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伦理道德
   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以东方智慧传统为重点      ★★★ 【字体: 】  
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以东方智慧传统为重点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4:08:02   点击数:[]    

让我们先看原始佛教的回应,驻锡曼谷的比丘默顿难陀(Mettanando Bhikkhu)应约撰文论佛教与信仰之间的对话。[6]他对佛教的介绍多属例牌,文献的根据在于巴里文的经、律、论三藏,信众皈依佛、法、僧三宝,其特色在否定宇宙为上帝所创造,生住异灭,无常无我。有以独觉方式开悟,成就辟支佛果。在我们的世界中,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者为释迦牟尼佛,是第四位成道的佛祖。未来世界最后第五位成道的佛祖是Lord Metteyya,在烈火毁灭世界之前拯救人类脱离苦海。有幸得亲炙佛陀通过声闻方式开悟者,得证阿罗汉果。但人人都有开悟的机会,关键在于自己克服贪、嗔、痴三毒,勤修正道,体现中道第一义谛,既破常见(永恒主义),也破断见(虚无主义)。但不信佛并不是罪,佛教也没有禁令不许佛徒研究其他宗教传统教义,同时身、口、意三业都可以转变,生天、下地狱都不是永恒的。佛教强调悲智双运,由慈悲的强调凸显出关连性与对他者的责任,这就有了与其他信仰的兄弟姊妹展开对话的基础。佛教也不是绝对无神,它否定的只是创世的上帝,世界的来源不外“如是”(tathata, thusness)。佛教的神无人格性,就在大自然与每一个人之中,或者也可以由这一方面与一神教展开对话。很遗憾,这个比较宗教专辑找不到中国大乘佛教的代表参与宗教对话。史威德勒则邀请了韩国的圆教(Won Buddhism)与承袭日本禅宗(Zen)的代表,对于起草世界伦理宣言问题作出回应,让我们先由前者开始。Chung Ok Lee撰文由佛教观点论世界伦理宣言。[7]圆教是当代韩国由So-Tae-San所创立的一个教派。他有“世界一体”(Ir-Won-Ju-Ye, One World Community)的乌托邦远景。佛教笃信通体相关,众生一性,万法一源,所有人类将联合面对同一未来。其道德原理为和平共存、正义、慈悲。他的继承人提出了“三重原理”(Sam-Dong Yoon Ri,音译)。首先是“同栏一理”(Within One Fence and with One House),其次是“一宅一家”(One family within One House),再次是“工作伙伴”(As Co-workers in One Work Place)。故极力推动宗教间的理解与合作,天下一家,和衷共济。大家一同努力建造“净土”(Pure Land)。外在的物质进步必须配合内在的精神启蒙。以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世界伦理,天涯若比邻,未来得学习做世界公民,民主、安全,保育环境。究竟是天堂或地狱?在于吾人之自择。此心可以流放;但也可以有内在安宁、体现良知,实现人权,克服贪欲、愤恨、疑惑,强调学不厌,教不厌,突出以天下为公的襟怀(共九条目)。而吁求体现修心、全球一体(Earth Community)、正义、自由,两性平等的责任。作者身为女性求求特别强调女性可以作出的贡献。她也指出联合国与世界宗教的确是在追求共同的理想,只不过四八年的人权宣言仍然不足,各地人权仍继续遭到践踏。如今需要进一步的精神觉醒,建立道德基础。佛教的通体相关情怀应可作出重大的贡献,知行合一,在未来建造一个更好的乌托邦世界。美国的大禅(Daizen,音译),本名白莱恩·维多利亚(Brian A. Victoria),曾留学日本习曹洞禅(Soto Zen),他应约撰文论禅之世界伦理进路。[8]他首先澄清一般人对禅的误解,以为禅是非理性,反逻辑,随心所欲,率性而为。事实上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分支,预设了佛家的基础教义。日本道元禅师(1200-53)即强调慈悲,菩萨渡世心肠。当然禅宗也自有其特色,所谓“教下别传,不立文字,直指见性,立地成佛。”最强调现世性,径直回到释迦牟尼所开示的方便法门而拒绝任何教义之崇拜。世界伦理也当作如是观,不可将之绝对化,否则立致恶果,佛教的历史可为明鉴。1904-5年发生日俄战争。临济宗的Shaku Soen(1859-1919)即支持义战,其实早在明治时代,Inoue Enryo已有此说。乃至铃木·大拙(D. T. Suzuki)在年轻时也不能免俗,发表了支持战争的论调。而1937年7月28日佛教团体Myowa-kai竟公然传檄支持侵华,目的是为了东亚的永久和平;我们当然可以说这是日本佛教的扭曲,或归咎于佛教教义的缺失。但不要忘记,所有世界宗教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像回教的圣战(jihad),基督教的十字军,乃至希特勒的大屠杀竟得到新旧教会的默认,美国则屠杀红人无算,杀人者还自诩为正义的一方。我们绝对不愿意看到“世界伦理”又成为“另一古老的死亡游戏的根源。”解救之道在于所谓“看脚下”(kan kyakka),盖知之非艰,行之维艰,一切是都得由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拒绝浪费用水,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紧要处恰正在日用常行。并决不可以盲从权威,以致助纣为虐,而必须身体力行,扶弱济贫。未来祸福,永无保证,端在打破限隔,无私无我,则当下即是,无非奥秘(All is a miracle)。《全球对话》季刊比较宗教专辑更邀请到史玛德(Ninian Smart)撰文,由基督宗教的立场对佛教的观点做出回应。[9]史玛德为活跃于英美两地之资深学者,从事比较宗教研究与东西方之对话多年,文章虽不长,涵盖面却相当广阔,值得我们注意。史玛德所强调的是,耶佛的确有不同的传统,应分别由自己的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新世纪的世界伦理

  • 下一篇文章:知识分子伦理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以东方智慧传统为重点”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以东方智慧传统为重点”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关于基于底线伦理的的道德判别研究...
  • ››关于“美德储蓄”活动的价值和问题...
  • ››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责任控制
  • ››李学林:毛泽东荣辱观与新中国道德...
  • ››和谐关系:毛泽东德育的内涵解析
  • ››现代人类学研究中深入访谈的运用与...
  • ››从汶川地震反思中外人生观
  • ››汶川大地震引发的人文思考
  • ››由"汶川地震"引发的思考...
  • ››三鹿事件的伦理反思与治理
  • ››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