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但与此同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带来了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我国的情况更是严重,鉴于此,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在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方针,这一方针是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矛盾和冲突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现代化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现代化最先是在西欧以资本主义形式产生与发展的,具有扩张性,它的产生对其他国家形成巨大的生存压力,把这些国家也卷入现代化进程中。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恩格斯就对此做过生动描述,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那样,它使未开化的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①现代化是一种新的文明,它展示着更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更有效的社会组织形式。面对现代化的扩张,一切民族只有接受现代化,让自己的文明在现代化中得到改造。美国学者艾恺指出:\"现代化一旦在某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其他国家或地区为了生存和自保,必然采用现代化之道……换言之,现代化本身具有一种侵略能力,而针对这一侵略力量能作的最有效的自卫,则是以其矛攻其盾,尽快的实现现代化。\"②因此,起源于15世纪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现代化,已成为世界性的历史潮流,现代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现代化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它以商品经济为发展基础,以市场经济为机制,以工业化为主要标志,为社会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财富的巨大积累。它不仅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而且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普遍依赖工业的进步,从而带来人的政治解放和思想自由。所以,现代化才能冲破种种阻碍成为世界发展潮流,中国也务必顺应这种趋势实行现代化,加快改革的步伐。
二、现代化带来的严重社会矛盾和冲突恩格斯在考察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时说到,历史的进步与社会发展是一个前进和代价矛盾并存的过程。现代化在使人类利用自然力获得经济、政治和思想解放的同时,也引起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利益冲突、价值观念混乱、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等问题日益凸显,自然环境破坏、不可再生资源枯竭、贫富分化、腐败和犯罪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则更为复杂,因为中国是一个超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赶超型现代化,中国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期,因此社会矛盾和冲突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更为复杂多样,表现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
1、政治领域中,存在着集权与分权、人治和法治的矛盾和冲突。
我国传统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封建专制统治,它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我们迈向现代化的一道障碍。封建主义制度的最大弊端:专制和人治,使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压制,社会缺乏创造活力。解放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并没有随着封建制度的灭亡而完全消失,专制思想、人治行为还存在,加之我们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权力集中,给人治留下余地。而要实现现代化,则应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权力的相对分散和法制的作用,因而现代化进程中集权与分权、人治与法治的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
2、经济领域中的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新旧体制的并存。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曾起过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也渐渐暴露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于调动各个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有着计划经济所不可比的积极作用。不过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短暂的新旧体制并存局面和体制摩擦,这就容易导致人们的思想混乱和行为失范,甚至引发一些经济主体钻政策空子来谋取不正当的利益的行为,造成经济秩序乃至社会秩序的紊乱和失控,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其次是贫富差距的扩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作用的发挥,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现象的产生,造成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来,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利益主体,贫富差距扩大,如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城乡之间等等的差别都在不断扩大。这种利益差别的扩大,可能导致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
3、文化价值领域里,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矛盾和冲突。
与现代文化相比,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落后、保守的一面,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这些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与现代文化价值观念相冲突;此外,在现代化过程中,随着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传入,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也随之而来,这就导致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
4、社会领域里,腐败和犯罪现象十分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日益威胁着人类。
由于封建残余制度的权力过于集中,并缺乏有效监督,这就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腐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不仅导致国家财富的巨大流失,而且容易引起民众的不满,使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严重削弱。
犯罪现象是在上述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综合影响下导致的一种社会偏执行为,它给受害者造成严重的伤害,毒化社会风气,引起社会不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的超速消耗,环境的严重破坏,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日益严重,近年来的各种气象灾害已向我们提出了严重的警示。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路为解决现代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任务。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发展的发展观,它是我们党针对现代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是实现和谐合作发展的行动指南。在破解发展难题上实现了对发展观的重大变革。
从发展目的上来看,从追求物质财富增长到实现人的发展的转变;从发展内容上看,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发展的转变;从发展方式上看,从在对抗中发展向在协调中发展转变;从发展满足需要上看,由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到满足人类永续发展的转变。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③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④在现代化过程中构建和谐社会存在一系列困难,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构成现代化要素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化解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全面发展。现代化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方面的要素,现代化的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唯一目标必然造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破坏;脱离经济和文化发展,片面追求民主政治,必然出现社会动荡;离开经济、政治的发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