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基础教育
   教育论文:开展幼儿园区域性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究      ★★★ 【字体: 】  
教育论文:开展幼儿园区域性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3:16:17   点击数:[]    

鼓的绳子两边,相对进行踢球、定球游戏;幼儿手提网袋足球站在圆圈中进行踢球游戏。 
  (6)轮胎区:主要器械是废旧轮胎、竹梯,辅助器械有平衡木、拱门和“蘑菇“障碍物。幼儿需要把轮胎经过平衡木等障碍物后,合作动手构建可供钻、爬、跳等多功能的组合器械。 
  6.自然野趣区 
  (1)水区:主要器械是塑料小鱼、大小球、大小渔网及放置在水沟中的障碍物(如小桥、拱门等)。幼儿根据渔网的大小进行单独捞鱼或双人捞鱼游戏。 
  (2)军事游戏区:在“山洞”、 “长城”等地方粘贴害虫和稻草人的标志,利用“钻爬网”、 “索道”、“软硬平衡器”等场景,提供水枪、木枪,让幼儿模仿军人作战的游戏。 
  (3)种植园:提供小木棍和小水桶,根据木棍的长度或幼儿合作意愿进行单人挑水和双人运水浇灌植物的游戏。 
  (4)大型玩具区:师生共同折纸飞机、装饰快餐盘做成飞碟、塑料袋缀上重物成为降落伞等,玩一人放落一人接的游戏。 
  由于每一个区域跨度大,器械材料多,体育器械室远远不能满足器械的放置问题,因此我们采用就近放置原则来摆放各种器械。在三号楼礼堂开辟一间小房摆放平衡区和投胎区的器械,在游泳池外围摆放跳跃区、投掷区及走跑区的器械,其他器械则放置在体育器械室。就近放置原则的使用大大减少了同时往体育器械室摆放器械的拥挤,缩短收器械时间同时还减少器械相互碰撞的机会。 
  四、区域体育活动组织实施的方法和步骤 
  1.准备阶段 
  在区域体育活动开展之前,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制定目标、设置区域、确立规则、设计活动、明确教师责任和制定活动时间和音乐。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区域体育活动顺利有序地开展。 
  2.班级轮换活动 
  这一阶段为区域体育活动的基础阶段,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依次轮换到各个区域开展活动,有目的地使幼儿熟悉活动区域的场地、器材,玩法,形成区域活动的常规,促使每个幼儿的体育动作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班级轮换活动,也可以检验区域设置、材料投放、活动设计是否合理适宜,并及时做出调整,以保证区域体育活动的最优化。 
  3.大区内混龄活动 
  大区内混龄活动打破了班级为单位的区域活动界限,使幼儿选择活动的区域和器材更广、活动兴趣更高、各班级的幼儿和教师交往机会更多。 
  区中区的形成就说明会同时有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同时在大区域内开展活动,此时遇到的细节问题也会相对的多。此阶段的重点应该是放在研究区域活动常规,例如如何管理汗巾和衣物,如何控制各区活动人数,怎样确保换区安全等问题上。 
  4.全园混龄共同活动 
  全园混龄共同活动是区域体育活动的最高层次,是全体教师已经明确活动目标、清楚指导重点,幼儿达到完全自由、自主地参与区域活动和各区在内容、材料、规则完善的基础上才能开展的。全园混龄活动对幼儿的安全、保育工作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在实施中,各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园区域的地理特点、班级和幼儿数等情况循序渐进、有步骤地开展区域体育活动。 
  由于我园环境宽阔,区域间跨越大,因此我园在开展全园混龄活动时会分为上学期阶段和下学期阶段。在上学期阶段中我们把六大区域每个月轮换一次,每次活动中六大区之间不作交换。一学期下来,幼儿可到达六大区域进行活动;下学期阶段每次活动车区、钻爬区、篮球区和攀爬区交换混龄活动,自然野趣区、综合体能区之间作交换混龄活动。作出此安排的原因主要是: 
  1、广阔的活动场地是进行体育活动的优势,但也是进行打破地域界限互动的障碍,幼儿从车区到礼堂前后两大区域中间跨度有150米,安全隐患多。 
  2、创设的活动项目多。六大区域共三四十个体有游戏活动,如果六大区域全面开放随意混合活动,相当部分幼儿势必花费大量时间在活动项目选择当中,而缩短了体育活动时间,降低活动的有效性。 
  3、每学年上学期新生多,对区域活动常规不熟悉,需要有适应的过程。同样,每学年教师会调整不同区域的工作,也需要时间进行适应、创新和发展

