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命运      ★★★ 【字体: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命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0 19:48:28   点击数:[]    

,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社会主义道路 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两条路 线的矛盾。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2月发表了正确处 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理论三个多月后, 1957年6月 就在全国发动了一场反右派运动。这场反右派运动对 知识分子的伤害是巨大的,对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 造成巨大危害,对社会主义建设造成巨大损害。这场 反右派运动严重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损害了全 国人民大团结。1958年“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但是,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 义建设总路线”,严重违背了客观规律,违背了商品经 济、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结果给经济建设带来巨大危 害,并且造成数以千百万计人民非正常死亡,全国人民 普遍处于饥饿状态。本来1959年庐山会议要总结 1958年“左”的错误教训,反对“左”的错误,但后来改 变方向,大反右倾机会主义,使“左”的错误继续延续.
    1962年经济形势开始恢复好转。1962年八届十中全 会上,毛泽东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口号,阶 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以阶级斗争为 纲”的“左”的错误继续发展,到了1966年至1976年长 达十年内乱,政治上造成了千百万冤假错案,人民不团 结;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处于停顿状态;经济面临崩溃边 缘,全国有三分之一人口温饱生活都没有解决…….
    从1957年到1978年长达二十余年,为什么会一 而再、再而三犯全局性的错误呢?这当然有非常复杂 的社会历史原因。但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原因,就是 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唯心主义 横行,形而上学猖獗。邓小平在1985年4月15日同 外宾的一次谈话中,从哲学的高度总结了从1957年开 始到1978年整整二十年犯错误的原因及其后果:“一 九五七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
    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一哄而起搞人民公社化,片面 强调‘一大二公’,吃大锅饭,带来大灾难。‘文化大革 命’就更不用说了。……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 整整二十年里,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生活水平 很低,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一九七八年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不到二百五十美元。”[8]115邓小平还从马克思主 义哲学高度总结二十年犯错误的原因,指出:“二十年 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 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 实际出发。”[8]118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改革开放的成功 的原因是什么? 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总结了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 成功的根本原因:“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 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 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8]3822007年党的十 七大报告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 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 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能形成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在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后 认为:这30年是中国大改革大开放的30年。这30年 是我国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人民得实惠最多 的历史时期。中国的面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面貌、 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因何在?根 本原因就是恢复、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 个基本观点(实践观点、生产力观点、人民群众观点) 和“三个标准”(实践是检真理的唯一标准、生产力标 准、人民利益标准),并由此形成和发展了“三个有利 于”标准、“三条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 本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人民,一切 为了人民的人民为本的路线),并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科学发展观),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毛 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从马克思主 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高度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 “30年来,我们在一个十几亿人口发展中社会主义 大国取得的摆脱贫困、加快现代化的进程、巩固和发展 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 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胜利。”并且指出, 我们要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复杂的问题,必须坚持马 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我国人口多、底 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 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 所罕见,要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战胜这些困难和 风险,必须善于从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事物和事物的 普遍联系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又 必须善于统筹协调,把握平衡,在事物的普遍发展中形 成有利于突破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合力,不断 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断推动经 济社会向前发展。”这里讲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 方面”、“统筹协调”、“把握平衡”、“普遍发展”等等都 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范畴和唯物辩证法的工作方法.
    2009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人民共和国建国 六十周年。1919年五四运动到现在九十年,可以分为 三个三十年。第一个三十年是1919年到1949年,这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个三十年是1949 年到1979年,这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 曲折发展时期。第三个三十年,是1979年到2009年, 是大改革大开放三十年。从1919年到现在九十年,从 1949年到现在六十年,从1979年到今年三十年,这三 个三十年的历史是曲折的,是艰辛、艰苦、艰难的、非常 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三个三十年的斗争曲折过程都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直接或间接联系,同思想路线正确 与否有直接联系.
      二、反思社会主义建设成功与失误的经验 与教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 法论   对建国六十年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哲学反思,就是 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层面对六十年的成功与失误的 原因进行总结。对过去进行反思不是向后看,是为了 更好向前看、向前走,错误永远不要再重复,正确的要 坚持、完善。哲学既是黄昏起飞的猫头鹰,更是清晨报 晓的雄鸡.www.Qiqi8.CN   778论文在线
    (一)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哲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对建国六十年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哲学反思,包括 两个方面的内容: 1.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身进行反思 六十年来,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 行了多方面的讨论。20世纪80年代以前30年,由于 政治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没有认真贯 彻“百家争鸣”方针,很多哲学原理讨论同政治直接挂 钩,把一些不同观点断定为“修正主义”观点,造成了 冤假错案。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我国哲学界关 于“综合经济基础论”与“单一经济基础论”的论争;关 于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的论争;关于“一分为二”与 “合二而一”问题的论争,这三大哲学论争都演变为政 治斗争,把“综合经济基础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 性、合二而一等观点定为错误的、修正主义观点,把主 张这些观点的同志定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在政治 上加以打击、迫害.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恢复和坚持 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 路线,提倡、允许、鼓励人们解放思想。从此,我国哲学 界迎来了“百家争鸣”的春天。哲学界的同志对马克 思主义哲学对象、体系及各个具体原理、范畴都展开了 热烈讨论,有些问题达到共识;但还有很多问题还没有 达到共识;有些问题也很难达到共识。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浅析新时期军队政工干部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 下一篇文章:红歌为什么这样红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命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命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论文化传统的“体制锁定”与新农村...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
  • ››21世纪初法国社会党对社会主义理论...
  • ››乡村治道的组织创新;制度变迁理论...
  • ››党的利益、党员利益、人民利益和谐...
  • ››党的利益、党员利益、人民利益关系...
  • ››红歌为什么这样红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历史...
  • ››浅析新时期军队政工干部应具备的综...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现代远...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工资理论
  •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对中国国际...
  •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路径探析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历史...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容动摇
  • ››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马克思...
  • ››马克思主义对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
  • ››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占据何种地位...
  • ››马克思主义现在能不能抛?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