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金融研究
   民国时期现代农村金融的运作方式——兼与传统高利贷比较      ★★★ 【字体: 】  
民国时期现代农村金融的运作方式——兼与传统高利贷比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1:58:55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内容提要】本文以民国时期的长江中下游乡村为具体考察对象,探析现代金融运作方式在该地的运用,并与传统高利贷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指出两者在借贷对象、借贷手续、信用方式、借贷用途、借贷利率、借贷期限与偿还问题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为当时现代农村金融运作方式的实行已取得了显著进步,这无疑加快了中国乡村借贷关系现代化的进程。

【摘 要 题】近代经济史研究

【关 键 词】长江中下游乡村/现代农贷/运作方式

【 正 文】
  在中国乡村金融史上,民国时期是一个承前启后、新旧更替的重要阶段,最大的变化就是现代农村金融的产生。与私人、店铺借贷、典当业借贷等传统高利贷形式不同,现代农村金融运作主要是指专业农业银行以及商业银行、政府银行的农贷,此外还有与此相关的其他形式的借贷,如农民借贷所的借贷、农业仓库的借贷、合作金库借贷以及合作社借贷等。迄今,相关的研究成果还很少。笔者拟以现代农村金融比较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对民国时期现代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运作方式、绩效与不足等问题做一深入系统的探讨,以丰富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史研究的内容。本文主要讨论现代农村金融的运作方式,包括借贷对象、借贷手续、信用方式、借贷用途、借贷期限与偿还、借贷利率等问题,同时注意与传统高利贷进行比较,以发现二者的异同。
   借贷对象
  传统高利贷者的贷款是直接贷款,一般无须中间转手,而现代农业金融组织的贷放大多为间接转贷。
  银行与农民之间就主要属于间接借贷关系,它往往先贷给农民贷款所、合作金库、农业仓库以及合作社等,再由这些组织或直接或间接转贷农民。我们可以从银行的放款条例证明这一点。如1928年江苏省农民银行放款章程规定:“农民所组织之合作社乃其主要之放款对象。”(注:赵宗煦:《江苏省农业金融与地权异动之关系》,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版,第46203页。)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以合作社、合作社联合会及农民个人为放款对象,对合作社尤为重视”(注:台湾国民党党史委员会:《革命文献》第八十四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7年版,第529页。)。上海商业银行农业贷款部也规定,以农业生产、运销、信用以及兼营合作社和农业仓库为贷款对象(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所:《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03页。)。1940年,中国、交通、农民、中央信托局和农本局的农贷办法规定:“农贷对象以农民团体或个人及农业改进机关所经营之事业为范围。”(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财政经济八,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事实与规定基本吻合。如江苏省农民银行,1936年的调查表明,“该行历年放款中合作放款恒居于首要之地位”,虽也曾贷款于未加入合作社的小农。但数量极少,到1934年已基本停止(注:赵宗煦:《江苏省农业金融与地权异动之关系》,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46203~46205页。)。中国农工银行杭州分行也是如此,据1929~1933年的放款统计,合作社放款占92%强(注:实业部劳动年鉴编辑委员会:《民国二十二年中国劳动年鉴》第三编,1933年版,第57页。)。
  有人曾提出银行应简化营业层级,直接贷与农民,免除中间操纵(注:国纲:《投资农村》,《东方杂志》第32卷第5号,1935年3月;周杰人:《行宪后的苏农展望》,《江苏省农民银行二十周年纪念刊》,1948年版,第21页。),但正如吴承禧所言,银行“必以农民分散,贷款没有保障而裹足不前,所以,现在的农村投资,大都是通过合作社而实现的”(注:吴承禧:《中国银行业的农业金融》,《社会科学杂志》第6卷第3期,1935年9月。)。林礼明形容银行为“合作事业的保姆”(注:《江苏省农民银行二十周年纪念刊》,第24页。 ),是非常恰当的。
  合作金库也是以合作社为主要农贷对象的。1936年12月实业部颁布的《合作金库规程》就规定:“合作金库以调剂合作事业资金为宗旨”,各级合作金库的放款对象除了下一级金库外,就是各级合作社联合社和各地信用合作社(注:《革命文献》第八十四辑,第620~621页。)。农民贷款所发放的借贷对象有的为农民,有的为合作社。如浙江吴兴县农民借贷所,据1931年度的贷款统计,借贷对象全部为合作社(注:《民国二十一年中国劳动年鉴》第三编,1932年版,第58~59页。)。农民借贷居绝大多数的情况比较少见。
