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哲学类
   讨论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问题:苦恼意识及其出路(下)      ★★★ 【字体: 】  
讨论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问题:苦恼意识及其出路(下)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1:24:37   点击数:[]    

那样的乐观的理想主义哲学被否定,而叔本华、尼采、弗洛依德这样的非理性主义的哲学受到了欢迎。但是,在揭示出人心的丑陋一面,在摧毁一切与现实分离之理想的虚幻性方面,黑格尔并不落后于上述这些思想家。从上面他对基督教的分析来看,我们就发现,他比起启蒙时代的神学家更清楚地看到基督教中包含的否定性一面。

其实,黑格尔不仅仅是在分析基督教时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可以说,《精神现象学》也是对人性中存在的否定性层面的揭露。我们上文所述的道德意识在《精神现象学》的不同章节里以不同的面目反复出现,例如,这种道德意识有时是“心的自大狂”,有时是“高贵意识”,有时又是“德行意识”,但每一次黑格尔都揭示出他们自身的“确定性”(即它们对自身的理解)与它们的“真理性”(即它们的实际情况)之间的不符。这样一个主题在《精神现象学》中有着多层变凑,因此我们有理由说,黑格尔是在提醒人们放弃对于人性至善、对于理想的一种过于简单的理解。

黑格尔的这些分析,正可看作是对基督教的人性的善恶两面性的分析。正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或者说是向往者无限的,才可能出现道德意识,但是,这些表现为“心的自大狂”、表现为“高贵意识”等等的道德意识都没有改变有机体生命特有的自然性,或者说自私性。圣经说,“没有义人,一个也没有”,原罪无所不在,同样,在黑格尔看来,人的这种恶的本性是不可避免的,是内在于人的概念当中的,因而是绝对普遍的。

所以,判断意识以“优美灵魂”自居就是毫无道理的。回到我们在一开始所引用的这个圣经故事中,我们现在可以理解,“你们当中谁是无罪的,就可以用石头打她”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每一个人的直接存在当中都包含了一种罪性在其中,并不存在“罪人在一边,无辜者在一边”的情况,所以,不存在一部分人判断另一部人的可能性。例如,奥斯维辛这种情况发生以后,要去重建伦理生活,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找清“罪人”,而在于进行宽恕。



(2)忏悔

不过,要正确地理解上述“宽恕”的含义,就不能不讲到“忏悔”。

在黑格尔看来,基督教对罪的宽恕并不是对罪的开脱。因为基督教不是一种悲观的“现实主义”,而是一种完全的理想主义,如果说道德意识追求着一种远远高于希腊的理想,这对基督教来说也是如此——甚至于如我们后面将要论及的,这种对完美性的向往甚至可以说是起源于基督教。因此,基督教绝不是要停留在有限性那里,而是要完成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所以,基督虽然死于人的罪恶,但他在三天后又复活了,这一复活恰恰是对罪恶的否定。同样,基督教对人性的恶有完全清醒的认识,正如基督心里非常明白“人是怎么一回事”,但基督并不对人失望,基督教拯救的宗旨表明基督教对人的善性所抱有一种极大的信心。因此,黑格尔说,基督教要表明的是“有限的、软弱的、罪恶的,并不能有损于无限、完美与善”。(19)

可见,如果把这样一种宗教对罪恶的宽恕理解为对罪恶的开脱显然就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基督教明确地表示,罪与罚有割不断的联系。因此,基督教认为,鲜血,尤其是基督之血对于宽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20)可以说,古老的罪与罚的因果报应观并未在基督教中消失,而黑格尔也是完全认同于基督教的这一观点的。

在《小逻辑》中,黑格尔指出,“犯罪的行为本质上是没有真实存在的”,乃是因为“由罪行后来受到惩罚或禁止来看,更足以显得它没有真实的存在”。(21)在《精神现象学》中,“罪行按它的内容就说,在现实的惩罚中回到它的本身或者回到它的反面或者颠倒了的一面。在这里法律与它相反的现实性即犯法的罪行就得到了调解。最后,现实的惩罚在这样意义下包含着和它正相反对的现实性在它里面,即它是法律的一种实现,通过这种实现,……个人反对法律的活动和法律处罚个人的活动都随之消失了。”(22)尤其是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指出,“加于犯人的侵害不但是自在地正义的,因为这种侵害同时是他自在地存在的意志,是他的自由的定在,是他的法,所以是正义的”。(23)

