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伦理道德
   反现代化理论的视野:亚洲与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浪潮——解读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下)      ★★★ 【字体: 】  
反现代化理论的视野:亚洲与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浪潮——解读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下)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4:06:47   点击数:[]    

关于文化的大部分论断并非建基于其‘采东西之精华’的理论上;相反地,是一种‘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公式。”如张氏认为:“自孔孟以至宋元明之理学家,侧重内心生活之修养,其结果为精神文明。三百年来之欧洲侧重以人力支配自然界,故其结果为物质文明。”[202]其二,他也是从一个“科学与西学的斗士,相当标准的实证主义社会科学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信徒”发展成(“觉醒”)一个反现代化思想家的。其三,张氏思想的转变可能始于他游欧之际,主要受了欧洲反实证主义者倭铿与伯格森的影响。这些人是单纯的反现代化思想家,不是真正的东方主义者。欧洲战后思想新潮对他的影响比对二梁都要直接。其四,张氏尽管倡行儒家现代化,和梁漱溟不同的是,“他从来不是农民的代言人,也不是提倡乡村社会的战士。然而,他却是地方自治的早期提倡人,也在其游欧的经验上,成了集权与官僚制的批评者。”[203]其五,张氏对现代西方文明——或现代化——的一般分析是与其他反现代化思想家的模式一样,即把“现代西方文明”完全等同于“物质文明”——“西方文明将其全部智力投于工商业的发展”。[204]张氏集中攻击其先天的不平等与不义,以及现代工业社会中个人之间不间断的竞争与斗争。中国文化被当作和西方工业社会及文化截然相反。其六,社会主义是大部分反现代化思想的普遍部分,艾恺认为,“中国的知识界似乎特别倾向之”。张氏“终身对社会主义的投入,是为了避免现代工业的种种问题。”[205]但是,艾恺强调,社会主义(要求平等)与国家主义(要求富强)的内在矛盾却从未被提及。理论上,中国现代化的批评者认为二者没有矛盾。国家富强可以通过社会平等来实现。艾恺认为张氏理论上可以牺牲国家主义而迁就社会主义,但在实际政治生涯中却没有这样做。其七,张氏文化哲学中最基本的矛盾是:一方面主张要“采东西文化之精华”而为综摄的中国文化;另一方面又认为中国在道德(精神)上优越于西方(物质)。有时候,他认为传统中国文化(仅仅指儒家伦理和宋学)需“注入”西方思想的血浆(显然是德国唯心派哲学)以图生存;可是,他又暗示一个文化的“内部”因子乃独一无二,是故不同之文化不能有同质的内部因子。[206]  结语 美国学者艾恺从反现代化理论的视角对现代化过程引致的全球反应作了历史的观察和理论的分析。他的结论是现代化与反现代化的一体两面,相伴始终。他从全球的反现代化思潮中提升出了反现代化理论的基本模型,并从对亚洲,尤其是东亚的历史分析中,看出了这个理论模型在亚洲或东亚的典型性。反现代化理论立足于现代化的破坏性视角,对现代化作出了尖锐的批评,对现代化的“好处”审慎地接纳并警视。提出了种种化解现代化弊端的办法,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价值。但艾恺在观察了全球反现代化思潮的历史行程后也得出一个具有深刻讽刺性、极其令人震惊的结论:一个视民族国家为敌的反现代化理论竟至于演成为一个民族国家帝国主义利益服务的高潮。这是许多这类反现代化意识形态所走过的路。以文化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的非西方(在此,“西方”特指现代化的原发型国家——英法)反现代化理论,由于内涵国家主义与文化主义、共相与殊相的基本逻辑矛盾,在现实取向中极易滑入极端国家主义的深渊,在欧洲,德国和俄罗斯的文化民族主义(日耳曼文化民族主义和斯拉夫文化民族主义)最终转轨为泛日耳曼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德国和俄罗斯的帝国主义扩张理论);在亚洲,日本的文化民族主义(文化亚洲主义)最终“异变”为泛亚洲主义(日本帝国主义扩张理论)。因而我们要高度警戒的是:各种形形色色的反现代化思潮、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与国家主义思潮之间的微妙变化。在现实的持续的反现代化批评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不会自行消失的,除非与现代化“同归与尽”。反现代化批评的贡献与意义是:在批评的过程中,辨明了现代化过程的真正本质,也确定了人类应付的代价。注释:[99] 《东方与西方》是辨喜对于东西方诸文化之关系的最系统的论说,在他死后多年(1955)才在加尔各答出版。[100] 参考《辨喜全集》,第4卷第151页。或[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第102页。[101] 参考《辨喜全集》,第4卷第152页。或[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第102页。[102] 参考《辨喜全集》,第3卷第276——277页。或[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第103页。[103] 参考《饮冰室合集》(专集卷五),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38页。也可参考上海《时事新报》,1920年3月3日至3月25日。梁启超的原话是:“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104] 艾恺指出:辨喜主张保留种姓制度和偶像崇拜,辜鸿铭主张保留缠足、纳妾、文盲等。[105] 参考[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第104页。[106] 参考[美]艾恺:《世界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性道德與當代中國婚姻之困擾

  • 下一篇文章:现代荆棘丛中的玫瑰花——论媒体的伦理精神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反现代化理论的视野:亚洲与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浪潮——解读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反现代化理论的视野:亚洲与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浪潮——解读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关于基于底线伦理的的道德判别研究...
  • ››关于“美德储蓄”活动的价值和问题...
  • ››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责任控制
  • ››李学林:毛泽东荣辱观与新中国道德...
  • ››和谐关系:毛泽东德育的内涵解析
  • ››现代人类学研究中深入访谈的运用与...
  • ››从汶川地震反思中外人生观
  • ››汶川大地震引发的人文思考
  • ››由"汶川地震"引发的思考...
  • ››三鹿事件的伦理反思与治理
  • ››反现代化理论的视野:亚洲与中国的...
  • ››反现代化理论的视野:亚洲与中国的...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