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发展战略
   入世后的中美经济关系      ★★★ 【字体: 】  
入世后的中美经济关系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05 18:46:04   点击数:[]    

久远的制度安排,以避免人类再度陷入战争。今天,中国觉得特别要加以捍卫的联合国宪章,以及联合国属下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和关贸总协定,便是在美国主导下,由中、苏、英、法等国协商产生的世界性政治金融、经济和贸易机构或协议。若没有后来的冷战,经济全球化应该已经进行了半个世纪了。

4.前苏联追求的世界秩序纯属空想

冷战已经结束将近十年。人们还在
总结冷战对政治、社会、文化、军事和国际关系等领域的影响及其教训,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是,冷战在经济方面的教训,各国似乎并无太大的分歧。在冷战的两极世界里,只有美国的秩序和苏联的秩序。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一开始选择了苏联的秩序。后来毛与苏联分道扬镖,提出极左路线,所要建立的秩序更为荒谬。这条极左路线实际上旨在摧毁一切现存秩序,其结果是陷中国于十年内乱,经济濒于崩溃。这套秩序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毫无吸引力,不言自明。

再来看苏联想要建立的世界秩序。苏共历届领导预言,实行市场经济越成熟的国家,经济危机会越频繁、越严重,恶性发展的垄断会窒息一切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无产阶级会绝对地贫困化,世界革命会加速到来。他们并且许诺,只要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中央计划经济,便可走上摆脱苦难的捷径。苏联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还建立一个颇为庞大的经互会,在东欧和东亚的一些国家中推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作为其所憧憬的世界秩序的楷模,并保证经互会能创造出人间天堂。但是,这些预言和诺言没有一样成为事实。实行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以及它们组成的经互会面临的经济问题层出不穷,积重难返。一边人民买不到所要的日用商品,一边仓库无人问津的废品、次品堆积如山。人民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意愿低落,生产力迟迟得不到提高,科技进步十分缓慢。这些国家的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逐渐拉大而不是缩小。恰成对比的是,推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国家充满活力,高度繁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均收入稳步上升。现在,绝大部分曾实行中央计划经济的国家已坦然承认自己的经济体制运转不灵,经互会也早已土崩瓦解,荡然无存。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中央计划经济及其国际分工,理论上纯属空想,实践中,根本无法操作。原中央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改道换辙,转而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中国在过去20年里通过进行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已成为最大的赢家。所以,前苏联一心企图建立的世界秩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已彻底破产。而且,苏联的秩序被最终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的过程中,中国也作出关键性的贡献。喜欢谈论以史为鉴的中国,应该不会看不到这点。

5. 中国告别极左,对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到来贡献良多

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1949年之后,中国一开始并没有参与发达国家对世界秩序的重建,反而支持苏联建立另一套世界秩序。中国在1960年代,对苏联的世界秩序的本质逐渐清醒。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开始接近。中美之间的接近主要建立在反苏的战略考虑之上。美国反对苏联,当然基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反对苏联以自己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塑造另一套世界秩序,并强加于其他国家的头上。中国反对苏联的原因,一开始基于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修正主义。所以,中国反苏是基于自己的民族主义和比当年苏联更为极端的极左路线。这条极左路线将苏联有限的经济、政治改革一律指责为修正主义而加以大肆抨击。极左思潮不但导致中国文革的爆发和十年内乱,还导致中国对外奉行一条以「九评」为代表,反对‘三和一少’的极左外交路线。

邓小平复出后,审时度势,决定反映中国绝大部分人民的心意,果断地抛弃极左路线,提出改革、开放,大刀阔斧地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和有限的政治改革。因而80年代中美虽然继续联手反苏,但是中国对苏联的主要批评已不是修正主义,而是大国沙文主义。中国已放弃以世界革命为己任的乌托邦思想,务实地把自己的国家利益,也即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福利置于首位。中国的这条务实路线不但使自己的经济获得飞跃的发展,而且对苏联、东欧的民众和执政党产生极大的冲击。苏联所要建立的世界秩序在苏联和东欧的崩溃,是和中国的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改革的成功榜样分不开的。

