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制度等先进制度,使学生在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轨道上学习民主、参与民主、理解民主。
注释:
①俞可平.全球化:全球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②[美]戴维·郝尔德,民主的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③张东娇.师生关系新走向:双向式“师道尊严”[J].教育科学,2007,(1).
④陈桂生.关于中国“尊师”传统问题[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
⑤董云川.大学生视域中的师道与尊严[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3).
⑥[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⑦戴小春.高校各主体类型的层级权利与权力[J].求索,2008,(9).
⑧王英津.论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关系的二重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5).
⑨秦惠民,当前我国法治进程中高校管理面临的挑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
⑩王晓渔.微博时代:公众“启蒙”精英[J].南风窗,2010,(26).
(11)杨银付.教育规划纲要的理念与政策创新[J].教育研究,2010,(8).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