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没有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高等学校需要艺术教育,实施艺术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作用,继而探讨了艺术素质培养的措施。 关键字:艺术教育 艺术素质 措施 当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艺术公选课,与此同时,学校为了提高艺术公选课的质量开设了艺术公选课教研室。很明显,现在的艺术教育正在逐步成熟,并趋于完善。对当代大学生的艺术素质的提高将起到很深远作用,将有很重大的意义。 所谓艺术素质是指具备艺术范畴内的内在知识水平和外在表现相协调统一的一种综合水平和能力。比如从事舞蹈、音乐、绘画、文学创作等艺术行为的人他们所具备的和艺术相关的能力,就可以称之为艺术素质。艺术素质教育即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和内容,来改变艺术素质水平的教育。推行艺术素质教育,一是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与指导,尤其是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解决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二是要全面深刻领会、贯彻全国教育会的精神,尤其是要认真贯彻总书记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进一步提高认识,加深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理解;三是学习科学的教育思想,包括国内外教育家的先进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四是学习国内外艺术素质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五是推广应用各种优秀的艺术素质教育科研成果。 一、高校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作为高校学生的艺术教育,其学科的个性、创造性、主体性在教学中体现得较为突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考试和考核以及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方面,各高校都有自己不同的要求和做法。为掌握高校院校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某地的7所高校院校艺术教育情况作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艺术素质不容乐观。如会五线谱的学生只占调查人数的7.9%;非艺术类学生入学前接受过美术教育的仅占20%;在问及对自己的审美能力有无信心时,只有34.8%的学生认为有自信;21.7%的学生不知道中西方美术的区别,71.9%的学生对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了解很少。基于此,一些高校院校已陆续开始对非艺术类学生进行包括美术、音乐、戏剧等方面的艺术教育。 另外,调查中发现,高校实施艺术素质的现状呈现以下特点:(1)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自主性比较强,教学内容较多地受到专业教育的影响,存在将专业艺术院校的教材压缩使用的现象;(2)教学机构方面,多数高校院校设有艺术教研室或艺术活动中心等机构;(3)师资队伍方面,学校拥有一定数量的教师队伍,但学历、职称层次无法与专业教师队伍相比;(4)资金投入方面,大多数学校经费紧张,教学设备短缺;(5)学生对艺术素质教育的认识方面,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艺术类课程抱有较大兴趣,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艺术素质教育与就业无关,学习兴趣不大。 www.qiqi8.com 778论文在线 二、艺术素质培养在教育中的作用 2.1对品德的培养 首先艺术素质教育与“德”有紧密联系。艺术素质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其内容是广泛而富有联系的,如果仅仅将艺术素质教育归结为吹拉弹唱、舞文弄墨等技巧性的训练,显然达不到正确理解艺术的目的;应该从文化现象或者说人文素质的高度来整体认识艺术,才是对艺术素质教育的全面认识。艺术教育从形式上不能仅限于一些技巧性的训练,而且从内容上看也不只单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等狭窄的门类。作为富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由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众,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感、艺术观念,乃至整个社会的风尚、习俗、气质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而产生的艺术也必将表现出各自的特质。但作为艺术的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将其纳人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不仅使艺术教育更为宽泛.同时对真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民族文化,树立民族形象以及培养爱家乡、爱本上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价值,从艺术教育的实施、传授及提高方面也有便利的条件。如何使民间艺术落实到正常的人文艺术教育内容中,使生于斯、长于斯的民众能熟悉了解并珍爱自己的传统民间艺术,进而热爱自己的祖国。 2.2对审美观念的培养 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雕塑、建筑、陶艺等艺术学科,各艺术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艺术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管是哪一种艺术,它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人类对世界、对现实、对生活的一种情感反映。对现实生活感受越深,艺术情感的表现就越深刻、越真实,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经过对生活深刻实践才完成,这样的艺术作品,对人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的作用就越大,因此,人们说优秀的艺术作品能 陶冶影响人的性情。在艺术的类型中,最主要的、人类感觉最敏锐的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 视觉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它又称造型艺术,因它以可视的图型为基础,占有一定的空间,故属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作用于人的是形状和色彩这两个因素。 听觉艺术也称为时间的艺术,它只能听而看不到,主要是指音乐这一艺术,它影响人的因素是声音、音响。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与所要表现的对象不可能有本质上的联系,因而它不可能象视觉艺术一样描绘出具体的事物形象出来,只能表达一些不确切的情感含义。但音响是一种物理运动,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音乐的存在,它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因此,任何有感觉的人都会对音乐的音响而有所反应、有所感知,音乐是表达人类情感最直接、最细致的一种艺术。 可见,艺术作品影响人、感染人的过程,也就是教育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受教育者认识美的过程,是在不断的审美过程中完成的教育。正是因为艺术本身是美的铸造,它感染人,作用于人类的审美,靠的就是它自身美的魅力。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的审美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2.3对思维的培养 艺术素质的教育除了审美功能作用外,形象性思维的培养是另一主要功能。爱因斯坦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人的左右脑有着不同的分工,左脑以语言、计算、逻辑等功能为主,右脑以记忆、形象、情感等功能为主,左右脑既分工不同,又互相调节,互相辅助,偏重任何一方,智力的发展会受到限制,只有全面平衡的发展,才能达到增进智商的目的。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认识当中,显然将人的思维方法、方式孤立地区分开来了,认为:逻辑思维是科学家的方法、形象思维是艺术家的方法,其结果是教育单一的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艺术创作是情感的心理活动,是艺术家通过非具象的手段表现他的内心世界。由于是非具象性的艺术,因此,他的创作必须以想象力为心理基础,通过想象和联想的充分发挥,塑造出丰富的艺术形象,而作为艺术的受教育者,通过不断地对感知力的培养,对艺术欣赏的二度创作,也变得更加丰富,这个由感官刺激到受理智支配的过程,是受艺术情感激发的过程,是艺术不断给大脑思维提供丰富给养的过程。苏联巴甫洛夫学说:人类的生理心理机能,都有其节奏规律。大脑思维时,注意的对象越是处多变的运动状态,注意力就越集中,越有深度,注意对象转换的本身,就是给注意力的一种给养。就是不断给脑力形成新的刺激,不断导致神经兴奋的再现。因此,对促进全面思维创造了条件。“艺术能够激起幻想,开拓思想,形成道德原则,扩大眼界,皆因思想立场,给人以理想”,这是前苏联对艺术教育的阐述。 三、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措施 3.1.注重激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