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相关政策,但是参加创业大赛和咨询专家的人数很少;在创业方向的选择上,仅有13%的大学生选择“高新技术产业”,34%的大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目前对创业设计大赛的重视程度不够,创业活动相对低端,科技含量低,缺乏教师和专家对学生创业的指导和培训。
(2)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创业信息来源渠道少,资金来源稀缺
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的创业信息来源仅局限于网络、报纸等,教师、家人给予的建议和方案较少。另外,大多数想创业的人面临最棘手的问题就是缺乏资金的支持,31%的大学生选择向银行贷款,而家庭、学校对创业基金的补贴极为有限。综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强落实创业基金的支持和资金到位情况,加强学校创业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生共同探讨创业项目的可行性,为大学生创业决策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3)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创业优劣势差异明显
作为一个独立的创业群体,大学生的优势何在?存在哪些不足?大学生活力、敢于拼搏的精神和较好的专业知识是区别于其他创业群体最显著的特征,并且他们具备巨大的学习能力,很可能成为未来国家创业的主力军。但是,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不足,对市场环境不确定性的了解,工作经验不足等都成为创业成功的障碍,这些导致大学生不得不对创业望而却步。在创业者素质这一栏中,自主创业不仅要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管理领导艺术。可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应该加强人际交流的能力,学校在就业指导课中应增加相关的管理领导艺术课程的学习。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大学生创业素养需要长期的培植、熏陶和积淀,是其精神细胞被浓厚的创业教育文化激化后所形成的,因此创业素养无时无刻不在呼唤着创业教育。但鉴于创业教育的开展必须要先对其准确定位。笔者认为,应以提高学生创业素养为核心,对大学生展开创业技能、创业精神、创业文化等三个层面的创业教育。在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中,有77.2%的大学生未参加过学校的创业教育,23%的大学生对学校开始的创业课程持不满意态度,这意味着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需大力推动高校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创业支持。总体来说,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较为强烈,在加强创业教育的同时希望高校能提供更多的创业基金,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平台。对“是否关注国家出台的扶持政策”这一问题,72.4%的大学生选择“偶尔关注”,19.4%的大学生选择“不关注”,对待这个问题,各大高校可以通过相关的网站和海报,或举行一系列创业讲座,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后期通过非结构式访谈,项目组了解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创业教育文化氛围相比区外的薄弱很多,高校大学生对待实际经营企业时还未能实现学生到创业者的身份转型,这可能也是由于目前创业教育还停留在仅仅开设一些指导课程的层面。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从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创业现在的调查看,虽然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和高校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一些支持和优惠政策,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的创业现状仍然令人担忧,创业意识薄弱,对创业素养的认识片面,创业教育不完善等都是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率和成功率低的原因。创业意识是创业素养培育的前提,创业教育是创业素养提高的必经之路。鉴于创业意识、创业素养、创业教育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我们应关注对这三个方面的整体把握。
(一)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
建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大力开展自主创业辅导报告活动,推出更系统的管理方法,并设立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专项项目和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和学生创业社团组织,组建一支优秀的专兼职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等,通过各种方式树立起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转变就业观念。
(二)完善大学生对创业素养的认识
创业素养是一种包括知识、能力和人格在内的复杂素质结构。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创业课程教学和文化环境等都可以让学生受到熏陶,积累出更深的创业素养。例如,开展美国式的“生涯教育”,使高校思政工作者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采用英国的“启发式教学”,在每个学科专业教育中都渗透创业教育;学习日本的“团队性深入”,在学生的团队意识中深入创业理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引导,实现产学研一条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业素养。
(三)转变创业教育观念
从以传授知识满足就业需要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变到既传授知识又加强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高校创业文化氛围的教育观念上来。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基本上还是单一的授课方式,而学生们更希望在学习的同时能参加较多的企业实习,听取更多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建议要以点燃大学生的创业激情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的创业素养为着力点,探索构建新型的校内与校外结合良好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何婷英,张丽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1):45-48.
[2] 周秋江.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13-115.
[3] 刘映春,张宇立.谈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J].社会科学战线,2006,(2):325-326.
[4] 叶国爱.高校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基于中部地区某高校的调研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6):148-150.
[5] 范龙,尹琦.大学生创业定位与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7):79-81.
[6] 张玉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实效性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5):100-102.
[7] Robert C.Ronstadt,Entrepreneurship(Dover,MA:Lord Publishing Co.),1984.
基金项目: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大学生创业的路径和机制”(编号:09XJY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