VI.经济全球化与中美经济关系

经济全球化有它的内在合理性和客观动力。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阻挡,也没有哪个国家置身局外而能更快发达起来。所以,中国必须尽早加入经济全球化。但是,复杂的问题是,这一轮的经济全球化是由美国主导。因而,中美经济关系的走向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有深刻影响。中美经济关系的好坏,会影响到中国能否顺利融入世界经济中去。中国作为一个新崛起的潜在强国,如果和美国联手推动经济全球化,中国将有机会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对世界的共同繁荣作出极大的贡献。要做到这点,中国就要对美国为何在经济竞赛中战胜苏联的原因有深刻的反思,才能理解为什麽美国关于世界经济的秩序的蓝图更有操作性,对生产力也更有促进作用。但是,如果中国和美国在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规则的执行和制订上分庭抗礼,那麽,不但世贸组织的顺利运行会发生严重问题,而且中美的经济关系也会蒙上浓黑的阴影。

1.美国与经济全球化 美国在一战后走了洁身自好的路线。但是世界在短短20多年之后重又陷入更为血腥的战争,并将美国再次推上战场。美国民众在血的教训面前,终于意识到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对战后世界的和平重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今日以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会、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为代表的政治、金融、贸易秩序,便是在美国的一手推动之下建立起来的。世界各国对战后秩序的建立都作出大小不等的贡献。但无可否认的是,美国对此秩序的建立不但倾注大量的财力、物力,而且提供了最基本的蓝图和诱人的远景。

冷战的结束,给经济全球化带来空前有利的政治环境。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便再次落到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肩上。冷战期间关于经济体制孰优孰劣的争论至此已一锤定音。历史宣告市场经济体制确实远较中央计划经济优越。冷战结束之后,各国不但竞相接受以自由竞争的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而且越来越将注意力集中到经济成长和社会福利。但是,作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主要推手的美国,在历史上犯过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一些错误。[xxiii]人们不免要猜测美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真实动机和企图。有些人想当然地将美国的动机与新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阴谋简单地联系起来。这些人对美国民众具有的高度觉悟,特别是对军国主义的高度警惕实在缺乏认识,对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运转机制也非常缺乏了解。

美国本身作过英国的殖民地,有着最早起来反对殖民主义的革命传统。美国民众有可能在短期内被误导,但不可能在长期内支持本国领导人象英国、日本那样制订出周全而绝密的全球扩张计划,为建立和捍卫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不惜化上几代人的时间和精力。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领导人极为重视民众的情绪。美国的电影电视、小说和戏剧往往选择与白宫的丑闻,总统的隐私,政府的战争阴谋,独裁者的把戏,或种族主义的罪恶有关的题材,以求为民众喜闻乐见。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想要在世界上有所作为的美国领导人遇到的最大阻力,不是来自国外,而是来自本国民众强烈的孤立主义。在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参战对英法最后战胜德国起了极大的作用。具有理想主义国际观的威尔逊总统因而在国际上拥有崇高威信。他十分支持成立国联,以便对战后的和平和国际关系作出能持之久远的安排。但是,美国国会十分顾忌民众的孤立主义情绪,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下一篇文章:中国三次对外开放的“收益和成本”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入世后的中美经济关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入世后的中美经济关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选择
  • ››加快发展县域民营经济政策方略
  • ››出让市场换来了技术进步?──对中...
  • ››WTO:中国低谷切入分析
  • ››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 ››城市化是“规划”不出来的
  • ››信息化:世纪之交的战略抉择
  • ››国际竞争的环境变迁与国有经济结构...
  • ››执行环保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 ››从战略高度看中国资本市场走向世界...
  • ››入世后的中美经济关系
  • ››入世后的市场运行特征与投资策略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