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伦理道德
   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以东方智慧传统为重点      ★★★ 【字体: 】  
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以东方智慧传统为重点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4:08:02   点击数:[]    

致三次大战世界毁灭的结果,但有必要检讨祸乱之源,为何世界拒绝把西方的一套当作普世价值。而东方的印度、中国的传统显然有重要的精神资源可以援用,和而不同,多元互济,才能走出当前的困境。当务之急有必要先推动不同的传统的互相了解,共同建构世界伦理。发表宣言毋须急于一时,圣灵感通,展开对话,或者是更有意义和成效的当前要务。赵复三对于现代文明的质疑是有道理的,认为传统有价值资源也是有根据的。但他对传统的理解与批判均不足够,也未能真正面对现代的挑战。儒家岂只有社会的关怀?阳明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就是宇宙的襟怀。其实在孔孟思想之中已涵有天人合一的理念,当代新儒家的一个重要的贡献就在指出,儒家决不只提供一套俗世伦理,而是一种终极关怀,有深刻的宗教意涵。道家回归自然,可以发为艺术诗歌,老子小国寡民、反文明的态度只是浪漫的幻想,在今日只能吸引次文化的爱好,并不能面对复杂的现代科技、商业文明的问题。史玛德就批评佛家还未能正视现代科学问题,何况道家。而中国号称礼义之邦,文革的斗争却惨绝人寰。虽然史威德勒辩称马克思主义也是外来的东西,[11]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要负很大的责任,我们的文化与人民的逆来顺受乃至助纣为虐,也不能不负部分的责任。同时不论我们与自然和谐的传统,在发展的过程中,在短短的时间之内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破坏的速度竟然远超过西方。反而发展国家在作出生态均衡的努力与呼吁,崇尚中国传统的智慧。所谓“礼失而求诸野”,正是这样的意思。如何在保育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的问题,不是引几句古典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方向对了,还得找具体实践之策。我们绝对不能盲目抄袭西方,更不能不努力找寻自己的方式,去融摄传统与现代科技商业文明之道。毫无疑问,批评西方是有必要的,但还得配合反求诸己,才能真正面对当前的困境。我之撰文由新儒家观点对世界伦理做出回应,是应邀在拿波里举行的第二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普遍伦理计画”国际会议宣读的论文。史威德勒觉得这篇文章与他所追求的题旨相近,乃征得我和主办单位同意,将此文收入其所编之文集之内。[12]这篇文章重在方法论的考虑,我认为简单的归纳方式取同略异,不能用于世界伦理的建构,如能给予“理一分殊”以新的阐释,却可收“歧异中的统一”(unity in diversity)之效。九八年六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在北京开第一次区域性的会议,我撰写短文:“从当代新儒家观点看世界伦理”,后来又发展成为一篇完整的论文,讨论了五常的现代意义。[13]九九年欧洲创立《全球对话》(Global Dialogue)季刊,编者蒂峨多罗(Paul Theodoulou)因为看到我回应孔汉思(Hans K ng)倡导世界伦理的文章,[14]约我为二ΟΟΟ年三月出版的第三期比较宗教专辑:“信仰的新宇宙”(the new universe of faiths)针对宗教多元主义(religious pluralism)问题撰稿,我乃撰文论儒家的开放性。[15]以下就根据这几篇文章做出总结,谈一谈我自己由新儒家观点对于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的看法。首先我要澄清一般西方人对儒家传统惯有的误解,以之仅为一套俗世伦理系统。当代新儒家的一大贡献就在指出儒家的宗教意涵,既然吾道自足,可以安心立命,那就是一种终极关怀。而且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说儒家思想决非寡头人文主义,也传达了某种超越的信息,虽然与基督宗教纯粹超越(pure transcendence) 的型态不同,乃是属于内在超越(immanent transcendence)的型态──也就是说,道流行在天壤间,故内在,却又不是卓然一物可见,故超越。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器乃是不可割裂开来的相即关系。但儒家既不是一组织宗教,由孔子开始便已淡化了位格神的观念,难怪很多人不把它当作宗教看待,以至忽视了其宗教意涵,直到当代新儒家才逐渐廓清了这样的误解。晚近我才明白理解到,孔子的一贯之道还不仅只是曾子所谓的忠恕之道,以其未能贯彻孔子下学而上达的精神,我乃利用《论语》的资料重新建构孔子整体的思想,证明其实已经隐涵了后世所谓天人合一的理念。当然儒家传统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难以一概而论,故我通常分别开三个层面以利讨论:(1)精神的儒家,这指哲学的大传统,如孔孟、程朱、陆王以及当代新儒家之类。(2)政治化的儒家,这指自汉代以来建立的威权体制,并未因朝代政治结束而绝迹,至今仍有相当影响力。(3)民间的儒家,重家庭、勤劳、节俭、教育一类的价值,也羼杂着各种迷信,带有盲从权威、逆来顺受一类的习性,可能与日本和四小龙创出的经济奇迹有一定的关连性。这三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仍必须在概念上作出分疏,否则难以对儒家传统作出有意义的讨论。很自然地,作为哲学家,我自己会把重点放在第一个层面的探索与析论。由新儒家的观点看,继承孔子思想的是孟子,所谓“尽心、知性、知天”,将内在超越之旨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汉代政治化的儒家,表面上独崇儒术,其实是儒法并用,建立了一个超稳定的秩序。诚然汉代建立了伟大的文明,然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新世纪的世界伦理

  • 下一篇文章:知识分子伦理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以东方智慧传统为重点”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以东方智慧传统为重点”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关于基于底线伦理的的道德判别研究...
  • ››关于“美德储蓄”活动的价值和问题...
  • ››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责任控制
  • ››李学林:毛泽东荣辱观与新中国道德...
  • ››和谐关系:毛泽东德育的内涵解析
  • ››现代人类学研究中深入访谈的运用与...
  • ››从汶川地震反思中外人生观
  • ››汶川大地震引发的人文思考
  • ››由"汶川地震"引发的思考...
  • ››三鹿事件的伦理反思与治理
  • ››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