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理念,其中探究学习是深化学习内容,丰富、提炼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本文将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从正确认识、自觉接受探究教学新方法、明确探究活动目的,选择探究活动内容、作好活动的预设,提高探究活动的效果、依据课堂实际,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等方面探讨思想政治课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学习。 【关键词】政治教学;探究教学;运用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理念,其中探究学习是深化学习内容,丰富、提炼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那么,思想政治课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学习呢?本文将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 一、正确认识、自觉接受探究教学新方法 探究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它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这种环境要使学生真正有独立探究的机会和愿望,而不是被教师直接引向问题的答案。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探究中能明确方向。这种指导和帮助的形式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有很大不同,主要是通过安排有一定内在结构、能揭示各现象间联系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在关键时候给学生必要的提示等。这就是说:教师不直接把构成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而是创造一种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新知。 根据师生所起作用的程度不同,探究教学可分为定向探究与自由探究两种形式,定向探究是指学生进行的各种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提供大量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它既包括教师提供具体教学事例和程序,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探究,也包括教师给定要学的概念和原理,由学生自己发现它与具体事例的联系起来探究。自由探究是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时,极少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是自己独立完成。在自由探究时,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给学生提供所需的资料,起着活动的辅助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探究活动大多数属于定向探究,只有部分综合探究活动属于自由探究。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将探究活动定位为正文,在四个必修模块中共设探究活动412个,其中必修一114个,必修二82个,必修三98个,必修四118个,新教材不惜笔墨设立探究活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新教材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实行学生活动为主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学生来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学生愿意学,会学,才能学得好。探究教学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符合新课改精神。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对探究教学的精神实质有清醒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探究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 二、明确探究活动目的,选择探究活动内容 探究教学属方法范畴,方法要为目的服务。实施探究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锻炼哪方面能力,是要对学生产生哪些思想、情感、价值观的影响。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才可以依据目标筛选材料,设计问题。 关于活动素材,我们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活动,也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当然,我们更可以把社会中热点问题变成探究教学的活动素材。新教材遴选了大量的可作探究活动的素材,这些素材绝大多数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生活性和可操作性,是我们组织探究活动的首选材料。就是这些材料,在我们具体教学时仍然要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选择,不能全部照搬。有些探究活动必须使用,像规定类探究活动,如必修一P84中的“利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的探究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一方面可以掌握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给生活提供实际支持,体现了贴近生活的理念;同时在计算活动中还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收入越多,纳税越多,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是国家进行再分配,调节社会收入,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像践行类活动,如必修二P42“公民向政府求助和投诉的途径”探究活动,该探究活动列举了开设热线电话,发展电子政务,设立信访部门,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四种途径,这是践行类活动。通过对该践行活动的探究,可以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求助投诉途径,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具体指导。另外,具有一箭多雕功能的探究活动和具有强烈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的探究活动也应尽可能的使用。 而那些脱离我们生活的、过时陈旧的、不符合地方实际的我们就应大胆地置换或弃之不用,如“政府在非典中有作用”我就给它置换成了“今年冬天的冰雪灾害中政府的作用”。除了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探究活动材料外,我们还要增加一些社会热点材料,身边现实材料、本地的乡土材料,诸如奥运、藏独、肉价上涨的问题。 一个原则,就是活动素材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教学目标。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为的是引起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共鸣,从而有效服务于教学,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探究活动材料的用与不用,用多与用少,怎样用,要根据教学目标而定,要为教学目的服务。对于某一节教学内容来说,既不是活动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探究教学活动的多少要依据内容而定,能说明问题就好。因为探究活动要占用不少时间,我主张尽量集约化,少而精,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 三、作好活动的预设,提高探究活动的效果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顺利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我们不仅要对探究活动进行精心选择,还对要进行的探究活动进行精心设计,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周到,把教学预设做好。 首先,要对探究教学的情景材料进行选择。没有课堂情境,思想政治的课堂将失去活力。情境是学生在学生时代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主要通道之一,模拟情境在这里成为学生体验社会的平台,真实情境使学生能够走进现实的生活。通过设置情境,学以致用,有利于评价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态度。课堂情境从内容角度可以划分为热点情境、人文情境、生活情境等类型。课堂情境设置的来源可多途径获得,可以利用教材资源,报刊资源、社区资源,网络资源和即时资源。例如在必修二《政治生活》的第二课“政治参与”的学习时间,适逢两会召开,把两会特别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最新信息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关注新闻时事的热情,又服务于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学目标的实现。除了使用现成的材料作为问题情境外,有时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创造性设计情境,促进理论与现实的衔接。如必修四《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的一个探究活动。情境导入:展示一组情境, 1.育大国的变化历程) 2.《某开发区的经历》:森林公园——伐木中心——木材超市——根雕艺苑——沙漠公园。 3.采访札记:“为什么辍学?——放羊;为什么放羊?—-攒钱。攒钱干吗?——娶媳妇;娶媳妇干吗?——生娃;生娃干吗?——放羊。” 设问: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以上事例是否是发展?为什么? 本情境设计新颖,典型,渗透德育功能;设问难度适中,没有要求学生依据教材作答,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理解分析,暗藏对生活经验与科学理论的差距分析。教学实践中,本组事例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学生是这样回答的第一个是向前的发展,第二个是向后的发展,第三个是恶性循环。 其次,对探究的问题要精心设计。思想政治课时代性精髓,决定了课堂教学应立足现实,探究现实并解决现实问题。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矛盾是事物前进的动力。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矛盾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矛盾设计越符合学情,越有利于学生的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