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教育理论
   现代中国学术的命运与前途      ★★★ 【字体: 】  
现代中国学术的命运与前途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3:29:32   点击数:[]    


▲儒家学说是宗教吗?
这三篇的内容相关联,即以儒学为例来讨论中国古代学术在性质上的定位,认为儒学作为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成份之一,被称之为“哲学”值得怀疑的,并认为儒学本质上与西方宗教传统而不是西方哲学传统更接近。其中第一篇讨论“哲学”范畴的含义及其被中国人误解的过程,后两篇主要讨论儒学在思维方式上的特征。
第二部分由以下4篇构成:
▲殊途何必同归?――来自ontology的启示
▲“辩证法”与西方学术传统
▲ “形而上学”:中国的?西方的?
▲理解西方两千年多来的“学统”
这一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以本体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等若干范畴为例来讨论西方学术传统的本质特征,指出这一学术传统的本质特征迄今为止对于中国人来说仍然是极其陌生的,由于它与中国古代学术传统不属于同一性质的传统,因此将中国古代学术纳入到西方现代学术分类体系中去存在一定的困难。
第四部分即本书最后一篇:
▲中、西结合何其苦?——从新儒家看中国学术未来的方向
本篇以现代新儒家在中学、西学结合方面所做的失败的理论尝试为例来,试图对本书的思想作出全面总结,并对“中学”与“西学”的关系,未来中国学术的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若干总结性的说明,认为中学与西学的结合主要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等等。
注释:
1、本文为拙著《“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一书“导论”部分。
2、参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982b11-28。参见亚里士多德,1959a,5。
3、同上。
4、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一书第六篇第3小节对于学术研究的“科学”标准作过探讨(1139b15-35),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早在他之前也深入探讨过这个问题,体现他们对地“辩证法”的思想中,参见本书论辩证法的部分。

上一页  [2] [3] [4] [5] [6] [7]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教育的现代与后现代之辩

  • 下一篇文章: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方向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现代中国学术的命运与前途”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现代中国学术的命运与前途”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谈中职学校语文学习现状及改革
  • ››研究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问...
  • ››浅议电影作品的著作权问题
  • ››谈开放性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人格的...
  • ››谈以学生为本的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改...
  • ››论韩国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 ››浅谈独具特色的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
  • ››浅谈荷兰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 ››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
  • ››论探究教学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
  • ››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
  • ››现代中国学术的命运与前途
  • ››现代中国文化与儒学的困境
  • ››现代中国的土地问题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