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发展战略
   入世后的中美经济关系      ★★★ 【字体: 】  
入世后的中美经济关系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05 18:46:04   点击数:[]    

不少人以为中国可以继续置身于经济全球化之外,或者以为中国应该减少对美国和世贸组织的让步。[xxvi]笔者对这类看法不敢苟同。如果中国听从这些人的意见,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会遭遇新的波折,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肯定会发生大幅倒退。对比以往30年间所进行的中央计划经济的试验和最近20年市场经济改革的试验,明眼人应该得出结论,中国目前选择的这条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之路是十分正确的。在今后几年中,中国也许会遇到一些暂时的困难,但我们不应该大惊小怪,或走回头路。对付出沉重代价之后才找到的这条道路,我们应该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世贸组织的规则是建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的规律之上的,是对几百年来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反经验的总结,不但以深厚的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而且得到包括发达国家和大批不发达国家的实践的反复验证。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各类国家中通过和平互利的自由贸易达到经济繁荣的例子举不胜举。越来越多的各国愿意加入世贸组织。它们也越来越相信国际经济学所预言的,并为几百年来的实践所一再证实的一项结果,即在发挥本国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参加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会优化全球的资源配置,提升整个世界的生产力,置身其中的各参与国则可分享由此而来的各种好处,世界也会有更多的资源帮助弱小民族。实践的经验表明,这是一条人类平等合作,和平分享繁荣的道路。各国若要获得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好处,自然要开放本国的市场,才能对他国提出同样的要求。所以,入世的目的决不是去单方面占领外国市场,而是要求本国对等地开放。如果各国抱有重商主义的想法,世贸组织便成为以邻为豁的战场。各国如果竞相保护自己,报复他国,迟早会导致世贸组织的瓦解。世界也就有再次回到弱肉强食的状态中去之虞。

在1980年代以前的几百年中,中国始终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经济发展之路。中国过去常常将经济的落后和失败归咎于不利的国际环境或恶劣的自然条件。实际上,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大跃进惨败和文革中经济濒于崩溃的浩劫,都跟国际经济秩序的公正与否无关。1980年代以来,中国虽然开始打开国门,对贸易、投资的自由化的进程总是强调有自己的时间表和自己圈定的范围。如果坚持这样作,中国的市场潜力即使再大,对各国的吸引力也会逐渐消失。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稳据七年的外国直接投资的第二大吸收国的桂冠竟然被其他国家夺走,应该是一声响亮的警钟。如果中国不加速本国的贸易自由化,暗中留恋早已落伍的重商主义,企图变成第二个日本,只愿多出口,不愿多进口,其他国家就会怀疑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真实企图。 应该从上到下确立这样的认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目的是真心诚意成为国际分工的一部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角色,既不取决于大国地位,也不取决于一厢情愿的幻想,只能取决于中国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经济竞争力。而且,只要持之以恒,凭着中国人的勤俭和智慧,中国一定会逐渐移到国际分工链的上端,会象日本那样成为一些尖端、高级产品的主要生产国。

世贸组织规定,大小国家,不论贫富,都有一票。任何国家,如果认为自己参加世贸组织反而吃亏,随时可以退出。其他国家并不强求挽留。但退出的国家当然也就失去了其他成员国家提供的最惠国待遇的保证,受到其他国家贸易岐视措施时,并不能指望其他国家的声援和世贸组织仲裁机构的调解。世贸组织在涉及全球利益的
问题上,力求达成共识而不是简单诉诸投票。一般在双边的贸易争端中,才有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负责调停或裁决。如果不服裁决的一方上诉失败,而又不愿执行裁决,世贸组织允许相关国家对该国施以报复或惩罚。所以,在世贸组织中,国家的影响力并不以其国力的强弱为转移,不会象世行或国际货币基金那样穷国和富国之间因出资的不同而握有不同的投票权。对中国来说,无论是世贸组织的宗旨,其核心协议,五大功能,还是运行机制,都是可以接受的。说到底,一国在世贸组织中的影响力建立在对经济科学,特别是国际经济学和国际金融学的深刻理解之上。一国的提案若缺乏理论根据,或缺乏实证材料的佐证,必定经不起推敲,也必定难获其他国家的赞同。[xxvii]。

