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的哲学堕落成为阴阳气化的宇宙观,双向的正名堕落成为威权体制的纲常,扭曲了先秦儒家的论旨。故朱子建立道统,贬抑汉唐。宋明理学为了面对儒道的挑战,开创了中国哲学第二个黄金时代,有文艺复兴的意味。最重要的一个睿识在倡导“理一分殊”之旨,朱子曾以“月印万川”之喻来阐发其义蕴。宋明儒与释老二氏的关系最值得玩味:一方面儒者每出入老佛几十年,反求诸六经而后得之,另一方面又喜辟佛老。但中国历史上几无大规模的宗教战争。唐代的长安充斥了各色各样的信仰,对外来的宗教采取了开放的态度。晚明更流行三教合一的趋势,利玛窦等教士来华传教,并未受到严重的迫害或歧视。清廷与教廷的礼仪之争,是梵蒂冈不许中国人敬天,双方断绝关系主要的责任不在于中方。不幸长期闭关的结果,造成中国科技方面的落后,自清末以来不免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到了现代,乃把一切罪责归之于儒家。一直到文革,毛与四人帮还在批林批孔,摧残传统文化,无所不用其极,造成了巨大的灾祸。当代新儒家是在这种困境之下应运而起,它并无意抱残守缺,而是主张与时推移。但坚持传统有不可弃者在,不可听其失坠,这才力抗时流,甘作孤臣孽子,如今竟在大陆也成为一门显学,堪称异数!作为终极关怀,当代新儒学坚持维系道统,托付予生生不已的天道与温润恻怛的仁心。但因受到强势西方的冲击,不只为了救亡图存的原因,也是为了自我的扩大与开创,必须向西方取经,吸纳科学与民主,以曲通的方式开出学统与政统。[16]他们在多文化主义流行之前就呼吁西方要尊重其他文化,可谓有先发之明。现在回头看,一九五八年由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四人联名发表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不免过份强调正统意识,有护教主义之嫌。然而就当时的处境而言,有这样的反应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转眼四十年过去,到了我们这一代,处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反应自然不同,一样是理所当然之事。现在正如史威德勒所说,独白时代终结,步入对话时代。[17]而对话已先预设了多元主义的立场。今日的新儒家毋须证明自己的传统比其他传统优越,即使心里有这样强烈的信念,也无意排斥其他传统的贡献,而乐于见到一个多元互济的局面。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让人了解我们安心立命的基础,立足在本位之上,谋求与其他传统会通之道。在探索的过程中,无疑我们会远远超越故域,这恰正是新儒家之所以为新之故,正如宋明儒学远远超越先秦儒学的故域,却仍继承其精神一样,这里面有“常”的因素,也有“变”的因素,需要我们仔细加以认取。不变的是对生生不已的天道与温润恻怛的仁心的体证,变的是思想概念的建构与语言文字的表达。宋明理学的“理”在先秦并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但“理一分殊”的睿识的确为儒学的拓展开辟了新的天地,以回应二氏的挑战。到了今天,我们一方面要与朱子已经过时的宇宙观解纽,另一方面又要给与儒家的终极关怀以全新的阐释。“理一分殊”在今天来看,也就必须加以现代化,获得全新的面貌,才能面对以西方为主轴的时代的挑战。由我的视域来看,先由横向说起。现在我们明白,中国已不足以代表儒家的正统,大陆以马列毛思想为主导,台湾已进入后国民党时代,儒家思想只有一边缘性地位;而韩国社会保留的儒家价值远胜过两岸三边。日本与四小龙均有儒家传统,但各有特色,不可一概而论。故今日讲儒家,明显地有一非正统、非中心的趋势。前面提到儒家传统的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不可以做过份简单地处理,尚待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由纵向来说,就儒家分辨开传统中的万古常新和与时推移的成分,故我常说传统的资源与负担一根而发。一方面要与之解纽,致力作创造性的转化,简直有如脱胎换骨那样艰难,另一方面又要保留传统深厚的精神资源、良好的体制与风习,不能听其流失,造成认同上的危机,精神与物质两方面都受到难以估计的严重伤害。对“理一分殊”作出现代的阐释,我们现在明白,即使是孔孟、程朱、陆王仍然是分殊的表现,指向超越的理一,属于老子所谓“道可道,非常道”的领域,也与西方所谓“上帝以上的上帝”(God above gods)的体证若合符节。由汉代以来建立的纲常,传统一向以之为天经地义,其实并不是什么天经地义,只是特定脉络下的产物。五四以来猛烈攻击吃人的礼教,不免走向另一极端,却让我们明白,僵化的礼教要不能与时推移,可以造成多大的灾害!我们今日要表达仁心,必须寻觅全新的途径,由此而可以找到与源出西方的人权、女权思想观念结合的契机,并脱出狭隘的人中心思想的窠臼,恢复人──宇宙中心,即所谓天人合一,思想的睿识。由一个比较的视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传统的资源与限制之所在。为了救亡图存,我们不能不迅速向西方的科技商业文明、民主的体制学步。然后由现代走往后现代,我们也不能盲目进随西方。更何况西方有识之士已在猛批西方的霸权,一味戡天役物、无限制的消耗能源、推行帝国殖民主义的祸害。在经历了过去几十年来的痛苦经验之后,沟口雄三作出总结,日本在极力追随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