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又具有职业性,一名优秀的高等职业院校校长既要具有一般大学校长的基本特质,又要具有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基本特质。
1.崇高的历史使命感。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独特类型,由于办学历史短、办学经验不足,还没有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办学模式。因此,高职院校的校长要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为己任,树立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需要的思想,把个人命运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探索,勤于实践,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并把办学理念通过治校实践,内化为学校精神,成为学校追求卓越、教师追求一流、学生努力成才的精神动力,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2.遵循高职教育办学规律。高职院校校长在办学过程中,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努力探索高职教育办学规律,树立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坚持走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3.强烈的市场意识。高等职业教育是同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类型,具有与经济发展的天然伴随关系,以培养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因而高职院校的校长要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一方面要围绕区域经济的发展,推进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课程体系与行业标准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
4.有效的资源整合能力。办学资金刁;足、办学基础条件欠缺、高水平师资缺乏等已成为制约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瓶颈问题。要破解瓶颈问题,需要高等职业院校的校长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高职院校的校长要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争取政府对学校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如校企合作的支持政策、按本科院校的生均经费标准拨款等;要积极利用行业标准,企业的技术、管理、兼职教师等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
5.永无止境的创新意识。高职院校的校长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深化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建立兼职教师管理与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积极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高职院校的校长特质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高职院校校长特质的养成,加强对高职院校长的培训,通过读书会、经验交流、出国进修等方式,更新高职院校校长的观念、提高理论和学术修养、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治校理政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Z]. 2011-12.
[2] 转引自:张同朝.个人特质与领导能力之关系初探 [J]. 台南科技大学通识教育学刊,2007(06).
[3] 刘葆观.在神州大地上崛起——中国人民大学回忆录 (1950-2000)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单强.企业家型校长及其行为特征 [J]. 高等职业教育,2010(02).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