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法学理论
   正義理論──由難題史觀察(下)      ★★★ 【字体: 】  
正義理論──由難題史觀察(下)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3:32:26   点击数:[]    

ilosophie und Rechtstheorie der Gegenwart 第四版,一九八四年,第二十三頁以下。

  〔註二〕對此基本論述見 Erik Wolf,希臘法律思想Griechisches Rechtsdenken,共四冊(第三冊與第四冊分二部),一九五○年以後。另參見 Adomeit古代國家思想家;政治哲學導論 Antike Denker über Staat;Eine Ein-führung in die politische Philosophie,一九八二年。

  〔註三〕標準著作:Diels/Kranz 蘇格拉底前哲學家殘篇 Die Fragmente der Vorsokratiker,希臘文與德文,共三冊,第十版,一九六○/六一年。

  〔註四〕關於辯士學派自然法,參見(除〔註二〕Wolf 之外)H. Welzel,自然 法與實質正義 Naturrecht und materiale Gerechtigkeit,第四版,一九六二年,第十二頁以下;A. Verdross,西洋法律哲學;其基礎與主要難題的歷史觀察 Abendl?ndische Rechtsphilosophie;Ihre Grundlagen und Hauptprobleme in geschichtlicher Schau,第二版,一九六三年,第二一頁以下。

  〔註五〕關於 Protagoras 我們主要得知自 Platon 的 Protagoras 與 Theaitetos 二書。

  〔註六〕Platon, Protagoras 337d.

  〔註七〕Welzel,自然法 Naturrecht〔註四〕,第一六頁。

  〔註八〕例如 BGHSt. 6,46.

  〔註九〕進一步見 Arthur Kaufmann,類推與「事物的本性」;類型學說論文 Analogie und “Natur der Sache”; Zugleich ein Beitrag zur Lehre vom Typus,第二版,一九八二年。

  〔註十〕Aristoteles,政治論 Politik 1254a.

  〔註十一〕Aristoteles, 尼可馬倫理學 Nikomachische Ethik 1131a, 1131b, 1132a.

  〔註十二〕Aristoteles, 尼可馬倫理學 Nikomachische Ethik 1131a.

  〔註十三〕Aristoteles, 尼可馬倫理學 Nikomachische Ethik 1130b 以下。

  〔註十四〕如經常被誤解,當然不是作為初級的,亦不是不可變易的自然法,而 只是作為次級的、有時間性的自然法;參見 Arthur Kaufmann 變遷中之法律哲學 Rechtsphilosophie im Wandel,第二版一九八四年,第七頁(附進一步參考)。

  〔註十五〕Augustinus,神國 De civitate dei, IV, C4.

  〔註十六〕參見 附錄二。

  〔註十七〕Thomas v. Aquin, 神學大全 Summa theologica I,II,18,1.

  〔註十八〕無論如何原則上如此。為避免衝突與混亂(基於法律安定性理由)在 某些情況下,人們也應服從「惡法」,但當它與「神法」衡突時,絕對不可服從它;參見 Thomas v. Aquin,神學大全 Summa theologica I, II, 95, 2.

  〔註十九〕進一步關於 Duns Scotus: Welzel,自然法 Naturrecht〔註四〕, 第六六頁以下;G. Stratenwerth,唐斯科土的自然法學說 Die Naturrechtslehre des Jonannes Duns Scotus, 1951 年。

  〔註二十〕K. Engisch,我們時代的法律與法律學中具體化的理念 Die Idee der Konkretisierung in Recht und Rechtswissenschaft unserer Zeit,第二版,一九六八年,二三一頁。

  〔註廿一〕參見 Arthur Kaufmann,法律與福音 Gesetz und Evangelium,載於 :Peter Noll 教授紀念集 Ged?chtnisschrift für Peter Noll,一九八四年,第六一頁以下。

  〔註廿二〕Descartes,方法論 Discours de la méthode VI, 62.

  〔註廿三〕對此,主要見 F. Wieacker,近代私法史──特別觀察德國的發展Privatrechtsgeschichte der Neuzeit - unter besonderer Berücksichti-

  gung der deutschen Entwicklung,第二版,一九六七年,第三二二頁以下。

  〔註廿四〕詳見 Kant,純粹理性的批判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A 版本,第五○頁以下;B 版本,第七四頁以下。

  〔註廿五〕Kant,實踐理性的批判 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學院版,第五四頁。

  〔註廿六〕參見 Arthur Kaufmann,法律詮釋學論文集 Beitr?ge zur juristischen Hermeneutik,一九八四年,第六五頁以下,第八九頁以下。

  〔註廿七〕Kant,道德形上學 Metaphysik der Sitten,學院版,第三三二頁以下。

  〔註廿八〕Hegel,歷史哲學講義Vorlesungen über die Philosophie der Geschichte, 導論,(Suhrkamp出版社編,第十二冊,第二○頁)。

