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哲学类

上一页  [1] [2] [3] 


Tags:


   论死及死亡的超越      ★★★ 【字体: 】  
论死及死亡的超越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1:21:01   点击数:[]    

费的时间、精力、心血越多,则创造出的

物就越有价值,因此它在世间就会保存得越久,那么,人们通过将精神贯注在创造

物之上而达到的对死亡的超越就越有效,相反,则对死亡的超越就十分有限。



对死亡超越的追求对人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它对人生的定位、人生意义的确

立、生活的追求目标,等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没有对死亡超越的追求者,

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容易沦入无所事事,或无所不为,或无所用心的状态;而有着对

死亡超越的企盼者,则在自我的生活中目标坚定,行为规范,有所作为。因此,当

我们从死亡的恐惧中摆脱出来,并意识到了死亡也有它的意义与价值之后,我们就

必须树立超越死亡的追求,这不仅仅可能使我们经过努力真的达到了对死亡的超越,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将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方向,内蕴更为丰富,生活步入辉煌。





主要参考文献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美)米奇·阿尔博姆著,白裕承译

大块文化有限公司1998年版



《一起面对生死》,(日)山崎章郎著,林真美译

圆神出版社1995年版



《生死智慧》,郑晓江著,汉欣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版



《中国死亡智慧》,郑晓江著,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版





《生死两安》,郑晓江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相关性:毕业论文,免费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端]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关于中国本土化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沉思

  • 下一篇文章:中国哲学史上的非实体思想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死及死亡的超越”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死及死亡的超越”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
  • ››本我、自我、超我与道德建设 张倩
  • ››纳米技术的ELSI研究的理论综述
  • ››风险概念的哲学理念分析
  • ››生态现代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 ››基督教与中国地方社会的发展
  • ››论小玛格莲娜的“复活”观念
  • ››刘基与道家道教的关联分析
  • ››佛教艺术名物的发展分析
  •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美学旨趣
  • ››论死及死亡的超越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