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艺术评论
   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化研究视野下的文学      ★★★ 【字体: 】  
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化研究视野下的文学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3 15:11:18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 要:在传统视野下,文学是人们以各种不同的方法欣赏和享受的对象。欣赏是取认同的 态度。文学经典是最值得欣赏的大师们的作品。在文化研究视野下,按斯图尔特·霍尔,文学必须 受到两方面的剖析:1·文学经典是通过怎样的编码—解码程序使某些意义产生并因而获得巨大认 同的? 2·更重要的,这些意义是如何作为权力对社会的经验、意识甚至各种制度产生支配(包括认 同与争夺)作用的?它导致了文学魅力的丧失,文学经典不再存在。它带来批评智慧的满足。因 而,在传统模式和文化研究模式之间作取舍,就意味着:要么我们像一个观众,只是抱着欣赏的态 度去享受文学经典所带来的乐趣,但你可能像一个傻子那样对文学的信码或意欲蒙在鼓里;要么 我们像一个解剖学者,去拆解文学经典的运作机制和权力效应,但绝无欣赏的心态即欣赏所带来 的乐趣.
      我们当前的文学研究明显受到文化研究的影响,这是勿庸置疑的。不论是将通俗文学研 究、日常生活审美化一类的研究视为非法,加以挞伐,还是将这些研究视为大势所趋、势在必 然,争斗之激烈,恰恰表明出文学研究受其影响之大。而且,文学研究受到文化研究冲击搅扰 并且导致一系列相应后果的局面,例如大学文学系的生存遭到威胁,文学出版物印数急剧下 降,人们的兴趣从阅读书籍转向接收新的媒体等等,是世界性的,这影响到文学研究者的选题 取向。希利斯·米勒在他2002年出版的《论文学》一书中将下述动向视为文学即将死亡的最强 烈的征兆:“在世界范围内,大学文学系的年轻教师们成群地从文学研究转向理论,文化研究, 后殖民研究,媒体研究(电影电视等等),通俗文化研究,女性研究,非洲裔美国人研究,等等.
    他们经常用更接近于社会科学而不是传统上认为的人文学科的方法教书和写作。他们的写作 和讲学经常游走在文学的边缘或者完全不顾文学,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所受的是旧式的文学 史和对规范文本的细读的训练。”①无疑,这种趋势令希利斯·米勒感到失落,因为他毕竟是新 批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文学研究学者,细读是他的拿手好戏,即使在今天写的大量文章书籍中,对他所熟悉的文学作品的详细解读仍然占了主要篇幅,他对此付出激情,可以想见,如果 文学不再存在或被重视,那么他将不再有游戏可做。但是,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的巨大冲击, 这是一个事实,米勒与布鲁姆的区别仅在于他不愿意背对这个事实,他愿意对此加以考察和研 究,尽管所见到的并不都是他愿意见到的.
    对文学的文化研究到底好不好?各种不同的意志引发的结论不一而足。重要的是对它的 后果的考察:它会引起什么以及如何引起?通过这种考察,我们的选择才会有合理性。实际 上,希利斯·米勒的《论文学》已经对文化研究冲击下文学研究在现代研究性大学的变迁作了描 述:文学不再是研究的中心,它被边缘化;利用因特网成为研究的新的方式;大学对文学系的资 金投入减少,甚至文学系被合并到语言学系内。我的焦点是在文学本身的利益或兴趣方面:当 传统的文学研究和阅读方法为文化研究方法所取代后,我们从文学(主要是经典文学)中将收 获什么?我们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传统的文学研究视野及其相应的阅读理论可以分为模仿-再现论的,表现论的,语言意境 论的三种.
