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明清时期西北地区农业开发的技术路径与生态效应*      ★★★ 【字体: 】  
明清时期西北地区农业开发的技术路径与生态效应*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19:18   点击数:[]    

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马雪芹的《明代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开发的历史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雍际春的《论明清时期陇中地区的经济开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4期)等文,都讨论了农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此外,吴晓军、董汉河合著的《西北生态启示录》(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朱士光的《浅论历史时期宁夏地区农牧业开发与环境变迁问题》(《古今农业》1989年第1期)、马波的《历史时期河套平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4期)、汪一鸣的《历史时期宁夏地区农林牧分布及其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1期)、李并成的《历史上祁连山区森林的破坏与变迁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1期)等文,对明清时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关系问题也有所涉及。但是,从技术路径上讨论农业开发与生态之间关系的论著尚不多见。近年来,萧正洪发表了《论清代西部农业技术的区域不平衡性》(《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2期)、《清代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选择与自然生态环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等文,则是从技术的视角展开讨论,极有创意,对本文的讨论具有较大的启发性。

[2] 《西宁府新志》。
[3] 《清高宗实录》卷647。
[4] 《清高宗实录》卷742。
[5] 《朱批屯垦》,乾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二日。
[6] 《清圣祖实录》卷2。
[7] 《清高宗实录》卷615。
[8] 《清高宗实录》卷699。
[9] 《清高宗实录》卷729。
[10] 参阅崔永红:《明代青海河湟地区屯田的分布和军户的来源》,《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11] 参阅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5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90~302页。
[12] 《清高宗实录》卷548。
[13] 《清高宗实录》卷555。
[14] 《清高宗实录》卷67。
[15] 《明史·食货一》。
[16] 《西宁府续志·户口》。
[17] 《清高宗实录》卷877。
[18] 参阅陈桦:《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69页。
[19] 《清朝文献通考》卷203,《刑九》。
[20] 《清世宗实录》卷20。
[21] 《清高宗实录》卷556。
[22] 参阅齐清顺:《清代新疆遣犯研究》,《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2期。
[23] 此数字系据《明史·地理志》、《明会典·户部六》统计而得。其中所缺河西地区的户口,系据乾隆《武威县志》、道光《镇番县志》、顺治重刻《甘肃镇志》、乾隆《肃州县志》、民国《高台县志》所载明初户口予以增补。
[24] 杨思、张维:《甘肃通志稿·民族》。
[25] 参阅甘肃省档案馆编撰:《甘肃历史人口资料汇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52~370页。
[26] 《清朝文献通考》卷4、卷10。
[27] 宣统《甘肃新通志》卷16、卷17。
[28] 《明宣宗实录》卷42。
[29] 乾隆《西宁府新志·名宦》。
[30] 乾隆《西宁府新志·纲领志》。
[31] 《明经世文编》卷398《徐尚空文集·西北水利议》。
[32] 嘉靖《宁夏新志》卷1《水利》。
[33] 民国《朔方道志》,董凝极:《言渠务利弊书》。
[34] 乾隆《甘肃通志·水利》。
[35] 《明史》卷9《宣宗纪》。
[36] 《重刊甘镇志·地理志·水利》。
[37] 《重刊西宁志》刊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上距明亡只有13年,所载应是明代水利建设情况及其灌溉面积。万历《陕西通志》所载水渠数量相同,但灌溉面积为262779亩,当是明代中期的数字。
[38] 乾隆《西宁府新志·水利》。
[39] 乾隆《循化志》卷7《水利》。
[40]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32《屯政》。
[41]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33《屯政》。
[42]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33《屯政》。
[43] 民国《朔方道志·水利·渠务格言》。
[44] 乾隆《肃州新志·安西卫·瓜州事宜》。
[45] 《五凉全志》卷2。
[46] 《大清一统志》卷267《凉州府》。
[47] 民国水利部甘肃河西水利工程总队《永昌宁远堡地下水灌溉工程计划书》,1947年。
[48] 参阅李并成:《锁阳城遗址及其古垦区沙漠化过程考证》,《中国沙漠》11卷2期。
[49] 《重修肃州新志·柳沟卫·古迹》。
[50] 民国《宁夏纪要·习俗》。
[51] 乾隆《五凉全志》卷2。
[52] 宣统《新疆图志·实业志》
[53] 《乌鲁木齐杂诗》。
[54] 《乌鲁木齐杂诗》。
[55] 乾隆《西域纪略·回疆风土记》。
[56] 《西域番国志》。
[57] 光绪《轮台县乡土志·实业》。
[58] 光绪《于阗县乡土志》。
[59] 光绪《疏勒府乡土志·实业》。
[60] 光绪《拜城乡土志·实业》。
[61] 乾隆《正宁县志·风俗》。
[62] 《明经世文编》卷359,庞尚鹏:《清理固原屯田疏》。
[63] 《明史》卷92《兵志四》。
[64] 杨一清:《为修举马政事》,《明经世文编》卷115。
[65] 《陇边考略·西宁边堡》。
[66] 《秦边纪略》卷1。
[67] 《史记·匈奴列传》。
[68] 《太平寰宇记》卷152。
[69] 《明会典》卷8《户部五·屯田》,万有文库本。
[70] 《古浪县志》卷1《地理志》。
[71] 祁韵士:《万里行程记》,载《古西行记选注》,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90页。
[72] 升允等:《甘肃新通志》卷7《舆地志·山川》。
[73] 嘉庆《永昌县志》。
[74] 道光《镇原县志》,陈琚繁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明末清初的山林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大埔县《湖寮田山记》为中心

  • 下一篇文章:清代中期棚民对徽州山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的影响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明清时期西北地区农业开发的技术路径与生态效应*”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明清时期西北地区农业开发的技术路径与生态效应*”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明清时期苏州妇女的服饰追求
  • ››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
  • ››明清时期汉水流域农业经济的区域差...
  • ››明清时期山西农业生产方法的改进
  • ››明清时期的农业垦殖与环境恶化
  • ››明清时期中国南方稻田多熟种植的发...
  • ››明清时期西北地区农业开发的技术路...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