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
   论环境保护与人权保障之关系      ★★★ 【字体: 】  
论环境保护与人权保障之关系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9:37:46   点击数:[]    

偿,遭到拒绝,乃再向欧洲人权法院起诉,结果欧洲人权法院以西班牙政府违反欧洲人权公约第八条规定为由,判决西班牙政府应赔偿原告四百万pestetas(西班牙币)[85][85].

  除此之外,其它人权亦可作「合乎环境保护的解释」,例如平等权可以作广义理解,包含平等接近自然的权利;表现自由涵盖表达反对环境破坏意见的权利;宗教自由亦可以有环境保护的面向,如透过宗教的教义,宣扬尊重生命、爱护自然的理念。

  二、第二代人权与环境保护之关系

  在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方面,此所谓「第二代人权」旨在保障人类的福祉(human well-being),诸如健康权(right to heath)、享有适合生活条件的权利(right to decent living conditions)及享有适合工作环境的权利(right to decent working environment),这些权利保障的实践均有助于维护良好的环境条件。例如基于健康权的旨趣,国家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其人民免于有害健康的环境,并且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增进人民在生理上及精神上的福祉,凡此均有赖国家的环保政策,包括维护自然生态体系,如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或避免人民受到辐射的污染等。其次,受教育权(right to education)的保障,则有助于提升国民的环保意识,并传授环境保护的知识与方法,由于此类人权的内涵直接关涉到人类的福祉,属于一种「量能建构」(capacity-building)的积极权利,因此相较于前述消极的人权更能贴近环境保护的课题[86][86].不过,此等权利的实践仍有待国家的作为,故其实践的可能性,仍有待观察与推动。

  三、第三代人权与环境保护之关系

  所谓「第三代人权」基本上乃是一种「集体的自决权」(the collective 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根据学者的观察,此种权利可以在两方面对环境保护有所贡献。首先,对于殖民地国家而言,透过此种权利可以让殖民地国家获得自决权,自由管理其自己的土地与资源,从而可以排除或限制外来的投资与开发,以维护其自然的生态环境。

  其次是在一国之内承认某特定原住民族(indigenous people)在其所居住的区域享有一定程度的政治、经济自治权。透过此种权利的承认与赋予,可以让原住民族依其固有传统的生活方式,维持其生存的环境,免于受到工业文明的污染和破坏。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于1989年所修订的「原住民及部落人民公约」(Convention No. 169 Concerning Indigenous and Tribal Peoples in Independent Countries)[87][87]、1994年提出于联合国的「原住民权利宣言草案」以及各相关国际人权文件,均强调原住民族应享有自由处置自然资源的权利,拥有一个有利其发展的普遍良好环境[88][88].由此可知,国际社会逐渐重视原住民族的自决权、资源权、发展权、文化权、环境权及和平权。不过,从国际法的观点而言,原住民族似乎尚未取得可资贯彻「权利」,换言之,国际社会迄今仍仅将原住民族当作「保护的客体」,而非「权利的主体」,因此,原住民族的法律地位必须在国际法上有所提升,才能透过自决权的行使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89][89].当然,原住民族权利的保护,于一定情形下亦可能与环境保护有所冲突,特别是在野生动物保护的问题上。总之,在第三波人权发展的潮流中,原住民族权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颇为微妙,此种基于民族发展与有限资源利用的需要,而建构的联带关系权利,其与环境保护相互牵动的关系如何,值得吾人注意[90][90].

  伍、环境保护与人权保障的趋势与难题—代结论

  本文旨在对环境保护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冲突与调和进行分析,根据以上的论述可知,在所谓环境国家的发展趋势之下,乃至于承认国家有保护环境的义务,自宪法保障基本权利的观点以言,容有若干问题值得探讨与厘清。盖宪法委托国家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目的,在于经由国家维护自然资源,以确保个人生存的空间,进而使个人得以行使其自由权。因为,如果环境遭到不可回复的破坏,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时,人民纵使拥有充分的行为自由,亦无从行使。然而,从国家权能的面向以观,国家为履行其环境保护的宪法任务,必须采取许多防制的措施,故环境国家的权能自然呈大幅扩张的趋势。固然,在环境政策上所谓「合作原则」的主导下,国家可以藉助民间团体从事环保工作,不过,自国家行政的角度予以观察,在环境保护的理念之下,国家行为的态样及管制手段的类型,自然也会渐次扩大,相形之下,个人基本权利受到限制及侵害的可能性,则随之增加。由此可知,环境议题与人民基本权利之间乃呈现一种「利弊互见」(Ambivalenz)的现象,其间如何加以调适,诚为建构所谓「环境宪法」所要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

