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哲学类
   近年来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研究综述      ★★★ 【字体: 】  
近年来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研究综述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1:32:45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内容提要】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回顾国内近年来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研究状况:马克思社会时空 观问题的提出;国内学者对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理论特色、时代意义、发展阶段以及内 涵的阐释;学者在社会时空的特征、社会时空与可持续发展、数字化与时空观等问题上 的新探索,虚拟时空是虚拟实践引起的社会时空的新变化,这是数字化哲学研究的一个 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社会时空理论的当代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recalls and summarizes recent research on Marxist conception  of social time and space in China from three perspectives,namely:(1)the rise  of Marxist conception of social time and space,(2)the interpretation of its  defining features,significance of the era,developmental stages andconnotation of Marxist conception of social time and space by Chinesescholars,and(3)new explorations into issues such as characteristics ofsocial time and space,relation of social time and space with sustaineddevelopment,and relation between digitalization and conception of time andspace as well.Among the research topics is virtual time and space,whichrefers to the new changes of social time and space given rise to by virtual  practice.It is a hot and difficult research topic for digitalized philosophy ,and a serious issue dealt with by the theory of social time and space inits course of development. 
【关 键 词】社会时空/社会形态/自由时间/时空转化/虚拟时空/social time and space/social  form/free time/transition of time and space/virtual time and space 
【 正 文】 
  长期以来,国内对马克思时空观的研究和传统教科书对该理论的阐释仅停留在辩证的 自然时空观上,对马克思的社会时空理论则很少有人问津。20世纪90年代初,尽管个别 学者曾对马克思社会时空观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没有引起学界应有的回应和对 该理论足够的重视。随着近几年数字化和虚拟哲学研究的兴起,马克思的社会时空理论 终于又浮出水面,重新引起理论界的兴趣和关注。为此,回顾和总结近十年来国内对这 一问题的研究状况,为这一理论在当代的深化和拓展提供一个基础和平台,显然是很有 必要的。 
      一、社会时空问题的提出 
  对马克思何以提出社会时空观,或社会时空观何以可能,国内学者有不同见解,具有 代表性的是以下两种: 
  1.从哲学的时空框架中逻辑地推出。 
  刘奔在《时间是人类的发展空间:社会时一空初探》(《哲学研究》1991年第1期)一文 中提出:哲学的时空范畴,是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的表现,那么作为运动高级形式的社会 当然也有自己特有的时空结构。社会时空特性,无非是社会运动的规律性在时空关系上 的体现。 
  刘奔是从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入手,将这一理论“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的。 
   
  2.时空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 
  俞吾金在《马克思时空观新论》(《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马克思不是 从传统哲学的时空框架引申出实践概念,而是从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从生产活动出发 引申出时空概念的。在马克思看来,并不存在一种与人的实践相脱离的“自然时一空” 。而传统的哲学教科书的失误正是撇开人的实践活动,从所谓的自己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或自然界本身出发去阐述马克思的时空观,形成所谓自然时空,这样就把马克思的时空 观二元化了。他认为刘奔虽然强调应把马克思的时空观研究重心放到社会时空上,但没 有从根本上超越这种二元论。 
  也有读者对俞吾金的观点提出异议。因为俞吾金在《马克思时空观新论》一文中,引 用古尔德的话(对于马克思来说,劳动是时间的起源——既是人类时间意识的起源,又 是对时间进行客观测量的起源(注:C C.Gould:Marx’s Social ontology.p.41.The MIT  Press,1978.))来说明时空来源于人的生产劳动。有人认为俞吾金引用的这句话恰恰表 明了不是时间和空间,而是人类的时间意识和对时间的测量手段,起源于生产劳动。俞 吾金是在用时间意识的起源来解释时空的起源。 
  在以上讨论中其实隐含了这样一个问题:自然时空和社会时空的关系问题。持第一种 观点的人认为,社会时空是自然时空在社会运动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持第二种观点的 人认为,根本不存在脱离人的实践活动的绝对的自然时空,自然时空只能以扬弃的形式 包含于社会时空之中,因为现实的自然界只能是打上人的活动烙印的人化自然。 
      二、对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阐释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时空观,包括其理论内涵、特色、意义、发展阶段等等,国内 学者做了深入的研究。 
  1.对传统教科书中时空观的反思。 
  传统教科书中时空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强调时空与运动的不可分离性,根除了牛顿“ 绝对时空”观认为时空与运动无关的错误观念;强调时空存在的客观性,否定了康德把 时空理解为先天直观形式和马赫把时空理解为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的过分夸大主观性的 错误;强调了时空的无限性,否定了黑格尔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在空间以内、时间之外 的观点和杜林认为世界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在空间上是有界限的时空观。 
  但是,传统教科书时空理论也存在严重失误:它没有从根本上走出旧哲学从物质和运 动出发来阐述时空理论的基本思路。它在强调时空客观实在性时又把时空绝对化、抽象 化了。这种与人的活动相分离的、始终是以抽象的物质或抽象自然界作为载体的时空观 ,必定是超越社会历史的。所以,传统教科书中的时空观是对马克思时空观的误读(或 片面理解),它没有从根本上反映马克思的时空理论的全貌和特色。 
  2.关于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理论特色。 
  一些学者在反思传统教科书时空观得失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理论特 色:(1)马克思从经济学角度表述时空观,并不是为了纯粹的理论建构,而是基于现实 社会批判的需要。所以它始终保持哲学的高度,并自始至终着眼于实践的思维方式和批 判方式。(2)马克思不是从传统哲学的时空框架出发引申出时空概念,而是从人的实践 活动,特别是生产劳动出发引申出时空概念。(3)马克思始终是把时空问题放在资本主 义社会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他没有局限于“物质—运动—时空—规 律”的形而上学公式,而是抓住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逻辑。 
  在对资本主义历史条件的考察的基础上,从时空角度考察三大社会形态,形成了社会 形态时空理论。 
  3.关于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意义。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提出社会时空观的意义在于:(1)从根本上超越了传统哲学从抽象 物质运动或从主观意识出发的极端,将时空建立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之上,这是时空概 念发展史上的一次划时代革命。(2)只有理解了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内涵,理解了它与 物质、价值、自由等问题的关系,才能真正进入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社会时空的提出,(1)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无论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都是争取时间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给唯物史 观研究社会前进的动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传统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 历史前进的动力。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时空运动和相互转化也是社会发展的另一 条线索,这条线索恰恰反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非线性决定关系。 
  4.关于马克思时空观的发展阶段。 
  俞吾金认为马克思的时空思想的发展可分为两阶段: 
  第一阶段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代表,主要是从哲学上阐述时空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胡绳晚年论发展马克思主义

  • 下一篇文章: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差异的诠释学维度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近年来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研究综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近年来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研究综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
  • ››本我、自我、超我与道德建设 张倩
  • ››纳米技术的ELSI研究的理论综述
  • ››风险概念的哲学理念分析
  • ››生态现代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 ››基督教与中国地方社会的发展
  • ››论小玛格莲娜的“复活”观念
  • ››刘基与道家道教的关联分析
  • ››佛教艺术名物的发展分析
  •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美学旨趣
  • ››近年来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研究综述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