基督教对罪的否定就表现在基督受罚上面。基督钉十字架的惩罚性质、基督作为赎罪祭而死,是圣经里一再被强调的。“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24)没有基督担当我们的罪、作为罪身而被钉死,一切的正义也就无从谈起。可见,基督教并不否认罚的意义。

但是,在基督教中,这种罚不是外在的,而是表现为内心的忏悔。这可以通过与希腊相比来说明这一点。希腊既不知道内心的惩罚意味着什么样,结果那普遍性就以一种外在必然性的形式吞灭亡了悲剧人物,而在基督教里,惩罚是自觉地在内心中内在地完成的,这就是忏悔。所以,通过忏悔,外在的必然性就转化为了内心的自觉的行为。现代人从希腊那里走出来之后,再不可能象希腊人那样容忍一种外在的、不可理解的力量来完成一切片面性、一切对立面之间的和解(如在希腊神话中所表现的那样)。现代人要求否定罪恶的权利确实地落实在“我”的手里,而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便是基督教所要求着的内心的赎罪——忏悔。

用文学语言把黑格尔的这一主题表现得最清楚的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主人公是一个高扬自我意识的典型,他是我们所分析过的一个地道的自大狂,以拿破仑为自己的偶像,以人类事业为己任,但是他自己必须以这个事业中的伟人的形象出现,以满足他的心的要求。然而,他非常贫穷,无力在大学深造,为了能够实现他的伟业,也为了证明人自己的主体意志,他杀死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和她的妹妹,在他看来,这个老太婆没有理由活着,她吸榨别人的血液,以维持她那不值一钱的生命。所以,他要把她杀了,用她的钱来为一个未来的拿破仑,一个未来人类事业的谛造者用。于是他犯下了罪行。

杀了一个人,他也就割断了他与其他一切人联系的纽带,他发现,他不能再爱自己的母亲与妹妹了,不能再拥抱她们,亲吻她们。罪恶,使他感到自己与一切人都疏离了。一个贫穷、纤弱而虔诚的妓女索非娅鼓励他竭力压制着的、认为是软弱标志的忏悔之心,要求他去到人们聚集的广场上去, 跪下来,低下头大声地告诉人们,“我是一个杀人犯”,这样做不是为了去求他们原谅,而是去受耻辱,唯有如此,他才能恢复爱的能力,才能复活。

他所要经历的这一个自觉认罪、甘愿受罚的过程就是一个真正的忏悔的过程。就这也就是黑格尔说的,罚是罪人的内在概念。一个罪人认识到了这种环节,内化了这个环节,又在外在行动中把它自觉地表现出来,即表现为接受实实在在的惩罚,这才是忏悔。

有了这种对罪与罚的理解、对忏悔的理解,我们就能看出,基督教的宽恕并不容忍罪恶的存在。它要求着人们的是,自觉地、而不是在外在的压迫下去否定、消除罪。不过,至此为止,我们看到的还是:人人有罪,所以要彼此宽恕,宽恕离不开忏悔,忏悔表现为自觉承担惩罚,可是,基督教最与众不同之点尚未得到讨论。圣经说,在你们尚是罪人,不知忏悔以前,基督就为你们死了,“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唯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25)由于基督死了,人的罪就已经通过基督之死被宽恕了,所以,忏悔并不是宽恕的条件,相反,是因为宽恕存在,所以我们才忏悔。“基督为罪人死”表明:一个人可以承担另一个的罪责,接受另一个人所必须接受的惩罚,于是这另一个人才可能开始忏悔,忏悔是建立在宽恕基础上,而宽恕又是通过为他人忏悔、代他人受罚来表现的。

基督的这种为他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诺·弗莱的大文化观:来源与表征

  • 下一篇文章:讨论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问题:苦恼意识及其出路(上)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讨论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问题:苦恼意识及其出路(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讨论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问题:苦恼意识及其出路(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
  • ››本我、自我、超我与道德建设 张倩
  • ››纳米技术的ELSI研究的理论综述
  • ››风险概念的哲学理念分析
  • ››生态现代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 ››基督教与中国地方社会的发展
  • ››论小玛格莲娜的“复活”观念
  • ››刘基与道家道教的关联分析
  • ››佛教艺术名物的发展分析
  •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美学旨趣
  • ››讨论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问题:苦恼...
  • ››讨论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问题:苦恼...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