  由于本文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基本权利体系的论述,故比较偏重宪法理论的释义学分析,惟若从环境保护与人权保障的发展趋势以观,特别是在环境保护与人权保障的「国际化」上,仍有诸多值得探讨的议题,因碍于篇幅,仅略述如下,以作为笔者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首先,国家对于环境的保护,究系基于人类生存的考量?抑或为保护环境而保护?对此在学说上素有「人类中心论」(Anthropozentrismus, anthropocentrism)与「生态中心论」 (?kozentrismus, ecocentrism)的争议[91][91],而其焦点通常集中在「环境本身」得否为「权利主体」的问题上[92][92].按从认识理论(Erkenntnistheorie)的角度以言,环境只有在人类予以取用时,方有其价值。其次,综观当前宪法规定及其规范意旨,可知其仍是构筑在「以人类为本」的理念之上。再者,主张以「环境」作为权利主体,则其必须克服的问题是「由谁来代表环境主张权利」?而此一「技术问题」的制度设计,难免受到「人本」思想的左右。是以,当「环境」(例如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如何取舍,基本上是由「人类」来作决定,仍是「人类」与「人类」之争[93][93].不过,由于人类必需使用环境,利用天然资源始能生存,故人类若肆意破坏环境,只会遭到环境的「反扑」,故保护自然环境不受破坏,应可构成人本思想的基本价值,所谓「具有责任的人类中心论」(der verantwortete Anthropozentrismus)的思想,为环境国家的基础要素[94][94],「人定胜天」的观念应有改变,人类与环境之间应是和谐相处而非相互竞争的关系,准此以言,所谓「人本取向」与「环境取向」之争,应是一种「取舍」与「比重」的问题,而非处于对立的局面[95][95].

  其次,环境国家在今日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关于「对下一代责任」的问题。质言之,当国家的决策如果会造成难以回复的环境破坏,或导致自然资源耗尽的危险时,国家是否应对下一代负责[96][96]?即值研究。按科学的发展,存有若干科技上的风险,由于其所具有的长时期效应,不仅会危害到今日生存的人类,甚至会对未来的世代构成危险;另外尚有若干危害,由于目前的认知与技术能力不足,尚难确知其危害性,不过随着科技与知识的发展,日后将逐渐察觉其危害的严重性。于此类问题中,最重要且最常被提出讨论者,乃放射性废料(特别是核废料)的最终处置问题,例如鐪(Plutonium)废料的处理,其危险性甚至延及数千年以后[97][97],于此所要探讨者,乃国家保护人民安全的任务,是否应扩及数千年以后的人民?抑或仅局限于现在生存的人民?一般而言,吾人若可从宪法导出国家有保护人民基本权利的义务,则此项义务的对象似无仅限于现在生存人类的道理,亦即,宪法所保障的范围非不能及于「对后代的保护」(Nachweltschutz)[98][98].固然,对于下一世代的人类而言,其并未享有主观的防御权,然而,国家的保护义务既然源自宪法的客观价值决定,则对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20blog.cn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公民请愿权基本问题研究

  • 下一篇文章:社会福利制度之基础理念及结构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环境保护与人权保障之关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环境保护与人权保障之关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欧洲人权法院判例法中的表达自由
  • ››论发展中国家的司法改革——一种国...
  • ››公民政治权利的要素与结构
  •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诉讼制度探...
  • ››财产权与宪法之关系的比较研究
  • ››制定我国1954年宪法若干历史情况的...
  • ››保障人权与维护国家安全并行不悖
  • ››农民平等权的法律保障问题
  • ››全球化与中国立法发展
  • ››宪法诉讼——一个批判分析
  • ››论环境保护与人权保障之关系
  •   文章-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20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