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都具有自相似、自复制、自同构的特点,一如每个什么什么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都 具有自相似、自复制、自同构的特点;它们又相互不同,一如每片枫叶之相互不同。 不过,在枫树上也可能长出其他叶子,正如现在的嫁接技术可以达到的那样。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这个大树上,也可能结出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或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叶子。马 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不仅仅是同化,更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同化(“走向马克思 ”的口号在这种情况下是多么地软弱无力),相反,变异却是常态。 德国艾根教授的超循环理论已经为我们说明,不存在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百分之百的自 相似、自复制、自同构,否则进化的步伐早就终止了。这使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关于“正 确”这个概念的认识:没有百分之百的正确,就像没有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一样。相 反,自相似、自复制、自同构的过程必须而且不能少了错误,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在不 断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条件中有了新的生命力。 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自相似、自复制、自同构在继续着。没 有百分之百的正确复制,也没有百分之百的错误复制,有的只是正确复制和错误复制的 多寡而已,当然也就不能排除“播下龙种、收获跳蚤”的可能,但关键要看成活率。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错误地复制,毕竟连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健康机体的排异反应都难逃过 ,而其他错误复制较少的就算躲过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排异反应,也还是面临着新 的环境条件的挑战。毕竟只有能在当代存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配称为真正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概莫能外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