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农村研究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的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      ★★★ 【字体: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的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5:09:43   点击数:[]    

零工占总户数的比例均呈下降趋势;尤其以1946年与1936年比较,这两种雇工不仅占总户数的相对比例下降,而且绝对数量也下降了(雇入的长工和短零工绝对数1936年比1930年增加,雇出的长工和短零工绝对数1936年比1930年减少)。这种情况,应该与这一时期土地分配趋于分散化,地主富农和贫雇农在总户数中的比重下降、中农比重上升有关。就是说,从1930年-1946年的变化总趋势看,随着土地分配的分散化、平均化发展,雇佣关系如同租佃关系一样,也呈缩小趋势。

2、长工的雇佣及长工工资

以下对长、短工的雇佣情况分别作些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各村地主户雇佣的长工人数一般为2-3人,富农户为1-2人,少数中农雇佣长工的多只1人,个别的还不到1人(与人合雇)。每名长工的耕作面积,地主、富农户多为60-70亩或更多,中农户一般只有30-50亩。具体统计结果按年份分别列于表12、表13和表14。这3个表之所以只选东顾庄和何桥两村来做统计,是因为做是项统计要分别计算各雇工户的耕地面积,需使用分户卡片(河北省统计局的各村汇总资料没有雇工户耕地面积的单独汇总),而现存的4村分户卡片只有这两村的比较完整(固上村的1930年和1946年卡片、李罗侯村的1936年卡片都缺失甚多)。由各表看出:富农户雇工的平均耕作面积要比地主户雇工的平均耕作面积多一些,这是因为富农本身也参加劳动,雇工数量一般较地主户为少,而在计算时又不能扣除富农自己耕作的土地面积的缘故。考虑到富农自己也参加劳动这个因素,地主和富农户雇工的平均耕作面积应该相差不多。中农户雇佣长工属个别情况,多是耕地较多而家里缺乏劳动力,其雇工的耕作面积比地主、富农户的雇工要少得多。

表12 1930年东顾庄、何桥2村雇工户平均雇佣长工人数
及每名长工的平均耕作面积

人户类别雇主户数使用耕地面积(亩)雇工人数户均雇佣人数(人/户)雇工平均耕(亩/人)

合 计333302.40461.471.79
地 主5941.79142.867.27
富 农232206.61271.281.73
中 农515451.030.80

表13 1936年东顾庄、何桥2村雇工户平均雇佣长工人数
及每名长工的平均耕作面积

人户类别雇主户数使用耕地面积(亩)雇工人数户均雇佣人数(人/户)雇工平均耕(亩/人)

合 计453527.7558.881.359.91
地 主81089.50182.360.53
富 农322187.4535.88*1.160.97
中 农5250.805150.16

注:*有一户雇佣0.5人、一户雇佣0.3人。这种情况,一般是两户或三户合雇1人,但在分户卡片上只有一户有雇工数据。




表14 1946年东顾庄、何桥2村雇工户平均雇佣长工人数
及每名长工的平均耕作面积

人户类别雇主户数使用耕地面积(亩)雇工人数户均雇佣人数(人/户)雇工平均耕(亩/人)

合 计403025.4046.51.265.06
地 主101103.38202.055.17
富 农281853.02250.974.12
中 农269.001.5*0.846.00

注:有一户雇佣0.5人。

长工的工资水平可以利用村汇总资料进行统计,下面是统计结果:

表15 1930年4村雇入、雇出长工的平均工资


人户类别雇 入—————————————————雇 出
——长工人数工资总额(元)平均工资(元/每人每年)长工人数工资总额(元)平均工资(元/每人每年)

合计1056570.6762.581549202.6459.76
地主291951.5667.30---
富农58.53747.4064.06---
中农17.5871.7149.8115925.5061.70
贫农---824773.2158.21
雇农---573503.9361.47

表16 1936年4村雇入、雇出长工的平均工资

人户类别雇 入—————————————————雇 出
——长工人数工资总额(元)平均工资(元/每人每年)长工人数工资总额(元)平均工资(元/每人每年)
合计108.836795.5762.44132.58339.6962.94
地主362147.2259.65---
富农58.333850.2866.01---
中农14.5798.0755.0418972.4954.03
贫农---69.54182.2760.18
雇农---453184.9370.78

表17 1946年4村雇入、雇出长工的平均工资

人户类别雇 入—————————————————雇 出
——长工人数工资总额(元)平均工资(元/每人每年)长工人数工资总额(元)平均工资(元/每人每年)

合计78.55899.8375.1670.54683.0666.43
地主322381.0074.41---
富农33.52717.6381.12---
中农13*801.2061.63181395.0377.50
贫农---36.52201.1960.31
雇农---161086.8467.93

注:*本年何桥村雇长工的中农户中,有一户卡片上雇工数为3.5人,且无工资数据,疑有误。此户未作统计。

就以上3表的统计数字来看,地主、富农户长工的工资差别不大(各表中的差异是因为样本数量小,平均计算的结果易受个别样本的影响),但中农户雇佣的长工的工资普遍要比地、富户的低一些(约低10元或稍多)。从出雇方面计算的长工工资,总平均的结果与从雇入方面计算的结果大体一致(1946年雇出数据比雇入有较大差距)。纵向来看,工资的总水平是趋向于逐渐提高的:雇入雇出合计计算,长工工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的土地分配及其变化(2)——以河北省清苑县4村为例——

  • 下一篇文章: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惯与国家法(4)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的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的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新形势下村委会成员竞选应注意的几...
  • ››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及其影...
  • ››城乡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地利用影响...
  • ››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
  • ››农村土地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 ››抓好农村信访是构建和谐乡村的关键...
  • ››完善民族乡村治理的路径:基层行政...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 ››从文化的视角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
  • ››二十世纪管理会计的产生与演进
  • ››二十世纪中国法律史学论纲
  • ››二十世纪新诗理论的几个焦点问题
  • ››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
  •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西化”、“反...
  • ››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2)
  • ››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1)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