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对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发挥功能齐全、渗透作用强、覆盖范围广的优势,学校要发挥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学生个人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共同营造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良好氛围。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做到“日三省吾身”。 最后,尤需强调的是,要构建学校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良好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学生激励和约束体系。同时,加强道德激励和约束评估机制,明确道德评价标准,让大学生明白到底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大学生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成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才能实现青年的远大理想,才能够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毕业论文下载网www.biyeda.com 参考文献 [1]最新全国高校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工作指导全书 [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人民出版社,2001.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王文礼(1965— ),男,安徽蒙城人,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一系2006级主任,党支部书记,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