    在模仿-再现论视野下,文学是对自然或现实的模仿,对作品的阅读集中在辨认自然或现 实,从中得到教益(教育作用),获取知识(认识作用)。按亚理士多德,这种模仿给人带来快感, 因为模仿在自然现实与作品之间产生出一种张力,“认出作品中的某个人物是某某人”是令人 兴奋愉快的;此外,诗歌运用节奏和韵律也带来了音乐上的快感,亚理士多德将之称为音调感 和节奏感引起的快感。贺拉斯的寓教于乐根据的就完全是亚氏的两种快感的理论。人们尽管 可以质疑文学再现现实的说法是否有点太机械,而且如果进一步把模仿和再现当作文学的目 的是否有点本末倒置,但是在模仿-再现论视野下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获得快感与享 受,这一点不可忽视。希利斯·米勒以他自己的经验为例指出,一个孩子被小说所吸引时,将文 学看成世界本身,把作品看成透明的和无色的窗户,尽管这被视为天真的文学观,在当代语言 论面前遭受质疑,但这种经验是有其合法性的,只要我们不把作品中的世界看成是对已经有过 的世界或事件的复制,而把它看成是语言打开的一个新的神奇的现实。② 表现论的解读将文学看作人的真情实感的流露,或神借助人对其无法测度的伟大和崇高 的展示。前者如托尔斯泰、科林伍德。科林伍德将艺术表现看作人的情感的表现,这种表现具 有某种心理治疗意义:“未加表现时,他感受的方式我们曾称之为是无依靠的和受压抑的方式; 既加表现之后,这种压抑的感觉从他感受的方式中消失了,他的精神不知什么原因就感到轻松 自如了。”③按科林伍德,文学阅读是使人得到某种轻松状态的途径。托尔斯泰把这种表现活 动看作是一种传达活动,因此其中所表现的情感的真实性和强度是他关注的焦点。托尔斯泰 强调,作家必须表现真情实感,只有那种感动过他的情感被表现出来,作品才能感动读者。因 此对文学的阅读实际上是对情感的享受,特别是那些俗常生活中不常见的情感的体验和享受.
    后者如德国浪漫派和英国浪漫派。在那儿,诗是某种令人神往的声音,它来自至高之处。雪莱 说,诗人的表现所产生的快感能感染别人,并引起别人“复现的快感”;诗人领会世间的真善美, 不仅明察现在,而且看见未来,他指明事物间未被领会的关系,因为诗的来源是不知其由来和 所踪的灵感。惟其如此,所以诗人的描写可以拨动着迷的心弦,揭示和谐的秩序。很显然,当 读者在读这样的作品时,就进入到一种心往神追的境界,被吸引和占有,柏拉图把它隐喻为被 磁石所吸引的状态,其中,磁源就是至高之神,读者得到的是无限遐想和感动.
     第三种传统视野可以称之为语言意境论的视野,这特别表现在中国古典文论中。所谓语 言意境,是指通过语言的妙用产生深邃的意境,在语言意境论视野下,对文学文本的阅读就是 对语言及其产生的意境的赏析。孔子说,辞达而已。辞达的是意,在诗歌中辞要达到意趣。六 朝以后中国诗歌特别突出意境,因而就特别强调炼字,讲究“诗眼”。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 休”,钟嵘说,“文已尽而意有余”,都是在炼字上做文章。“不着一字,尽得风流”④,妙在找到了 使词本身不凸现的表现法,按王国维的说法,叫做“不隔”,“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在字词 和意义之间没有障碍。王国维倡导境界说,境界靠语言的妙用实现。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 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⑤他的《宋元 戏曲史》中“元剧之文章”一章建立在语词赏析基础上,说“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 在其文章”,⑥重点称赞“其文字之自然”:“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⑦,“语语明白如 画,而言外有无穷之意”⑧;他对元剧衬字的赏析令人惊叹,这向我们表明,即使是人们不那么 重视的语词类型,也能产生无尽的欣赏趣味。语言意境论的视野也延及小说。金圣叹对第五 才子书(《水浒传》)的评点,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对一百零八将人物个性描写的敏感,这被认为是 中国式的人物典型理论,而他的评说始终是在《水浒传》的文字“写出”了什么、用什么“写法”这 样的语句下进行的:“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文字有气力如此”。金圣叹的语言意境 优先论可以从以下这段文字中显露无疑:“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 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了。虽《国策》、《史记》,都作事迹搬过去,何况《水浒传》?”⑨阅读文 学而不欣赏文字,就不能算是读过了。语言意境论带给人们对于语言的敏感,以及品味文字、 语言、写法的方法和实例。它向我们提供了不同于再现论和表现论的享受文学的方法.
    以上三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文学正餐亦或文学零食-短信文学的文学合法性论争探析

  • 下一篇文章:浅谈西方古典美学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化研究视野下的文学”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化研究视野下的文学”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教会大学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
  • ››蒙古族萨满舞(博舞)的历史变及其...
  • ››中国影戏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 ››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思维方式...
  • ››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政治化
  • ››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分析探讨...
  • ››关于审美现象的若干条件分析
  • ››浅谈西方古典美学
  • ››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
  • ››文学正餐亦或文学零食-短信文学的文...
  • ››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