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民主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主监督运行机制是把民主监督落到实处最为重要的环节。只有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确保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成为一种政治常态,成为一种政治支持。民主监督运行机制应建立在民主监督的法律化、制度化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运行机制;创新
在民主化进程中,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政党之间相互监督的实质是对权力的相互制约。由于国情的不同,西方国家选择了竞争性的政党制度,以“执政党”和“在野党”相互对峙的方式来防止执政党与公共权力完全重合的现象出现,用竞争来保证政党永远居于民众和公共权力之间的位置。这种党际间的竞争式监督是西方政治文化孕育的结果。我国选择的是合作型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的政治生态,是中国人民政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然而在我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合作型政党关系格局中,参政党怎样对执政党进行监督,应该建立怎样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是时代摆在中国政治发展面前的重大的全新的课题。
一、创新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运行机制的重要意义民主监督运行机制指的是参政党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所依赖的制度、程序、方法、内容等各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一个完整的民主监督运行机制应该包含构成要素和运作系统两大部分,其中构成要素包括监督主体、监督对象、监督客体、监督方法和程序、监督处置等五个环节,运作系统包括制度系统、组织系统和评估系统。创新和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运行机制的首要目的是进一步把民主监督落到实处,重大意义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创新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运行机制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站在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去思考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中国共产党面临最大的政治挑战就是党内日益蔓延的腐败现象。“没有监督,就难以有效防止腐败。”中国共产党要高扬执政为民的大旗就必须建立和健全监督体系,把政治权力置于一个有效制约的机制下,政权才会巩固,党才会永葆生机与活力。
第一,从其地位来说,中国共产党应该比其他政治组织受到更为有效的监督。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它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卓越的斗争和建设中确立并为国家宪法所确认的。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它能否正确行使政治权力,这对我国的政治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中国共产党应该比其他政治组织受到更为有效的监督,以保障政治权力得到更加合理合法的运用。但仅从理论层面论证执政党接受民主监督的重要性,而不从操作层面建立接受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执政党接受民主监督就可能流于形式。
第二,从实质上讲,对共产党的民主监督是对共产党的一种重要的政治支持。各民主党派反映的都是人民群众的意见。有了各民主党派的监督,就会使党在制定各项重大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开展各项重大工作时能够集思广益,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加强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不仅与加强共产党的领导不相矛盾,而且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孙中山曾说:“政党之必有两党或数党互相监督,互相扶助”。
虽然孙中山关于政党监督的思想渊源于西方政治文化,但是,他又突破西方政治理论的藩篱,敏锐地指出了中国两党或数党之间不但要互相监督,还要互相扶助。监督就是一种支持,许多党政领导有这种认识,甚至非常诚恳地主动请求民主党派提出批评意见,但在我国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民主监督还不是一种常态,一旦民主党派真正提出批评意见,即是“反常”之举。被监督的党政领导即使很开明、很有雅量,但往往会被他人误解为对该领导能力与业绩的否定,对其工作的不支持。这样,民主监督往往会被扭曲为不支持,监督者也会被误认为是“异类”。所以,没有以法律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为基础的民主监督运行机制,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确保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成为一种政治常态,成为一种政治支持。
第三,就其体制而言,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监督属异体监督。加强对共产党的监督,就其体制而言,它包含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体制内的自我监督,即各级党委和纪委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二是体制外的异体监督,是以各民主党派为主体的其它政治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监督。
“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一个党,就是一鼻孔出气,呼吸就不舒适,会使思想僵化,社会发展停滞起来。”共产党体制外的异体监督是共产党体制内自我监督的推动力量,而自我监督又是异体监督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两者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异体监督应当比自我监督更有效,因为异体监督能有效克服“自己监督自己”所带来的不信任感,又有能有效克服人情干扰的优势。但目前的状况是:自我监督较强,异体监督较弱。究其原因是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让异体监督落到实处。
第四,就其优势而言,中国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高于一般社会组织。首先是历史优势。中国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形成的亲密友党。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就是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是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历史。因此,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更容易得到人民群众的心理认同。其次是视角优势。中国各民主党派集中代表了中国现阶段一定阶层、社会群体的政治利益、政治意识和政治视野,其民主监督更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能够从执政外的视角看问题,以弥补执政内视域的某些局限性。其三是知情优势。
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或反对党,而是参政党,这比完全站在执政之外的政党知情,提出的意见、建议更有理有据,更有可行性。其四是素质优势。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过程中,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参政党素质,为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责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其五是感情与理性优势。民主党派对共产党既有“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思想与感情,又有“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理性与责任,对执政党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既不会恶意夸大、肆意攻击,也不会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其六是法律地位优势。中国各民主党派作为民主监督的主体,拥有宪法赋予的政治权利和特定的地位,能够在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前提下对其实施实质性的有效监督。综上所述,民主党派监督中国共产党比其它社会组织具有无可比拟六大优势,因此,建立一整套科学而有效的民主监督运行机制应当首先从民主党派取得突破。
(二)创新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运行机制是完善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2005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发〔2005〕5号文件),第一次明确将民主监督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但毋庸讳言,相对法律、党纪、行政、舆论监督而言,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第一,理论研究不足。近十年来,理论界对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问题逐渐重视起来,其研究的主要着力点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职能的独特地位与优势;民主党派监督对执政党建设及社会 [1] [2] [3] [4]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