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动用部分外汇储备购买这些战略物资。或者,我们利用外汇资金在海外进行股权投资,以获取对战略物资的控制能力,建立与中国庞大制造业相称的战略物资储备,扩大对全球大宗初级产品交易的参与,并进一步在重要资源和能源市场上有一定的定价影响力。这将为我国相关企业提供稳定的资源和能源,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和能源供应。由于近年来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涨势迅猛,所以还需要注意入市时机的选择,争取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我们所需要的战略物资。 (三)增加黄金储备 尽管黄金非货币化,但由于其内在价值稳定且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在各国的国际储备中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近年来,在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的黄金储备变动不大,一直保持在600吨左右的水平,约占我国外汇储备的1.4%左右,这种状况和发达国家美国的56.7%、意大利的47.8 qo、法国的47%、德国的37.%相差太大,也与我国的GDP居世界第四的大国身份不相称。针对我国黄金储备额过低的问题,有专家提出应提高我国黄金储备份额,使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例保持在6%左右,即在现有的基础上需要大约增加黄金储备2500- 3000吨,而目前的超额外汇储备绝对可以满足这个要求。保持相当的黄金储备,无疑意义重大,如果美元或欧元走软,或通货膨胀加速,或大范围的战争爆发,黄金储备就会成为很好的避险工具。再者加大黄金储备,还可以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四)以债权换技术 通过抛售或购入美国债券的谈判,使得美国修改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的部分不合理政策,以债权换技术。支持部分中资企业的海外并购,在全球股市大幅下跌以后,支持中资企业适度进行海外并购,是一种可以一试的选择,但这需要以市场运作人才的储备为基础。 (五)藏汇于民 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实行强制结汇制,即企业将持有的外汇卖给银行,再由银行按规定转卖给中国人民银行,从而形成国家的外汇储备。我国现行外汇管理体制是在国家外汇紧缺时期建立的,其主要目的是国家能有效地控制并掌握外汇资源。然而,时过境迁,我国现今的外汇储备额已居世界第一。因此,改革目前的银行结汇制,提高企业和个人自愿持有外汇的数量,符合历史的逻辑。一段时间后,外汇储备将会大幅度减少。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外汇资金流向民间,由政府集中持有改为商业银行持有一部分,企业持有一部分,个人持有一部分,即“藏汇于民”。藏汇于民,既可分解外汇过于集中于政府的汇率风险,又能便利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更是经济市场化的要求。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