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艺术评论
   民国时期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的写作成就和特点 陈池瑜      ★★★ 【字体: 】  
民国时期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的写作成就和特点 陈池瑜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3 15:10:50   点击数:[]    

除各天主教堂外,还有礼查饭店、横滨正金银行、台湾银行、震旦大学等,都采用其花玻璃,在上海和外省都被采用。这些记录,成为我们研究上海近代工艺美术史的重要资料。

    另一位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和艺术史家李朴园,他在林风眠主持的国立杭州艺术院任教,并主编《阿波罗》杂志,出版《中国艺术史概论》,翻译雷那赫的《阿波罗艺术史》。他对中国现代艺术史也十分关注,对中国现代艺术史也进行了研究。李朴园等人著的《中国现代艺术史》,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于1936年出版。本书分门类撰写合为一本。工艺美术为李朴园著、音乐为李树化著、绘画为梁得所著、戏剧为杨邨人著、电影为郑君里著,撰述者均为该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李朴园著的工艺美术部分分章如下:前词、中国工艺美术略史、历来中国社会对工艺美术的思想、现代中国对工艺美术的思想概略、现代中国对工艺美术教育设施、现代中国对工艺美术的提倡概观、现代中国对工艺美术的工作方法一斑、现代中国对工艺美术的举例与说明、结论。总共约30000字。李朴园在所写的“工艺美术”部分的前词中说,本书将对现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做一个简明的观察,但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工艺美术?工艺美术的范围如何?工艺美术对人类社会的关系怎样?他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答。她对图案以此与工艺美术、工业艺术概念上的关系作了梳理。到30年代,我国各种艺术院校都开设图案系或图案科,李朴园指出“这里所说的图案,就是我们预备说明的工艺美术”。这类艺术在英文里称为Industrial Art(工业艺术),AppliedArt(应用艺术),Minior Art(小工艺美术),DecorativeA rt(装饰艺术)。至于图案一词,则是日本学者,从欧文翻译出来,我国人从而沿用的名字。工艺美术概念的本质是使物品又适用又美观,即“按照物品而计划美观之图案可,谓之为对物品加以装饰的装饰艺术亦可,但以工艺美术命名为较合适。”[10]工艺美术艺术的一种,其特点是附属于“物品”而存在,而“物品”则是“实用的”,工艺美术也是美的创造物。李朴园对工艺美术的范围也作了概括:凡是有人工制造物的地方,便是工艺美术达到的所在,工艺美术无处不有,其差别只是在物品上美的成分多少而已。李朴园的这些论述,对解决工艺美术的基本理论问题作出了有学术价值的探讨。

    李朴园还对民国建立后的20多年的现代工艺美术思想,如孙中山和蔡元培的工艺美术思想进行介绍,对现代工艺美术教育和工艺美术制作方法等进行调查,并支持我国现代工艺美术发展中所存在的资金不足、专业设计人员缺乏等问题。该书可以说是我们研究20世纪最初30年我国工艺美术重要文献。

    总的看来,民国时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工艺美术和商业美术、工业美术及产品设计与装潢的需要,对工艺美术和设计的而研究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批理论成果。这些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将工艺美术纳入美术整体中进行研究,将工艺美术视为美术的一部分及美育的手段之一,对工艺美术概念、工艺美术的本质、特征、范围和在社会中的作用进行有理论价值的研究。二、开展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和现代工艺美术史的研究,有的是专题研究,有的纳入到中国艺术史或美术史之中进行研究,对建立中国工艺美术史,和建立包括工艺美术史在内的完整的中国美术史和中国艺术史,起到推动作用。三、对图案理论、图案法、图案制作设计进行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包含了“Design”设计的内容,这是民国时期设计艺术理论的重要成果,因为当时主要使用图案一词,还为使用工业设计等概念,相对来说,对现代工业设计等现代艺术设计的研究虽已起步,但还未普遍展开和深入进行。这一缺陷直到8 0年代才有新的改变,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设计及其研究得到飞快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民国时期在现代设计和理论研究的奠基作用还是载入史册的,是我们今天进行设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J].编纂处月刊,1913:2.

[2]颜文樑.艺术教育今后之趋向[J].艺浪,第2卷,第3、4期合刊.

[3]陈之佛.提倡工艺美术之重要[J].中国美术会季刊,1936:2.

[4]陈之佛.工业品皂的艺术化[J].中国美术会季刊,1936:第1卷第4期.

[5]雷圭元.新图案学[M].台湾商务印书馆,1947:12.

[6]雷圭元.新图案学[M].台湾商务印书馆,1947:12.

[7]冯贯一.中国艺术史各论[M].汇中印书馆,1941:68.

[8]傅抱石.日本工艺美术之几点报告[M].日本评论,1935:5.

[9]徐蔚南.中国美术工艺[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40:1.

[10]李朴园等.中国现代艺术史[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3.

上一页  [1] [2] [3] [4]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教师行为艺术体系的多维认知与探究 李丽

  • 下一篇文章:浅议西方音乐剧中的悲剧美学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民国时期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的写作成就和特点 陈池瑜”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民国时期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的写作成就和特点 陈池瑜”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教会大学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
  • ››蒙古族萨满舞(博舞)的历史变及其...
  • ››中国影戏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 ››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思维方式...
  • ››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政治化
  • ››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分析探讨...
  • ››关于审美现象的若干条件分析
  • ››浅谈西方古典美学
  • ››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
  • ››文学正餐亦或文学零食-短信文学的文...
  • ››民国时期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的写作...
  • ››民国时期广西宗教问题的人类学分析...
  • ››民国时期现代农村金融的运作方式—...
  • ››民国时期吉林省的水田开发政策
  • ››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
  • ››民国时期和田地区耕地大面积撂荒及...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