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艺术评论
   一本舛误甚多的谱例集——评《中国传统音乐一百八十调谱例集》      ★★★ 【字体: 】  
一本舛误甚多的谱例集——评《中国传统音乐一百八十调谱例集》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36:25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正 文】 1986年,黄翔鹏先生在《民族民间音乐》刊物上发表的《中国传统乐学基本理论的若干简要提示》一文中,首次提出“同均三宫(阶)”的理论。1996年黄先生在病中又以《建立我们自己的“基础乐理”》为题,提前发表了《中国传统音乐一百八十调谱例集》(以下简称为《谱例集》)一书的前言,进一步阐述了有关“同均三宫”理论的价值等看法。1997年黄先生不幸病逝,2003年2月《谱例集》由黄先生的学生崔宪博士校读后出版面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对于黄先生的“同均三宫”理论,笔者曾在2003年第2期的《音乐研究》上发表了《“同均三宫”是一种假象和错觉》一文(以下简称为《同》文),表明了笔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至于180调问题,笔者认为180调实际上和“同均三宫”理论并无必然的联系——只要承认我国传统音乐存在三种不同的七声音阶,十二律的每一律都可以构成三种不同的七声音阶,每一种音阶又都包含有五种调式,3×12×5=180,这应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且,早在1962年出版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试用教材《音乐理论基础》的“七声调式”一节中,李重光先生就曾明确地提出过,三种传统七声音阶共有十五种调式的说法。有一篇文章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三种音阶是180调中最基本的,其他则都是这15调的不同音高的重复。因而只要是能够证实15调的存在(其实只需证明三种音阶的存在),即可简明而实质地表明180调的现实性,而不必将180调的曲例一一列出(实际上也做不到)。”(注:杨善武《解决“同均三宫”问题,推动我国音乐学术的创新发展》,《音乐研究》2003年第4期,第8页。) 不过,黄先生既然有志编选一本180调的谱例,这也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特别是笔者很想看看,在这本《谱例集》里,黄先生自己有没有找到真正含有“同均三宫”而足以令人信服的实例。在笔者对该著认真地做了一番析读后,发现书中音阶、调式被明显错断的曲例竟是如此之多,有些曲例的说明又是如此的主观武断,前言中的有些内容也有值得商榷和令人感到偏颇之处,编著者对这本集子所寄予的期望似亦有些过高。笔者还发现,有两个谱例竟在不同的调高上被重复使用。另外,全集181首曲例(176首正例加5首增例),在索引中却被统计成了184首。明明是181首,怎么会统计成184首的呢?笔者仔细核对后,发现原来第4页上的《湖上与张先同赋记景》一例,曲名登记了一次,其曲牌名【江城子】又被重复登记了一次;第145页上的《新水令》在索引中也被重复登记了一次;索引中编为第74页上的《水龙吟》在《谱例集》中并不存在。 
黄先生是具有杰出贡献、声望卓著的著名音乐学家,这本《谱例集》又是为黄先生本人和音乐理论界许多同仁所格外看重、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传统乐学理论建设的基石性质的力作。但是,出版面世后的这本集子,竟然存在如此众多的舛误和值得商榷之处,显然难以达到编著者预期的希望,也恐有负于广大读者原先抱有的期待。 
这里,笔者把自己在阅读这本《谱例集》时所作的札记和所想,整理记述以下,谨供广大同仁和读者参考商榷。 
    一 
《谱例集》共收录曲例181首。这些曲例按地区、民族、体裁和时代等情况来划分,大体上可以分成五个类别。下面我们将逐类地来看看,书中是如何分析和判断这些曲例的音阶和调式的具体情况的。 
其一,选自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曲例。 
《谱例集》收录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曲调共20首,其中除一首是锡伯族的以外,其余19首都是维吾尔族的曲调。维吾尔族音乐所用的音阶、调式和中原地区传统音乐的宫调体系并不相同。因此,用汉族传统音乐的宫调理论来分析套用维吾尔族的音乐,并不是全都能相吻合的。《谱例集》中的情况也正是如此: 
1.被认为是下徵调式的新疆少数民族的曲调共8首。这8首曲调中只有第16首《喀什的春天》、第47首《阿勒顿江》、第49首《来里古尔》、第77首《平调》(锡伯族古典曲牌)、第116首《云雀呀云雀》五首曲调还可说得过去(其实也并非全无值得商榷之处),而其余的三首曲调,在音阶和调式的判断上就明显地存在着问题,其中第32首曲例《艾孜姆》,是一首具有移宫犯调进行的、由九声音列构成的曲调。但编著者完全忽视曲调中移宫犯调的因素,认为“此曲为九声例:八音加‘勾’字”,把它判断为“[]B均d韵F宫下徵音阶羽煞”。第122首曲例《啊!我的情人》,该曲短短的24小节中,[]E音出现了十二次之多,分明是一首由[]F宫宫调式构成的曲调,而编著者硬是把这十二个[]E音都看成是临时变化音,并最终把它判定为E均[]f韵B宫下徵音阶徵煞。第170首曲例《马车夫之歌》,是一首调号为四个降号的九声音列构成的曲调,九声之中有一个[]B的音可以看成是临时变化音,而第7小节中节拍位置很突出的三个[]D音,编著者却都把它们看成是“应”声(七声音阶中哪有“应”声一说),并把这首曲调判定为[]D均f韵[]A宫下徵音阶羽煞。 
