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艺术评论
   中国当代艺术之闺阁      ★★★ 【字体: 】  
中国当代艺术之闺阁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33:36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闺阁”一词译成英文为“inner chambers”或“women’s quarters”,传统上是指“大家闺秀”的居室。在人们的概念里,古时妇女们就是被幽闭在闺阁之中,吟诗作对、研习书画、练习女红。当代画家奉家丽选用该词来命名她近期的一个系列画,此举给了我一个启示,令我想到,这仿佛就是对在过去十年不断发展的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女艺术家所处位置的一种隐喻。“闺阁”一词,从20世纪开始,成为了早已被革命女性颠覆的封建社会中男女分处异室这一现象的代表。奉选用的“闺阁”这一标题及该系列画,关注女性和女性艺术家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同时,也对古今两性关系进行了评判。本文试图诠释,在与西方“对话”之后形成的“中国当代艺术”对女性艺术家有着明显的排斥,在自身独特境遇和范围的女性主义美学发展中,“闺阁”一词的隐喻加强了中国女性史的独特性。国际艺术界看到中国和女性主义的特别作品的愿望,与中国艺术史中的男性主义版本相融合,创造了一种现代“闺阁”艺术——女性艺术就被限制在这种现代闺阁之中,从理论上来说,它仍旧是“足不出户”,绝少能够获得与外界交流的机会,或者仅限于一种形式的交流。为了阐明我对女性作品不为外人所理解的批评,为了清楚地揭示“当代中国艺术”的阴影——一个盘旋于我脑际的幽灵,一个游荡于所有在美国举办的中国艺术新展上的幽灵,我想先对中国当代艺术史做一个简短的回顾。 
    1 “出户”的艺术 
    “从里到外(Inside Out):中国新艺术”展,结束了它在位于纽约的亚洲社会画廊和P.S.1当代艺术中心的秋季展览,移至旧金山,于1999年2月26日在旧金山的现代美术博物馆和亚洲美术博物馆开幕。从东海岸到西海岸,致力于亚洲艺术和现代艺术的机构间的合作表明:该展的策划人正努力试图打破西方对中国艺术的一贯理解。此次展览中,旧金山现代美术博物馆的参与,标志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现象的确立,它试图打破中国文化在西方艺术博物馆里展示出的一种东方化沿袭,比如,古董收藏——古代青铜器、玉雕、陶器、佛像、水墨画、书法。将当代中国艺术家的画作和装置艺术,与20世纪著名的西方大家同置一室,代表了一种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认同,即中国文化是富有现代感的,是充满活力的。实际上,正如旧金山现代美术博物馆当时的策划人加里·加勒尔斯(Gary Garrels)在结合展览举办的讨论会上所说,“从里到外”是该博物馆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艺术展,而这也是该馆除了几次小型战后日本艺术展外,第一次亚洲所有艺术形式的综合展览。1) 
    “从里到外”在很大程度上倚重了它请来的策划人高铭潞的知识和特长。高铭潞,当时的哈佛大学美术史博士生,中国大陆的批评家和策划人,曾与人联合策划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颇有争议的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并因此而一举成名。该展览,展出了一百八十六位艺术家的二百九十七件作品。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文革结束后,成为了众多西方风格和理论的对话者。该展览在开幕几小时后就被公安人员关闭,原因是艺术家肖鲁朝她和她的合作者唐宋创作的装置作品的镜子上开了两枪(装置作品至今仍很难在中国正式展出。有一批评家推测,政府对装置作品变幻莫测的特质所抱有的忧虑与肖鲁、唐宋装置作品事件有关)。2)在两名艺术家被逮捕的三天后,该展览重新开放,但,因展出的行为艺术违背了举办者与美术馆之间的合同,致使该展再次被公安人员关闭。1989年后,几种重要的艺术刊物停刊,曾参加“中国现代艺术”展的艺术家们也很难在正式场合展出自己的作品。 
    在高铭潞和他的合作者栗宪庭用英文“前卫”这个词来命名上述展览时,该词并没有明确地指向任何一个前卫派潜在的对抗者——艺术或社会政治的常规。3)1989年后,贴有“前卫标签”的中国艺术被视为带有政治色彩的东西,但国际艺术市场却给它以热情的拥抱。在上个十年里,这种“当代中国艺术”——基本上,没有在中国大陆展出——已在日益广阔的国际艺术圈里走了一回。1993年,香港艺术中心推出了第一个大型且颇有影响的展览——“一九八九后的中国新艺术”。该展的策划人:大陆评论家栗宪庭,香港收藏家、画廊经理、商人张颂仁(Johnson Chang)一起将展出的艺术作品分为如“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几类,和此次展览的名称一样,这种分类标签显现出政治与艺术的紧密关系。“一九八九后的中国新艺术”曾于1993年和1994年分别在伦敦、悉尼展出,1995年至1998年,该展览以小规模形式到美国几个城市巡展。其他展览有:“中国现代艺术”(柏林);“清算过去”(爱丁堡);“中国!”(波恩),这些展览展出了大量相同艺术家的作品,并在九十年代中走遍了欧洲。“从里到外”也展出了一些来自香港、台湾的艺术家和在八十年代末移居西方的艺术家的作品,整个展览所带给西方观众的却是同样的政治术语。例如,《洛杉矶时报》在评论于纽约举行的该展览开幕式一文中运用了标准的政治和性猎奇语言,称它“令人看到了一种禁果的强烈诱惑,以及一种洞察醒狮——现代中国——内心的承诺。”4) 