  〔註廿九〕Hegel 法律哲學網要──或自然法與國家學概要 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oder Naturrecht und Staatswissenschaft im Grundrisse,§257(Suhrkamp 出版社編,第七冊,第三九八頁)。

  〔註三十〕Hegel,法律哲學 Philosophie des Rechts〔註廿九〕,前言(第二四頁)。

  〔註卅一〕Marx,馬克斯/恩格斯著作集 MEW,第十三十,第八頁。

  〔註卅二〕Selektor,載於:哲學與社會 Philosophie und Gesellschaft,第三三五頁以下;引自 Welzel 自然法 Naturrecht〔註四〕,第二○○頁。參見 H. Klenner 馬克斯主義 ── 列寧主義論法律之本質 Der Marxis-

  mus-Leninismus über das Wesen des Rechts,一九五四年。

  〔註卅三〕關於 Feuerbach 主要參見 G. Radbruch,佛尹兒巴;一位法律人的 生涯 Paul Johann Anselm Feuerbach; Ein Juristenleben,第三版,一九六九年。

  〔註卅四〕Feuerbach,自然法的批判作為自然權學概論 Kritik des natürlichen Rechts als Propadeutik zu einer Wissenschaft der natürlichen Rechte,一七九六年。對此(附進一步參考)Arthur Kaufmann,佛尹兒巴──批判論的法律人 Paul Johann Anselm v. Feuerbach-Jurist des Kritizismus:……Spindler,第三冊,一九八四年,第一八一頁以下。

  〔註卅五〕Feuerbach 對 Chur-Pfalz-Bayern 邦刑法典 Kleinschrod 草案的批判 Kritik des Kleinschrodeschen Entwurfs zu einem peinlichen Gesetz-buche für die Chur-Pfalz-Bayerischen Staaten一八○四年,Ⅱ,第二○頁。

  〔註卅六〕Feuerbach,法官職務的崇高尊嚴 Die hohe Würde des Richteramts,一八一七年。進一步參見 Arthur Kaufmann,佛尹兒巴:「法官職務的崇高尊嚴」Paul Johann Anselm v. Feuerbach: “Die hohe Würde des Richteramts”,載於:K. Larenz 教授八秩祝壽集 Festschrift für K. Larenz zum 80. Geburtstag,一九八三年,第三一九頁以下。

  〔註卅七〕Wieacker,私法史(Privatrechtsgeschichte)〔註廿三〕,第四三○頁以下。

  〔註卅八〕R. Stammler,正當法學說 Die Lehre von dem richtigen Rechte,第二版,一九二六年,第九四頁、第五一頁;R. Stammler,法學理論Theorie der Rechtswissenschaft,第二版,一九二三年,第七七頁。

  〔註卅九〕見 F.C.v. Savigny,法學方法論 Juristische Methodenlehre,(由Jakob Grimm 筆錄),G. Wesenberg 主編,一九五一年。

  〔註四十〕K. Bergbohm,法學與法律哲學 Jurisprudenz und Rechtsphilosophie,第一冊,一八九二年(一九七三年翻印),第一四四頁以下。

  〔註四一〕對此深入探討,附有許多來源出處:Arthur Kaufmann,法律哲學與國家社會主義 Rechtsphilosophie und Nationalsozialismus,載於:法律與社會哲學文學集 ARSP,附冊第一八號,一九八三年,第一頁以下。

  〔註四二〕最重要的綜論,參見 Arhur Kaufmann,Einführung,〔註一〕,第七九頁以下。

  〔註四三〕參見 Radbruch,法學哲學 Rechtsphilosophie,第八版(歿後),一九七三年,第一七八頁。

  〔註四四〕Radbruch,法學哲學 Rechtsphilosophie,〔註四三〕,第一二三頁。

  〔註四五〕Radbruch,法學哲學 Rechtsphilosophie,〔註四三〕,第一一○頁。

  〔註四六〕參見 Radbruch,法律哲學 Rechtsphilosophie,〔註四三〕,第八七頁以下,第九三頁以下、第一一九頁以下、第一四二頁以下、第一六四頁以下。

  〔註四七〕Radbruch,社會主義的文化學說 Kulturlehr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安樂死──自殺──受囑託殺人(加工自殺)

  • 下一篇文章:正義理論──由難題史觀察(上)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正義理論──由難題史觀察(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正義理論──由難題史觀察(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步如澄明之径———法律推理在司法...
  • ››交通事故肇事者逃之夭夭 法律援助受...
  • ››法治中国的可能性
  • ››论清末的司法主权问题
  • ››论人权的国际保护——以米尔恩人权...
  • ››法律与道德法律与道德
  • ››中国宗教法总述(下)
  • ››司法改革八大难题
  • ››立法听证:制度民主的价值
  • ››情事变更原则探析
  • ››正義理論──由難題史觀察(上)
  • ››正義理論──由難題史觀察(下)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