中国必须认识到,世贸组织的规则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运转规律之上的,以正常竞争和互利为目的。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非常成熟的国家,其经济制度同世贸组织的各项规则十分适应。这方面中国还有相当的路要走。若要使中美两国的经济关系顺利发展,当务之急是尽快使自己的经济制度和经济、贸易政策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定,才能在世贸组织中摆脱被动,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也才能减少中美两国的经济关系中的制度性摩擦。对美国认为中国经济尚非典型的市场经济的判断,中国已经接受。由于一些实际的原因,中国政府对生产和销售的干预和补贴,行业垄断和经营限制,还不能马上取消。美国最后对此表示谅解,同意中国先加入世贸组织,再改革自己的经济制度和修改不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政策,显示了美国愿意妥协的地方。但是美国要求有自保的武器,以免遭受得到中国政府保护和补贴的企业以非正常竞争的方式(例如出口补贴和倾销)损害美国企业的合法权益。美国保留这些武器,用意并不在减少中国的对美出口,只是用来防止中国对美出口的突然和过速的增长。这种预防措施应该认为是合理的。只要中国对美出口的增长是有序的,渐进的,美国没有理由使用这些武器。而且,美国表示,只要中国尽快完成市场导向的改革,美国愿意考虑提前取消使用这些武器的权利。[xxviii]中国不应该利用美国的让步,放慢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世界既不会等待中国,中国在摘掉非市场经济的帽子之前也无法摆脱在美国市场和世界市场上受到岐视的境遇。中国早日完成向开放性市场经济的过渡,归根结底是为了中国自身的长远利益,而不是为了哪个外国的利益。这是过去几百年,特别是最近50年中国发展经济的正反经验之总结。

中国和美国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
历史上中美之间曾有种种误会。即使现在,中美两国政府在台湾、人权、民主等一系列问题上仍然存在严重的分歧。但中美之间互助互利的例子也举不胜举。远的有美国当年及时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国避免为列强瓜分颇有助益。[xxix]美国利用庚子赔款在中国兴办教育,并吸收大量的留学生到美深造,帮助中国创建现代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在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向半壁江山已经沦丧的中国伸出援手,使中国军队能够长期坚守中国西部、等待最后战胜日本侵略军的机会。70年代后,中美又联手阻遏前苏联向全世界的扩张,不但使陷于文革内乱的中国大大减少了来自外部的威胁,还大大加速了冷战的结束,迎来人类用和平、合作代替恫吓、对抗的新世纪、新局面。事实说明,中美两个大国,谁也不可能用压服的办法,对抗的办法,命令的办法改变对方的立场。中国加入到世贸组织,将使中美在新世纪的经济合作关系通过世贸组织的制度保障而大大增强。一个是当今最大的超级大国,一个是正在崛起的,即将成为最大经济实体的国家。如果它们能够严格做到政经分离,力求以世贸组织的规则规范它们的经济、贸易往来,在发生经济、贸易摩擦时,即懂得据理力争,又懂得适时接受国际仲裁机构的调解,那麽中美的经济关系一定会有灿烂的前景。21世纪的和平、繁荣也就不会只是人们的良好愿望了。

注释:

[i]根据美国算法,中国对美的贸易顺差远远不止这个数目,因为美国将香港和台湾在大陆的加工后转销美国的产品一并计入中国对美的出口。

[ii] 星岛日报2000年12月25日A2版。

[iii] 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

[iv] 星岛日报2000年12月25日A2版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下一篇文章:中国三次对外开放的“收益和成本”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入世后的中美经济关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入世后的中美经济关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选择
  • ››加快发展县域民营经济政策方略
  • ››出让市场换来了技术进步?──对中...
  • ››WTO:中国低谷切入分析
  • ››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 ››城市化是“规划”不出来的
  • ››信息化:世纪之交的战略抉择
  • ››国际竞争的环境变迁与国有经济结构...
  • ››执行环保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 ››从战略高度看中国资本市场走向世界...
  • ››入世后的中美经济关系
  • ››入世后的市场运行特征与投资策略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