    这种迷恋于把艺术想象为一种与官方意识形态相对抗的形式引来了诸多批评,其中最尖锐的,恐怕要算旅居巴黎的评论家侯瀚如了。他这样形容对特殊类型的中国艺术有所促进的自相矛盾的国际艺术市场: 
    一方面,它被东南亚中产阶级政治、文化上的猎奇喜好,以及那些仍旧用冷战时期的目光看待非西方作品的西方消费者的喜好所左右;另一方面,它又不得不接受一种政治和意识形态范围内的共识,此种共识通过提倡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而自觉地致力于思想控制的重建,而这种新的意识形态则是市场价值系统和新民族主义的结合。 5) 
    侯瀚如指向一种现象,即一个像“从里到外”这样的展览可以让观众了解作品的同时也了解“醒狮——现代中国”。在我曾参加的旧金山美术博物馆就该展举行的研讨会上,我注意到,在“办展览”和“谁是观众?”这两个小型分组专题讨论会上,均出现了一个和侯所说现象类似的倾向。几位艺术家声明,他们在创作作品时,根本没有想到观众,特别是那些在旧金山艺术博物馆的菲利斯·沃特斯(Phyllis Wattis)剧场中听他们发言的观众。然而,策划人和评论家却都就“怎样把这些作品翻译或解释给西方观众”这一问题表示出了惯有的忧虑。在《原始的激情》6)一书中,周蕾(Rey Chow)为享有国际声誉的当代中国电影提供了一种解释策略,也许,我们可以通过此种策略来思考一个像“从里到外”这样的展览。借鉴人类学家迈克尔·陶西格(Michael Taussig)7)的思路,周蕾提出:第五代导演的电影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并“不是有关第三世界或其他世界的一种新人类学,而是西方自身呈现在他者眼中和自己创作的作品中的镜像。”大多数前卫作品的最初目的是震动、模糊和抵制任何形式的体制化。然而,自相矛盾的是,“从里到外”完全是在各种形式的体制的引导下产生的。某些中国“前卫”艺术作品已经进入了西方体制的轨道而且被它们解释。仔细研究中国前卫作品进入西方并被西方机构所解释这一过程,或许会显示出一种扑朔迷离的镜像效果。与其说这样的“前卫”展览将西方观众推进到一个全新的他者境界,不如说是西方对于自身的观照。 
    在以上对近期艺术发展的回顾中,都是对已散见于众多其他资料的历史重述。我旨在强调:一个以出国参展能力为标准的“当代中国艺术”的标签式分类定义。潜藏在这“出户的艺术”中的是:什么样的艺术作品不“出户”?让我们来看看几位西方女性艺术评论家对该问题的回答是:女性艺术。收藏家兼鉴赏家张颂仁和高铭潞,一改带有殖民主义色彩的中国边缘化,为其在国际艺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博尔赫斯的窗口

  • 下一篇文章:野生的价值——前卫艺术的体制化问题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国当代艺术之闺阁”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国当代艺术之闺阁”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教会大学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
  • ››蒙古族萨满舞(博舞)的历史变及其...
  • ››中国影戏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 ››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思维方式...
  • ››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政治化
  • ››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分析探讨...
  • ››关于审美现象的若干条件分析
  • ››浅谈西方古典美学
  • ››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
  • ››文学正餐亦或文学零食-短信文学的文...
  • ››中国当代诗四首
  • ››中国当代诗三首
  • ››中国当代法律中的习惯——从司法个...
  • ››中国当代藏族作家汉语创作中与文化...
  • ››中国当代艺术之闺阁
  • ››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考察报告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