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去年的荧屏刮起了一股红歌旋风。江西电视台的《中 国红歌会》依然好评如潮;《我爱记歌词》、《超级女 声》等歌唱类、选秀类节目加大了唱主旋律歌曲的比重, 收视率攀升;央视3套《激情广场》制作播出了15期“爱 国歌曲大家唱”,《中国音乐电视》制作了6集《歌声飘 过六十年——献给祖国的歌》,央视音乐频道《影视留声 机》推出了六十年优秀影视歌曲展播……红歌为什么这样 红? 一、红歌的走红 催人奋发的红歌表达了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红色历 史的缅怀、对幸福生活的赞美,抒发了人们内心阳光的、 高尚的、健康的情绪,与受众形成了强烈的共鸣。红歌贴 合了受众的怀旧心理。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压 力大,缺乏人文感动,怀念红歌年代饱满的精神状态、简 单的人际关系;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开始追求精 神的满足,英雄主义有回归的趋势。红歌所包含的精神、 力量成为滋养大众精神的食粮。对于中老年受众来说,唱 红歌绝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而是对过往峥嵘岁月的追 忆,对激情年代的怀念。红歌节目是对革命传统的集体重 温,对红色文化的集体复习. 二、红歌节目的创新 红歌是特定时期的文化产物,与现实易产生审美情趣 的反差,但红歌节目不断创新艺术表现形式,使红歌具有 更强的生命力。成功举办了四届的江西台的《中国红歌 会》,借鉴选秀节目的特点,融入海选、PK、现场直播、网络化平台、明星参与等时尚元素,不设门槛,充分 调动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人士的参与热情。去年《中国红 歌会》还首次增设海外赛区,很多老华侨、华裔少年引吭 高歌,令现场观众潸然泪下,激动不已。栏目还充分利用 故事化表述手法,深入选手的内心世界,挖掘红色故事, 表达红色情怀,实现了时尚与传统、娱乐与主旋律的较好 结合。红歌节目还注意在歌曲演唱、舞台布景、乐队伴 奏、电视表现手法等方面加入现代元素,有利于年轻一代 的主动接受。江苏省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万人歌咏大 会《茉莉盛开颂祖国》的现场直播中有一曲《茉莉花开小 康路》,将现代奔放的摇滚与传统婉约的评弹相结合,男 女演员交替上台歌唱江苏巨变,新颖生动。台下观众与台 上演员的配合也是歌咏大会的一大亮色,《丰收歌》中观 众席上金色“麦浪”翻滚、《好日子》唱起时台下火红灯 笼荡漾,伴随着欢快的旋律,让人心潮澎湃. 三、红歌节目的隐忧 现在演唱频次较高的红歌都创作于上个世纪70年代 前。如果艺术家不能创作出反映现实生活,把握时代脉 搏,被人民群众所喜爱,被人民群众大声传唱的新红歌, 红歌只能成为中老年人的怀旧歌。红歌节目应不断创新歌 曲的表现形式,不断推出将时尚与传统结合、娱乐与主旋 律相结合的高水平节目,让人民群众喜爱,吸引更多的 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来传唱。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