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基础教育
   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思考      ★★★ 【字体: 】  
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思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3:16:15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论文关键词:四川 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


一、四川要以建设教育强省为奋斗目标
  四川地处祖国西部,人口8700万,是人口大省,但教育基础薄弱,在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众多指标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东部发达省市。四川GDP总量居全国第9位,是一格经济大省,但人均GDP仅占全国第26位,是属于经济欠发达省。省委、省政府响亮地提出要把四川建设成工业强省、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为的是凝聚人心,鼓舞全省人民为实现此目标而烦恼都。那么怎样才能把四川建成经济强省呢?
  我国加入WTO已经5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必须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必须依靠先进科技才能取胜,而科技需要人去掌握和发展,因此,科技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要靠教育去培养,这样,经济的竞争最终转化为教育的竞争。党中央早就明确指出,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带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次,国家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强调教育对经济起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事实上,美国、日本、韩国发展的根本经验就在于坚持“教育立国”的国策。以韩国为例,韩国资源贫乏,基础薄弱,但他们崇尚教育,尊重知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极度困难时期,政府坚定地实施义务教育和扫盲教育,注重提高全民族文化、科技素质,从20世纪60年代可开始,为实现“教育立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职业道德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高中级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1962年,韩国人均GDP只有82美元,于我国当时水平大体相当。到2001年达到8900美元,比我国高出9倍多。韩国人口只有4700万,比四川还少4000万,但现在的经济总量大致相当于我国的40%。在半导体、汽车、造船、钢铁、电子、通信等众多领域,韩国起步都比我国晚,但技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已走在我国前面,并跻身世界前列。韩国的经验令我们深思,也激励我们奋进。
  去年,浙江、江苏、广东等省率先提出了建设“教育强省”的计划,继后湖南省也提出了建设“教育强省”的奋斗目标。江苏、浙江两省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是到201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江苏达到40%,浙江达到45%。改革开放以来,江、浙两省经济起飞最根本原因是那里的基础教育好、人口素质高、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多。
  我们深知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是回报最好的投资,子女成才是家庭兴旺的根本保证。同样道理,对一个地区、一个省也是这样,人民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地方兴旺发达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四川要建成经济强省,就必须实施“教育强省”规划。当然,建成“教育强省”的时间和分阶段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战略举措,必须从本省的实际出发,既要争取跨越式发展,又要实事求是地从本地、本省实际出发。
  二、教育强省的指标
  “强”是一个相对概念,表示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相对于“弱”或“一般”而言较强,同时,“强”又可以有明确标准,达到标准的则为“强”。“教育强省”必须标志教育发展数量(不只是总量,主要是按人口计的均量)和质量(水平)的主要指标处于全国各省的前列,达到公认的先进标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达国家的教育指标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作为我们建设教育强省的参考。衡量教育强省的主要指标有:
  1.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础教育质量高
  在标志基础教育发展规模和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上要位于全国前列。社会进步要求迅速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在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尽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这也是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任务的必然要求。在实现“普九”后,对于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整个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教师学历和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等指标都应该超过全国水平,并接近东部基础教育水平。中小学教育要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真正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中国教育要造就大批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优秀拔尖人才,必须“从娃娃抓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建设布局合理、覆盖全省、特色鲜明,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满足人们就业、转岗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
  即使是发达国家,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实现人人都读大学,世界上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即定义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对于发展中国家,孩子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年龄尚小,不可能直接参加工作,他们可以选择两条发展道路,一是读普通高中,准备升入大学;二是读中等职业学校,为就业学会一技之长,所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光荣义务。
  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有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两大类;高等职业教育,即学制为2-3年的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应含高专);非学历的技能培训。职业教育的目标,一是使所有劳动者在就业前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能适应实际工作岗位需要,成为高素质劳动者;二是对在岗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以适应技术更新的需要;三是对转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满足新岗位要求。
  3.建立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学科较全、布局适当、师资力量强、教育质量好、科研水平高、办学条件达标、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享受高等教育愿望的高等教育体系
  体系完整,是指高校在办学层次和办学类型上具有完备的体系,从办学层次看,有高等职业教育(含高等专科教育)、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和包括博士后在内的不同层次的非学历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从学校类型看,有普通高校和多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即有高职(含高专)院校,授予学士学位的教学研究型本科院校,授予硕、博士学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还有主要面向成人的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函授、夜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
  结构合理,是指培养人才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供需相当。
  布局适当,是指中心大城市(尤其是本科院校和高水平大学)较为集中,但各市、州至少也要有一所高等院校,尤其是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院校。
  师资力量强,一要教师数量合适,专业结构合理,保证各大学科有合理的生师比;二要学历、学位合理,使具有博、硕士学位的教师占较大比例;三要学缘结构恰当,力争有较多的全国,甚至国外名校的博、硕士毕业生;四要有若干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要有一批在本学科领域全国领先的学术带头人。
  教育质量好,指各校要达到教育部教学评估优秀标准,培养的学生全面素质高,教学研究型和研究型大学培养的硕、博士生水平高。
科研水平高,对于教学研究型和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总量和师均量、科技获奖的等级和数量、发明专利数量、科技转化的经济效益等指标,要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办学条件好,如生均校园面积、教室面积、实验室仪器价值、图书与宿舍面积、运动场地等指标至少要达到教育部规定水平,生均公共经费至少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高等教育规模足够,基本满足人们读全日制普通高校或多种形式成人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高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审美教育

  • 下一篇文章:教育论文:开展幼儿园区域性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解读爱情,感悟人生——五年制学生...
  • ››基于交往视野的“童化作文”教学
  • ››《鸟的天堂》:对比与反思
  • ››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思考
  • ››语文教学的反思
  • ››浅谈声乐集体课教学
  • ››初中思想品德课小组讨论的问题分析...
  • ››浅析课外活动对小学教学管理的影响...
  • ››小学低年级班队管理之我见 郭慧
  • ››小学数学合作交流之我见 马爱平
  • ››关于建设终身教育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 ››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三点思考
  • ››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思考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