  与农民借贷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合作社。合作社可直接贷与农民,但它本身也是一个中介组织,其资金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银行、农民贷款所以及合作金库等机构的贷款。所以,合作社的身份具有两重性,即相对于银行是债务人,相对于社员或其他农民又是债权人。
  传统高利贷的贷款对象成分,地主、富农一般仅为百分之几,绝大多数是贫农、雇农和中农等贫苦农民(注:李金铮:《民国时期长江中下游乡村借贷之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01年,第21~28页。)。与此相比,在现代农贷中,地主、富农的比例明显增加。
  据1932年江苏省农民银行指导的信用合作社贷款统计,借户74.1%为中农、贫农,26.9%为地主、富农(注:骆耕漠:《信用合作事业与中国农民金融》,《中国农村》第1卷第2期,1934年11月。)。又据1935年江苏省无锡东亭、吴江钮汇、句容寨里3个农业仓库的调查,押户共计219户,其中地主商人、大农、中农、小农、佃农分别为19户、24户、61户、94户、21户(注:杨捷之:《中国农业仓库之兴起及其评价》续,《中国经济》第3卷第10期,1935年10月。)。上面两个统计说明,新式借贷的对象虽仍以中小农居多,但地主、富农也占到一定比例。其原因如后所述,现代农贷的贷款利率比高利贷低得多,贷得越多得利越大,地主、富农往往把持基层政权,将现代农贷转贷农民。从贷款的实际数额而言,地主、富农的贷款额明显高于普通农民,如上举无锡、吴江、句容3个农仓,经营30亩以上的押户占总押户的18.6%,却占押款的51.6%,其中50亩以上者仅为押户的9.3%,却占押款的32.6%(注:据杨捷之《中国农业仓库之兴起及其评价》续计算,《中国经济》第3卷第10期,1935年10月。)。这一统计表明,中小农抵押户数虽多,贷款数额却少,大部押款是为地富所得的。
   借贷手续
  传统高利贷借贷手续比较简单,有的为口头信用借贷,无须字据契约;有的为契约借贷,由当事人双方和中保人画押即可。与此相比,现代农村金融组织由于比较正规,借贷手续远比民间借贷复杂。仅以合作社贷款为例做一说明:
  就银行对合作社的贷款而言,以20世纪30年代江苏省农民银行为例,它对合作社的贷款程序分为三步:第一步,先由借款合作社填具借款申请书、社员职员名单、社务业务进行状况表、借款用途表、保证人抵押品调查表,而后连同该社章程及登记证等,送至该行审核。如非初次借款,除社章及登记证不必检送外,其余各种表格仍须照填。第二步,该行接到申请书后,派员调查申请合作社的社员职员情况、社务业务情况以及抵押品、借贷用途等状况。如认为可以放款时,就将放款核准书另附借据寄交借款申请合作社。该社将借据等填具后,送交该行审查,如无讹误,即予贷放款项。第三步,合作社将款项转贷给社员后,须在一星期内据实填具借贷用途报告书,以便覆核贷款。(注:赵宗煦:《江苏省农业金融与地权异动之关系》,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46257~46260页。)
  上述银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近代上海金融中心地位与南京国民政府之关系

  • 下一篇文章:论20世纪30年代前中国币制紊乱的特征与弊端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民国时期现代农村金融的运作方式——兼与传统高利贷比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民国时期现代农村金融的运作方式——兼与传统高利贷比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制度安排与实践...
  • ››经济全球化下货币危机起因应对
  • ››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几个问题
  • ››WTO与中国金融业
  • ››外汇储备经济分析
  • ››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面临的挑...
  • ››我国金融制度创新模式的选择
  • ››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思考
  • ››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研究
  • ››金融霸权和发展中国家的防范
  • ››民国时期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的写作...
  • ››民国时期广西宗教问题的人类学分析...
  • ››民国时期现代农村金融的运作方式—...
  • ››民国时期吉林省的水田开发政策
  • ››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
  • ››民国时期和田地区耕地大面积撂荒及...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