2.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曲调中被《谱例集》认为是“正声音阶”的曲例共三首。维吾尔族音乐中根本没有什么“正声音阶”之说,自然,书中对这三首曲例的音阶和调式的判断全是错误的。 
第4首曲例《白鱼》选自维吾尔套歌,曲例较长达121小节之多。曲调实际上是在[]A宫与[]E宫两个调域中频繁地交替进行而构成。黄先生在说明中说,此曲“原作[]E宫,原套为[]E均,但此曲应为龟兹乐调之宫犯角者,实犯[]A均,合[]A均之正声音阶,羽调式”。硬是把[]E宫的变宫([]D)看成“正声音阶”的变徵,从而把这首维吾尔族民歌判定为[]A均f韵[]A宫正声音阶羽煞;第31首曲例《胡赛音的痛苦》亦选自维吾尔套歌,曲调也很长。全曲实际上在F宫、[]B宫和C宫三个调域中进行,最后终止在d(羽)音上。《新疆伊犁维吾尔民歌》一书中原记为F宫,但黄先生认为:“按此套属[]B均,此曲为正声音阶,应改记作[]B宫。”第35首曲例《乌辛舞春》,曲调自F宫开始,中间曾进入[]B宫和C宫,最后又终止在F宫宫音上。黄先生把F宫的变宫([]E)看成是[]B宫的变徵音;把C宫的变宫([]B)看成是[]B均的“应”声,于是硬把这首曲调判定为[]B均f韵[]B宫正声音阶徵煞。 
3.新疆维吾尔曲调中被认为是“俗乐音阶”的曲例共9首。维吾尔族的民族音乐中也常常出现[]B音,但是它和俗乐音阶中的[]B音并非同一回事,这两种音乐的音阶、调式体系是不相同的,因此,用俗乐音阶来套析维吾尔族曲调自然也是大相径庭。九首曲例的音阶、调式判断都不能令人信服,这里只举几个突出的例子以示读者。 
第8首《苦难的孩子们,玩吧!》是一首音阶、调式都极具特色的曲例。曲调系用类似西方和声小调式般的音阶,有fa—[]sol或反之的增二度进行。do=[]E最后终止在G(mi)音上,但黄先生在说明中认为:“谱中的[]B是新疆音乐中特有的3/4音(古代或称新声变律),可以看作三宫诸种音阶之外,另加的变声。”而最后将它判定为[]A均g韵[]B宫俗乐音阶羽煞。无独有三,类似这样判断错误的曲例还有两首。其一是第82首曲例《苏丹统治着人民》。这也是一首极有特点的曲例,并不长大的曲调中,竟应用了b和声小调、B自然大调以及B和声大调三种调式音阶,但黄先生却在未做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把它判定为俗乐音阶的羽调式。另一首是第155首曲例《新阿图什》。这首曲调由[]b和声小调开始,中间与平行大调([]D大调)交替进行,最后终止在[]D大调的mi上面(弗里几亚终止),音阶、调式也是很特殊的,但黄先生也在未做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把它判定为[]G均f韵[]A宫俗乐音阶羽煞。这一部分曲例中,还有一首曲例的问题也值得一提。第123首曲例《大莱龙》(维吾尔套歌第十二套之二,原载《新疆伊犁维吾尔民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高校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

  • 下一篇文章:“寻证”的启示——内蒙古民族器乐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一本舛误甚多的谱例集——评《中国传统音乐一百八十调谱例集》”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一本舛误甚多的谱例集——评《中国传统音乐一百八十调谱例集》”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教会大学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
  • ››蒙古族萨满舞(博舞)的历史变及其...
  • ››中国影戏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 ››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思维方式...
  • ››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政治化
  • ››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分析探讨...
  • ››关于审美现象的若干条件分析
  • ››浅谈西方古典美学
  • ››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
  • ››文学正餐亦或文学零食-短信文学的文...
  • ››一本舛误甚多的谱例集——评《中国...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