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高等教育
   浅析师范专科毕业生应如何转变就业观念      ★★★ 【字体: 】  
浅析师范专科毕业生应如何转变就业观念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3:14:38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目前,随着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多,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之路也变的日益狭窄。随着国家对教育工作者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师范专科毕业生就业则更是困境重重。在此环境下,如何转变师范专科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已成为其成功就业的关键。
【关键词】师范专科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
     
  2004年2月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周济部长就已经将“毕业生的心态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及就业大众化的现状”列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三个主要原因之一。如今大学生就业已步入大众化的时代,大学生早已不是精英,而是成为了一个普通劳动者。因此,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师范专科毕业生如何转变就业观念,已成为实现就业的关键因素。
  一、目前师范专科毕业生就业观念现状分析
  1.过分看中“师范”二字,不敢尝试其他行业。 
  2.过分追求工作稳定,希望就业“一锤定音”。由于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师范毕业生在一开始选择师范院校学习时,其初衷就是为了追求一份稳定的教师工作,其内心深处就有一种偏于“保守”的思想。 
  3.依然留恋大城市、大单位。大城市中,生活条件较为优越,文化生活比较丰富,生活质量较高,广大毕业生总是希望留在大城市、大单位,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也有其合理性:大学毕业生都是由城市和农村两部分人组成,并且农村孩子居多,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就生活在城市的毕业生肯定不情愿放弃城市生活到基层农村去工作。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几代人,好不容易考上个大学生,全村上下欢天喜地,认为孩子终于走出大山、走出农门了。背负着这样厚重的期望,生长在农村的毕业生根本没有再回基层农村工作的勇气。
  4.仍然存在“精英”思想,不能准确定位自己。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一些毕业生就业期望有所降低,学生择业观念和心态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5.依赖学校、家庭、社会的思想仍然存在。无论是师范毕业生还是非师范毕业生,就业时都存在等、靠的依赖思想,这种依赖思想原因有二:第一,受传统的就业观念的影响,一些毕业生还没有完全走出计划经济时代下统包统分的体制思维定势,认为学校、社会、家庭培养了我,给自己安排一份工作是合情合理的;第二,人都存在一定惰性,总是不愿意自己主动去努力。中国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句话就是对毕业生就业依赖心态的最好诠释!
  二、师范专科毕业生应如何转变就业观念
  以安徽某师范高校2003~2005年师范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对其就业结构进行分析:
职称论文www.zclunwen.com
  该就业结构表显示:2003~2005年,该校师范专科毕业生就业人数、比例都在稳步上升,但是随着专升本招考政策的改革,该院专升本的比例在逐渐下降,到教育教学岗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在逐年减少,到公司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则逐年增加,到西部、农村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也总体处于递增的趋势。
  上述的就业结构表,显示了目前师范专科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师范专科毕业生要实现广泛就业,应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勇于走出师范狭隘,到西部、基层、农村,先就业,后择业,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
  1.走出师范狭隘,拓宽就业渠道。随着国家对教育行业工作者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师范专科毕业生就业已变的越来越困难。广大师范毕业生在校期间,就应该及早做好准备,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一专多能,以便随时选择各种行业和岗位。
  2.树立“骑驴找马”的就业观。 据合肥晚报一篇文章报道,去年合肥某职业技术学院一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师范专科毕业生,毕业时一直希望能够到一个知名大公司去工作,但结果却屡屡碰壁。在多次“折戟沉沙”后,他决定“从小做起”,应聘到一家小公司工作,月薪600元,工作也很辛苦。半年后,由于他表现出色,工资也涨到了1000元。这时候,他凭借着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经验,终于应聘到他理想中的那个知名大公司,底薪就有1200元。
  这个真实的故事也告诉广大毕业生,想一下子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先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锻炼、积累一段时期之后,才有资格和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最需要具备的心态。
  3.准确定位,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高校毕业生供给紧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与“精英教育”时代的结束,高校毕业生就业将发生与“大众化”相适应的“质”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从精英走向大众,这是一个不以我们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性的转折。高校毕业生就业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买方市场”。 
  应该说,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而仅仅是社会普通劳动者的一部分。因此,毕业生(下转第139页)(上接第120页)要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找准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需求中有客观的定位,如果毕业生自我定位准确,要求的条件符合客观情况,并且对用人单位的要求越简单,你的求职将越容易实现。反之,条件越多、越高,实现起来越难。作为师范专科毕业生,就业面相对狭窄,就更需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以多种方式实现就业。
  4.到基层、西部、农村去就业。基层、西部和农村是我国目前最有潜力的就业市场,那里缺少更多的人才,是师范专科毕业生就业的新天地。 
  5.放远眼光,脚踏实地,着眼未来。绝大多数毕业生在就业时总是过于看中眼前的工资待遇,而不从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提高能力方面来考虑,这就显得特别鼠目寸光、斤斤计较,缺乏战略眼光。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如果站在雇主的角度去审视自己,会发现自己的贡献甚至还比不上付给自己的薪水。所以,看待一份工作好与坏,不能只看起初的工资待遇,更要看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具有成长性。只要你有能力,学到本事,还可以找机会跳槽。如果一开始就高不成低不就,只会错失发展机会。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零工资的就业现象,暂不说这件事是好是坏,最起码这些人知道与其坐等高薪,不如趁早投身实践,学点本事,我想他们总会有回报的。
  广大毕业生如果把毕业后的1~2年当作自己免费学习提高的一个过程的话,他们的心态就会平和了,就真的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出美好生活的足迹了。

【参考文献】
       [1]汪敏.师范专科生的就业压力及对策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4.(4).
       [2]大学生就业步入“大众化”时代——2004年就业形势与特点[N].中国教育报.
       [3]大学生就业难以一步到位,“骑驴找马”更为实际[N].合肥晚报,2006-02-16.

       【作者简介】肖云刚(1983-),男,安徽怀远人,合肥师范学院数学系辅导员,助教,国家三级职业指导师;刘文文(1981-),男,安徽天长人,合肥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科员,研究方向:毕业生就业指导。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大力营造校园和谐环境

  • 下一篇文章:爱国还需理性 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爱国主义教育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浅析师范专科毕业生应如何转变就业观念”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浅析师范专科毕业生应如何转变就业观念”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多维视域下的大学教师信念研究,吴薇...
  • ››俄罗斯反思高校教育:把重点转移到...
  • ››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比...
  • ››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探析,...
  • ››关于大学课程设置的三个问题,张忠...
  • ››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实证研...
  • ››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的“高原现象”探...
  • ››基于多元评价理论的辅导员职业准入...
  • ››高等学校国家精品课程后期建设策略...
  • ››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养...
  • ››浅析师范专科毕业生应如何转变就业...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