平有了提高,其哲学形态有了新的转型,但其哲学发展方向在内容上不仅向着唯道德主义的方向进一步片面发展,而且在道德内容上也越发狭隘、越发单薄,其人本主义的合理内容也越来越少,直至发展到以理杀人(《理》,《孟子字义疏证》)。对于中国社会而言,恶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肯定恶的合理性,利用恶,规范恶,是一个社会朝气蓬勃地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宋明理学的禁欲主义,则是在弱化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在这一点上,与其极力排抵的佛、老,实在没有什么两样。由此就不难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为何自宋代以后便在世界文明的发展中一步步地衰落下去,理学的禁欲主义不可否认地也是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性:毕业论文,免费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康德的动物道德地位说

  • 下一篇文章:寻找人生的价值与生命的安顿--从人生哲学到生死哲学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理学人性论的两个方向――以朱子和象山为中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理学人性论的两个方向――以朱子和象山为中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
  • ››本我、自我、超我与道德建设 张倩
  • ››纳米技术的ELSI研究的理论综述
  • ››风险概念的哲学理念分析
  • ››生态现代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 ››基督教与中国地方社会的发展
  • ››论小玛格莲娜的“复活”观念
  • ››刘基与道家道教的关联分析
  • ››佛教艺术名物的发展分析
  •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美学旨趣
  • ››论理学人性论的两个方向――以朱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