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限,通过政府手段调节农民收入水平的余地自然受到很大制约。否则,如果对刚富裕起来的农民以各种形式和手段将其取入征缴上来,则无疑于劫富济贫甚至杀鸡取卵,最终只会导致共同贫穷。
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既涉及中央政策问题,也涉及市场条件问题;既涉及农民整体素质和自身努力问题,也涉及地方政府的工作力度问题,等等。因此,对农民收入问题既不能急于求成,企图立先竿见影,或者逼其功于一役,也不能妄自菲薄,灰心丧气,甚至无动于衷。我国和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证明,地方各级政符的所作所为,虽然不能左右农民收入问题的全局,但其作用和影响是相当重要的。为此,从更好挥我省各级政府在农民增收中的职能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把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和农产品加工作为农民增收的基础型工程。
目前,从总体上看,农产品收入虽然在我省农民纯收入中已退出主体地位,而且其比重今后还会逐步下降,但对相当一部分农户而言,农产品收入仍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对纯农业户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今后的农民增收中,如何提高农产品收入,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地位。
在当前市场经济和买方市场条件下,要提高我省农产品收入,必须进一步突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和农产品加工三个环节的工作。因为这三个方面仍然是我省的薄弱环节,也是实现农产品增收的潜力所在。
搞好农业结构调整,首先是要进一步明确调整的原则和方向。符合市场需求、有利于经济效益提高、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三大基本原则。开发优质名牌产品的、新特产品和绿色产品,应该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其次是明确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职能定位,真正在农民无力办到的关键环节上组织提供好优质高效的服务,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结构调整效益。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因而从理论上讲,结构调整是农民自己的事情。但农民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和技术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又意味着,这项工作仅造农民自己是无法顺利推进的,必须要有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从我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看,当前和今后,政府应在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种苗开发供应以及相应的种养技术三个方面进一步组织搞好服务。这既是农民急需而自己又无力办到的,也是制约当前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服务,限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过去一直没有取得明显成效。随着近年来信息化建设的加速推进,搞好这项工作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建议省里尽快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龙头工程。要搞好这项工作,除了要坚密结合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和优势外,关键是省里要组建成立一个精干、高效和有权威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的研究和预测机构,能够及时、准确和有预见性地为政府和农民提供科学、权威的信息。因为,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机构,即使信息化发展后,以下两种情况可能会同时存在。一种是,对绝大部分农民来说,由于不能直接享受信息化建设成果,即现阶段计算机网络不可能普及到广大农户,信息闭塞的状况可能依然如故。另一种是,对政府部门来说,信息化发展了,网上各类信息滚滚而来,但可能由于各种信息杂乱无章、残缺不齐,既缺乏系统性又莫辩真伪,结果令人感到一头雾水,不看不知道,看了同样还是心中无数。这说明信息传输手段的现代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和提高信息资源的质量,因而也不能代替专门机构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加工。新机构要有明确的职能定位,一是负责及时、系统准确地提供国内外主要农产品生产、需求和市场交易的现时信息;二是通过分析、研究和预测,负责提供未来国内外主要逐产品的生产、需求和消费的变化趋势,包括品种、数量、质量、价格和市场区域。为使新机构有效履行职能,除了依托现代化的信息传输网络手外,关键是人员的素质和数量以及经费要有足够保障。
种苗开发供应方面,目前省里启动了种苗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主要是进一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现有种苗选育、繁殖和供应统一纳入种苗开发供应系统,并建立相应的协调组织和协调机制,对种苗开发供应实行统筹规划,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二是调整种苗开发思路,正确处理自主开发与引进开发之间的关系,适当调整人力物力重点加强引进开发。客观讲,我省在一些农产品品种选育上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也曾出过重大成果,因而自主开发有一定的潜力和前景。但是,如果把结构调整所需种苗建立在以自主选育为主的基础上,可能会出现远水救不了近火的状况,这样将会延缓结构调整进程,制约结构调整效果。因为,其一,受长期短缺经济影响。过去我省种苗选育的主攻目标是高产高抗,对品质目标、外观目标和用途目标重视不够,因而在选育思路上、在种质资源上以及现有成果和半成果等方面一下很难适应和满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