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以贵州为例的典型民族贫困地区,其学前教育存在办园规模不能满足幼儿入园,师资数量不足、教师学历层次不高,经费投入不足,幼儿园类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解决问题须采取增加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特别重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等对策。
【关键词】民族贫困地区;学前教育;问题;对策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目前,我国提出了到2015年学前一年毛入学率达90%,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62%;到2020年,学前一年毛入学率达95%,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75%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对民族贫困地区而言,要达到这一目标,困难重重。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据2004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85%。[1]贵州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贫困地区,据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贵州省人均GDP为1350.98美元,排全国各省最后一名。由于经济落后,贵州的教育水平也较为落后,学前教育方面更是如此。可以说,贵州省的学前教育是民族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一个典型代表。
一、贵州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办园规模不能满足幼儿入园要按时达到国家规划的学前教育入园率目标,全国各地都面临扩大学前教育规模的任务,但是贵州作为一个民族贫困省区,这一任务显得更为艰巨。贵州省约有人口3907万人,而据贵州教育统计数据显示,贵州省2007年仅有幼儿园1838所,在园幼儿共732590人,在园幼儿占总人口的1.9%。特别是一些民族区县,幼儿园数少得令人难以置信。如万山特区、威宁县、册亨县、从江县、绥阳县等县的幼儿园数均不足5所。与发达地区相比,贵州学前教育办学规模差距很大。如浙江省嘉兴市人口约332万人,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嘉兴市共有幼儿园301所,在园3~5岁幼儿就达76131人,3~5岁在园幼儿人数占总人口的2.3%;[2]而贵州省毕节地区有人口约713万人,2006年仅有幼儿园84所,所有年龄段在园幼儿94827人,所有年龄段在园幼儿仅占总人口的1.30%。据调查,最近几年,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的发展速度快于贵州省,因此,这种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而且还在扩大。
(二)师资数量不足、教师学历层次不高据统计,贵州省2007年在园幼儿总数为732590人,有园长和专任教师13112人,生师比为55.87︰1。相较全国2007年的平均水平24.68︰1差距很大,就是比云南2006年统计的42.96︰1也有相当大的差距。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贵州省城市幼儿园师生比为21.83︰1,县镇为37.00︰1,农村为254.64︰1。分项来看,城市的生师比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县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农村的生师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倍有余。农村幼儿园的生师比高达200多比1是不可思议的事。经调查发现,农村的学前教育缺少教师,其教师主要是一些临时代课教师或兼任教师,而在统计教师人数时,这些教师未作统计。
根据贵州省教育厅2007年的统计数据,从总体上看,贵州省幼儿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96.59%,城市为97.66%,农村为94.19%。但是,具体分析,其高学历者不多,特别是农村地区更为突出。在统计中,没有将一些临时代课教师统计在内,而这些临时教师的学历往往较低,实际上贵州幼儿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要比统计结果低。
(三)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从全国来看,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至今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未达到4%。[3]对于贵州这个经济较落后的民族省份而言,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更为突出。贵州经济较为落后,地方财政困难,近年来为了完成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政府已经不堪重负,许多县市是靠贷款筹集普及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的。如此看来,在义务教育还“欠帐”的情况下,地方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就更难保证了。据统计,2007年贵州省幼儿园财政性教育经费总计为16463.8万元,在园幼儿为732590人,年生均财政性拨款仅为224.7元。另外,民间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也较为困难。一方面,因民族贫困地区经济落后,投入到学前教育领域的社会资金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贫困,一般老百姓,特别是农民没有经济能力将幼儿送往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生源有限,收回投资成本难度加大,因此投资者缺乏对学前教育投资的动力。
(四)幼儿园类型结构不合理
贵州有73.92%的幼儿在教育部门办的“公办”幼儿园就学,有21.96%幼儿在民办幼儿园就学,在集体和其他部门办的幼儿园就学的仅占4.11%。在城市,就学于民办幼儿园的幼儿比例较高,占49.30%;教育部门办幼儿园,占33.55%。在县镇,在民办幼儿园就学的幼儿占30.59%,在教育部门办幼儿园就学的幼儿占66.46%。这说明在县镇,幼儿主要在教育部门办的幼儿园就学。在农村,在民办幼儿园就学的仅占8.44%,而在教育部门办幼儿园就学的幼儿达90.73%。这种状况在发达地区恰好相反。如浙江嘉兴市,政府的“公办”幼儿园只占13%,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以民办幼儿园为主。[4]这可能是因为,民办的幼儿园收费较高,其收费一般是教育部门办幼儿园的2~3倍,但是民族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落后,人民的经济支付能力低,绝大多数家庭没有将孩子送往民办幼儿园的支付能力。这样,在贵州省,民办幼儿园很难有较大的发展,从而导致了以公办幼儿园为主的学前教育结构。这种结构性问题加大了政府的学前教育负担,使贵州省学前教育发展更是步履维艰。
(五)5岁及5岁以下幼儿入园压力大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学前幼儿分为三个年龄阶段,即3岁以下、3~5岁、5岁以上三个阶段。3~5岁幼儿是学前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其在园比例应该是三个年龄段中最高的,但贵州的各年龄段在园幼儿比例并非如此。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所有在园幼儿,3岁以下的占3.71%,3~5岁的占39.62%,5岁以上的占56.67%。据我们调查,近两年来,这一比例也无大的变化。由此可见,民族地区入园幼儿主要集中在5岁以上。3~5岁幼儿本应是入园主要对象,但是由于学前教育落后和家长缺乏送子女入园的观念等问题,使很多幼儿3~5岁未能入园,这一问题在农村尤为突出。因此,怎样提高3~5岁幼儿入学率是贵州省学前教育面临的又一难题。
二、促进贵州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对策(一)增加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在贵州省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中,最根本的问题应该是学前教育经费的不足问题。目前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主要有中央财政拨款投入、地方政府投入、社会资金投入、幼儿家庭投入、外来援助投入等渠道。我们认为,要解决贵州省学前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争取国家的专项投入。对贵州省这样的民族贫困省区来说,地方财政投入、社会资金投入、幼儿家庭投入都十分困难;外来援助投入数量有限,不能根本上解决学前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所以,国家投入十分重要。这几年,国家对民族贫困地区的经济建设投入、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都有所倾斜。但是,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的定向投入却几乎为零。如果要加速贫困落后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改变目前学前教育地区发展不均衡状况,国家必须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定向投入。其次,贵州的学前教育要努力引进外来资金。这里的外来资金不仅指国外资金,也包括港、澳、台及国内其它省份的资金。政府要为外资投入学前教育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其投入贵州学前教育,特别是贵州农村的学前教育。第三,要争取外来援助资金。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主动联系一些慈善基金、国际无息借贷基金等,鼓励他们投资建立幼儿园。第四,贵州省政府要更多地关注学前教育发展,将有限的教育经费尽可能多地投入到学前教育事业中。
(二)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到2020年,贵州省要实现学前教育发展目标,还要大大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