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不平衡现象,客观上需要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经济计划的要求,通过市场来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同时,企业将依据市场的需求和国家的经济计划,结合自身的经济利益,调节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保持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对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
控,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客观要求。
目前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
矛盾依然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可使各部门之间、各企业之间建立最佳的比例关系,可使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更好地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是以分散决策的自主经营为前提的,因而各个企业的经济活动总是与自身利益相联系,产品又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为了协调市场的供需矛盾、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必须把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纳入整个国民经济计划发展的轨道,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
三是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
控,是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的客观要求。以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组成的市场机制,虽然优化了资源配置,但是市场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确定性和盲目性,企业根据价格信号的波动决定自身的经济活动往往是被动的,合理配置资源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为此,国家有必要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特殊性
质,决定了国家必须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必要的计划、组织、调控。当然,企业在接受国家计划指导和宏观调控的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企业具有的特殊经济关系的两个不同的侧面。这两个侧面不可偏废,片面强调一方是错误的。
尤其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关头,特别要注意克服片面强调企业独立性的倾向,以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纳入和体现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的利益和要求。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