教育论文:开展幼儿园区域性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究是一篇关于幼儿园 教育论文 的文章,本文是由范文中国责任编辑邢枫为您精心挑选,希望本文能帮助到您,感谢本文作者陈莉 周少红
  五.开展区域体育活动时要重点注意的几点说明 
  1.区域体育活动流程 

  我园区域体育活动每周开展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为40分钟。区域活动全程用音乐变换进行提示:前面三分半时间是进行准备活动,由各班老师带领本班幼儿做健身操;然后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初始区域活动,从第十三分钟开始换区;换区音乐响起,幼儿随即可以自由选择玩伴在喜爱的区域和项目进行活动;最后两分钟,音乐再次变换,全体幼儿在教师指引下有序地把游戏器械归位到器械室。 
  2.教师职责 
  在准备活动阶段,教师要带领幼儿做好准备运动,把身体伸展活动开;在活动过程各区教师应坚守岗位:在负责区域内对前来活动的幼儿进行引导;控制好幼儿进区数量,做好幼儿安全监控工作;仔细观察幼儿游戏情况;及时地完善、更新和投放自己所负责区域的材料;负责区域活动的开展和深入。 
  在指导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状况做出适当的指导。小班幼儿模仿性强,但运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中班幼儿虽然有一定的创造力,但往往需要在教师的鼓励与帮助下去树立信心;大班的幼儿独立性强,也具备了创新能力,但在活动过程中会非常活跃,特别容易出汗,教师应适当地控制运动量和活动时间,真正体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3.幼儿活动常规 
  幼儿活动常规包括体育活动基本常规和区域活动常规。 
  一是体育活动基本常规,如跳跃、投掷、平衡、走跑、踢足球、打篮球等动作的基本要求。幼儿只有理解和掌握区域活动中各类体育活动的基本要求,才能正确、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二是区域活动常规,它涵盖了根据听音乐变换进行相应活动、出入区常规、区域人数的控制方法、器械收放的地点、游戏等待、汗巾和衣服的摆放等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活动规则,是区域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保证。例如篮球只能用手拍,不能用脚踢,更不能当椅子座;单车和滑板车不能随意放置,应该放在“停车场”;当幼儿想去的区域人数已满时,可以选择等待,也可以另外选择区域。幼儿活动常规的建立要统一、清晰,教师和幼儿一看就会,才能保证区域活动有序进行。 
  4.保育保健工作 
  保育工作上要求幼儿初步实现保育自动化:在每一个区域中我们有三个不同颜色的筐,其中绿色筐子装干净的擦汗毛巾;红色筐子装用过的毛巾;蓝色筐子装幼儿脱下来的衣服,随时提供给幼儿使用,并由各区域保育员管理本区活动幼儿的衣服和汗巾。幼儿在活动中懂得自行或求助老师进行脱衣、擦汗,有不舒服及时向临近老师求助。 
  园内活动场地广阔,参与活动幼儿数量众多,因此保健工作必须有充分保障。因而我园保健室医生在活动中会全程跟进:一名医生固定在攀爬区、篮球区、综合体能区和自然野趣区之间的花坛处驻守,另一名医生全园巡视,对于突发意外伤害能及时处理。更多的时候医生能随时随地监测幼儿运动心律,对于可能运动量过大的活动与幼儿,医生做到及时与教师沟通,有权提出建议控制或减少幼儿的活动。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思考

  • 下一篇文章:新课程高中历史讲授法优化策略初探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教育论文:开展幼儿园区域性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教育论文:开展幼儿园区域性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解读爱情,感悟人生——五年制学生...
  • ››基于交往视野的“童化作文”教学
  • ››《鸟的天堂》:对比与反思
  • ››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思考
  • ››语文教学的反思
  • ››浅谈声乐集体课教学
  • ››初中思想品德课小组讨论的问题分析...
  • ››浅析课外活动对小学教学管理的影响...
  • ››小学低年级班队管理之我见 郭慧
  • ››小学数学合作交流之我见 马爱平
  • ››教育论文:开展幼儿园区域性体育活...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