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大发展”。大家可能没有人仔细钻研,“较大发展”这在当时也是经过来回的反复的考虑,有很多同志说这个“较大发展”是不是提得合适,是不是该提个“更大的发展”,但多数人认为“较大的发展”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当时提出“规模较大发展,质量上一个台阶,结构更加合理,效益明显提高”十六字方针,并且提出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同发展。据笛梅同志考察“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同发展”是我们教育部先提出来的,后来很多部门用了这个方针。 “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同发展” 这个口号有两年也不大香,现在开始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家慢慢又都重新来理解这里头的意思。 第二阶段大发展,这个大家都经历了,眼前的我就不仔细讲了。为什么有一个大的发展?两条,第一,中国人一般是一个大改革以后必然会有一个大的发展,这个好像是一个是客观规律。如果按照哲学上讲,生产关系得到解放以后,生产力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另外,当时92年高教会也是希望有个较大发展,当然发展到什么程度,这个大家的看法不完全一样。第二,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现有的状况已经确实满足不了大家对上大学的愿望和需求。所以那年的全教会一开完,规模很快就上去了,得到了一个很大发展。应该说这个发展也是很不容易的,没有哪个学校因为发展了以后,住不上或者是吃不上而闹学潮。当然还带来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今后的工作。 第三个阶段,我们经过大改革,经过大发展以后,高等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了一个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阶段。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十一五”规划非常明确地对高等教育提出两句话而且就这么两句话,“高等教育提高质量”,“要促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这两个。“十一五”规划是经过很多专家最后讨论出来的,这就非常明确了我们国家在“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的任务,这是国家的决策。温家宝同志在接见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的代表时讲了三句话,“要巩固和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提高质量”。就教育部来说,这多年来都在呼吁采取措施,所以开了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还搞了个名师工程、精品课程,最近教育部党组决定五年要评一次教学评估,当然也有些学校哇哇直叫,但是这是教育部采取的措施来提高教育质量。我感到特别欣慰的是江苏省由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会议,正式提出建立教育强省,并且有很多措施,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转变。 高等教育就是一句话“提高质量”,由过去的大发展转到现在的质量大提高。并且上次还专门开了一个建立高等教育强省论坛,我也去了,好多同志都去参加了这个会议。这也是一个信号,我们地方政府首先提出来建立强省,教育的强省,高等教育的强省,还举行论坛,并且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浙江省也由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我说的这些都不是哪个单位或者哪个领导的讲话,而是省委省政府正式做出决定的,作为今后的一个目标,建立教育的强省。浙江也是省委、省政府正式做出决定建立教育强省,并且我看到他们很多措施,比如学科建设投多少亿、什么什么投多少,都是有一定的措施的。这个措施够不够,那是进一步的问题。我是鼓励要建立高等教育强省的,多年以前就写过文章,并且我认为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就是要建立高等教育的强省。当看到两省提出的这个目标,并且很有些措施,我觉得非常高兴,这样有利于大家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目标。 这个新的阶段主要抓什么,思路是什么,我今天提出来了,如果大家同意,如果觉得是一个问题,我也希望大家都来研究。21世纪走到今天,我们新的“十一五”规划出来了。另外中央最近又开了一个职教的会议,特别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这个职教的会议绝不是职教本身。头两天我在中华职教社的一个会上,最后总结的时候我也说了,这绝不是职教本身。我们这一届政府,以国务院的名义召开的第一个会就是职教,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要投入一百个亿。好像当年基础教育普九国家就是一百个亿,现在为了发展职教,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要投入一百个亿,这是很大的力度,并且是作为国家的一个重大的方针来解决。我是非常赞成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头几年,至立来的时候,我们座谈的时候,我就特别讲了,我说基础教育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普九”,至少现在是这样,高等教育的目标也是非常清楚的,“提高质量”。中等职业教育怎么办,在我们国家是个大问题,并且这是我们中国教育要特别关注的一个地方。为什么呢?因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发展基础教育,是发展高等教育重要的一环。所以周济同志提出来今后每年要增加一百万,在几年之内要争取中等职业教育里的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是1比1,现在是6比4。这件事情我觉得非常重要,第一是涉及到我们的教育能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能不能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们现在很缺这个,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会到。过去我在实验室,我们就有几个实验员,这几个实验员一般都是中技毕业或中专毕业,大家要有问题,仪器的问题,或者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解释不了或仪器坏了,都去请教他们,并且大家对他们的尊重,并不亚于对教授副教授的尊重。我想工厂企业也有这个问题,缺乏这个,你想工人技工用车床车这个圆,那就是成为全厂很大的、很震动的事情,他们的地位都很高。现在我们很多产品的质量上不去,我们很多产品的质量不行,我看跟这个中等职业教育有很大关系。历史上,很多国家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可能在一定的时间会有点动摇,头几年,有一种舆论要大力发展高中,因为大学发展以后,高中毕业生就不够了,这只是一时的。中专最后变成了家具展览会什么的,很多地方的中专都垮了。中等职业教育,它不仅仅是中等职业教育,它涉及到整个国家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也是非常有影响的,并且会影响高等教育的结构。 所以综合这些看,我觉得我们高等教育是否进入到这么一个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阶段呢?这里面的思路我想有两条,不知道对不对。第一,就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质量意识。这个科学发展观,我一再讲,我个人是非常得兴奋,心里感觉非常高兴,多年来在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如果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去解决,我觉得我们的改革发展会更顺利地过,所以对科学发展观的提法,我是由衷的高兴,我想很多同志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贯彻科学发展观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我们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数量、轻质量。大家可以回顾回顾,92年的时候,我曾经讲过,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要提高数量很容易、很快,放松政策、一号召很快就发展起来了,后来也证明了这个。但是从发展来说,大家比较容易重数量的发展,你看这几年这个数量的发展很快就翻了好几翻,并且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现在有的省市刹也刹不住,今年增加的量还很大,并且很多数字还不是特别准确。科学发展观比较全面,所以过去重数量、轻质量的这种观念我觉得逐渐逐渐要来解决。很多报纸上也讲,地方官员数量作为政绩,容易看到,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一种观念,多年来形成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这个要根除不是短时间,但是我们总要认识到这个问题不是科学发展观,是非科学发展观。 重智育轻德育,重普教轻职教,这是我在中华职教社讲的,大家觉得念普教很神气,很好,念职教就低人一等,所以中国的职业教育,是非科学发展观,观念上就这样,你要转变那个观念都很难,这就是一种非科学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