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届时由两县水利人员率领民工共同札坝堵水,以便引水浇地种麦。每一轮水定为十二天,今年应由和田民众会合玉龙哈什一乡民众堵头一轮水,洛浦县城及西南乡民众引用第二轮水。现在洛浦玉龙哈什各庄农民选出代表赴和田县政府,请和田县政府传令和田民众到时派民工会合堵水,但是和田县属的头目人等不但置之不理,反而以不到堵水时期为借口推诿不去堵水等等。 [18] 显然,引起洛浦县与和田县的水利纠纷的真实原因是各自想多得灌溉水量,缺水的状况同样在墨玉县存在。 1941年4月墨玉县政府曾在呈文中称:“县属二区、下三区、五区、六区、七区、下八区有荒地十余万亩,因缺水无法耕种,应需专家研究墨玉大河水量,可否另开渠道,以便垦荒。” [15]由此看来,在春耕或农业用水季节,和、墨、洛地区的可利用水资源储量不足的程度是比较严重的。 非但如此。就是在水资源相对较好的于阗县,也存在因灌溉水资源不足导致耕地撂荒的现象。民国和田档案卷805(3—3)有“和阗区行政长官公署指令于阗县”文本记载:(年代不详)“具呈人于阗县属哈拉黑村民于斯甫阿吉、买买提明阿布阿山、买买提奴尔、买然木汗、赛力木汗、巴拉提阿訇、哈的尔、司拉木阿吉、牙合甫等20余人禀恳,情因民等之地亩,大半系荒地,水量欠缺,不能耕种得利。因此民等曾屡次呈请政府后,由县府饬财政科杨科长派员清查解决等情在案。惟该科长不顾民等困苦,丝毫不理,仍催民等按照旧章纳赋,民等实难担负田赋,是以叩恳敬请:专座作主,仰恩饬令,豁免赋差,并请派员查丈,以分等级而免困难。……。” [5] 另一方面各县对一些共同使用的泉、湖之水同样非常关注。1946年10月至12月和田县与洛浦县就拉斯库牙泉水共享问题发生的纠纷比较典型。 洛浦县政府1946年10月27日致函和田县政府称:洛浦县属塔瓦克乡长及乡民代表、保长、民众等禀称,塔瓦克乡历来用和田县拉斯库牙渠淌下来的泉水浇灌,并没有给塔瓦克乡规定河水。现在和田县拉斯库牙民众开会决议要堵止泉水以便开荒,并且已经呈报和田县政府核示通过,正在进行开渠中,如果这样办理,则影响塔瓦克二乡无水浇田,以致使地荒人迁,而万余人民无所归宿,特此函请转饬拉斯库牙民众免于堵止泉水,到别的地方开荒。[19]在和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过问下,和阗县政府于同年11月19日、23日亦接连呈文辩称:“查县属拉斯库牙乡尾开荒地所用之渠水,系利用哈邑乡、受廉乡剩余之水,并非截用拉斯库牙渠淌下之水”。[20][21] 另据新疆省警察局电文(1939-1949年?)称:“据报和田二、三属区人民因水利纠纷,集众千余,互赴县俯,请求解决,并有斗殴情形。当此春耕在即,水利至关重要,如有纠纷,该县县长何以未理,以致发生此事。究系如何情形,应由该行政长查明,妥为解决。”[22] 策勒县境内水资源纠纷事件少见于和田地区档案,但是有一些档案文本反映了策勒县耕地因缺水而撂荒的情形。如策勒县政府曾就策勒县缺水问题呈文和田地区行政长说:据策勒全县民众禀称,该县历年来水量不足,农田灌溉困难,尤其本年的水量较往年更少,而且山水下来的很迟,以致于仁和、乌比等七乡镇的12万余亩耕地只播种了三分之一,其余均未能耕种,对人民生活影响非常大,拟请派员调查,将未能耕种的地亩免征额粮,以解除民众困难等。[23] 另外,在民国和田档案中详细记载了策勒、皮山县为增加灌溉水资源而开挖坎儿井,并最终失败的情况,在此就不赘述了。[1] 类似的水利纠纷事件或灌溉水资源不足的情形在民国和田档案中记载不少。以上这些案例反映了民国时期和田地区因水资源不足而造成耕地大面积撂荒的真实状况。
[1] 策勒、皮山等县开发新水源的努力反映了和田民国时期灌溉水资源不足的史实,本部分内容可参见:谢丽.《清代至民国时期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生态环境变迁的社会与环境诱因》,复旦大学博士后研究报告,2003年11月,第143-148页。第七章 3.3 皮山县、策勒县开辟新水源。 三、 民国时期和田地区耕地撂荒的社会因素 根据有关民国和田耕地撂荒的档案资料分析,和田各县耕地撂荒的程度,与各县的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人口状况、垦荒规模与耕地面积总水平这几个主要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其中,属于社会因素的地区人口因子和耕地面积总水平对撂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民国时期,和田各县在这几个方面条件有的相似,有的不同,引起的撂荒现象也相互区别。总体来看各县的人口数量、垦荒规模、耕地面积总水平与水资源条件保持在较适宜的比例关系中,撂荒现象较轻,反之则严重。 民丰县在民国时期的农业开发状况与撂荒情形,由于该县人口较少,设县较晚,资料缺乏,具体情形不很详细,因此,本文根据除民丰县外的其他六个县情况进行分析。 (一) 自然资源相似,人口因子相异——和、墨、洛垦区撂荒现象比较 民国时期在和田地区,和阗、墨玉、洛浦三县在水利资源方面条件比较接近,但耕地撂荒程度差别却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各县的人口数量、垦荒规模和耕地面积总水平不同。 从水利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