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哲学类
   寻求自由与公道的社会?——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一个考察      ★★★ 【字体: 】  
寻求自由与公道的社会?——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一个考察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1:29:08   点击数:[]    

机;其二是分配层面的缺乏公道,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后一个层面涉及到

社会公道问题,我们将在第四节中讨论。这里主要研究第一个层面的问题。

  张君劢、张东荪等人在一、二0年代对自由放任制度的质疑基本是伦理性的,

1929年全球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使他们意识到自由放任不仅在分配领域,而

且在生产领域也存在着严重缺陷。自律性的市场制度虽然承诺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

竞争秩序,但这仅仅是理论上的理想类型,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实践中,完全竞争从

来没有真正实现过,。资本的自身逻辑总是趋向于集中和垄断,以致于竞争总是不

完全的。完全竞争是自发秩序中市场价格合理调节生产和分配资源的关键,这一环

节出了问题,整个自律性市场就失去了合理性的基础。张君劢在三十年代已经注意

到由于资本的垄断而造成的竞争失灵问题,他例举了摩根公司操纵美国金融、铁路

和公用事业等垄断资本的事实,质疑亚当.斯密以来古典自由主义的放任学说:[注

10]



  依彼辈之意,供求相应之原则,畅行无阻,则物价自平。然就各人平日所见,

各国资本家关于所经营者皆已放弃竞争而走上垄断之途径。所谓自由竞争何在?所

谓不垄断又何在?



  他认为,之所以垄断资本之所以出现,其源流乃是放任政策之结果。因此,他

得出结论,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的学说,已经为时代所证明不正确。[注11]那么,

如何解决呢?中国大多数的自由主义者都将希望寄托在国家的干预上,并且相信这

是20世纪世界的新潮流。胡适早在1914年,还在美国留学期间,就注意到这一点,

他在日记中写到:[注12]



  今日西方政治学说之趋向,乃由放任主义而干涉主义,由个人主义趋社会主义。   中国自由主义之所以从一开始就远离古典的放任主义,而亲近干涉主义,与他

们受到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影响很有关系。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在中国成为

无论是社会民主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的最高价值和信念。正是在这一信念指引下,

使他们坚信自由放任的市场秩序无法实现这一功利主义的原则,只有通过国家的立

法、福利政策等干预,才能最终实现。也正是同样的信念驱使,使他们一步步走向

苏俄的计划经济。



⒓苹玫幕孟?



  二十年代末的全球资本主义大危机席卷整个欧美,唯独苏俄幸免。不仅如此,

同一时期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俄经济高速发展,完全消灭了失业问题。这一

起引起了中国自由主义的强烈兴趣。张君劢、张东荪兴奋地说:[注13]



  我们正在苦闷之中,而俄国的由计划的经济颇给予以刺激。----这个有计划的

经济之实施在经济上与方法上是人类最宝贵的一件事。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分子对苏俄的好感和狂热,总共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

十月革命以后,是对苏俄革命的民粹主义式向往,那一次是政治上的狂热。第二次

是30年代,是对苏俄计划经济强烈的兴趣,这一次是经济上的狂热。

  苏俄的计划经济制度的产生和建立,与极权主义政治和国家所有制有着密切的

关系。然而,在中国的社会民主主义看来,计划经济却是人类理性的一个很重要的

贡献,它完全是中性的。张东荪再三说明:计划经济是一个中性的名词,社会主

义、资本主义、甚至法西斯主义都可以加以利用。但在他看来,只有以社会主义为

原则的计划才是进步的计划经济。因为计划可以使生产得以提高,符合大多数人的

最大幸福。[注14]他甚至认为,自由与民主都是一种乌托邦的理想,要使它们得以

实现,必须依靠制度的媒介。在西方这样的媒介是个人主义的资本制度和民族一体

的国族主义。但它们都发生了一些问题。现在苏俄贡献了第三个实现自由与民主的

媒介:计划经济。他热烈地称颂苏俄居然为人类创下了一个暗中摸索,多方迂回

而得的光明途径。[注15]

  在中国自由主义之中,张东荪是比较左翼的,这位未曾到过苏俄的哲学家对苏

俄式社会主义特别是其计划经济、经济民主,有许多美好的想象或想象性的理解。

但即使是其他自由主义者,在三、四0年代对计划经济也同样具有热烈的兴趣,他

们与张东荪一样,将之看作是中性的、技术性的。不仅可以适应于苏俄的社会主义

国家所有制,也可以应用于以私有制为主体的资本主义混合经济。既然自由放任失

败了,那么计划经济作为人类理性的一个新贡献,不仅可以代替或配合市场合理地

分配资源,而且社会公道也要通过国家的计划得以实现。罗斯福的新政和战后英国

工党的社会主义政策,都被认为是成功地实行计划经济的结果。萧乾1948年为《大

公报》写的社评中,将合理的统制(国家计划)与新自由主义联系起来:[注16]



  自由主义与英国自由党的主张距离很远很远。自由主义者并不拥护十九世纪以

富欺贫的自由贸易。对内也不支持作为资本主义精髓的自由企业。在政治在文化上

自由主义者尊重个人,因而也可说带了颇浓的个人主义色彩。在经济上,鉴于贫富

悬殊的必然恶果,自由主义者赞成合理的统制,因而社会主义的色彩也不淡。自由

主义不过是个通用的代名词。它可以换成进步主义,可以换为民主社会主义。



  中国的社会民主主义与新自由主义都异口同声称赞计划经济,这与五四以来中

国知识界所弥漫的建构理性主义知识论有关。启蒙运动对理性的高扬,使得中国知

识分子普遍地相信人的理性的全知全能,不仅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实在,而且还

有可能创造出新的实在世界。以研究认识论著称的张东荪就相信所有的思想在

其本质上总是建立的,理论的概?quot;使人人心目中都熟习了以后,社会的组织便

可依照着而另成一种制度。[注17]以这样的理性主义立场出发,他们对计划经济

产生美丽的幻想就是很自然的。

  不过,作为自由主义者,他们对苏俄式的那种与国家所有制与极权政治位基础

的计划经济不是没有警惕,张君劢在《立国之道》中,继分析了自由放任经济的问

题之后,也指出了苏俄式计划经济的短处:一方面,国家自从事于经济事业,须

多设官吏,而官吏不长于经营工商。另一方面,国家权力过大,足以妨害人们

自由。[注18]如何在自由与计划之间保存平衡,既有市场经济下个体选择和个人

自由的活力,同时国家又在整体发展上安排理性的计划,这是中国的社会民主主义

所欲解决的。在他们看来,罗斯福的新政和战后英国工党的执政政策比较符合他们

的理想。20世纪资本主义的实践表明,自由市场经济的模式不仅只有19世纪的自由

放任模式,还可以有其他模式,比如西欧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东亚的国家主导型

市场经济模式等。计划经济作为自由放任经济的整体替代模式,到80年代末已经宣

告失败。但作为自由放任的改良模式,计划经济的部分内涵却在当代资本主义市场

体系中广泛地得到应用。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既无法找到一个类似19世纪?quot;纯粹

市场经济,也不再存在一个苏俄式的纯粹计划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世纪

上半叶中国社会民主主义所追求的,虽然枝节上问题多多,但总的方向并未大错。



三、对自由的新的理解



  中国的社会民主主义之所以倾向社会主义,与他们对自由的理解有密切的关系。

毫无疑问,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个人的自由具有最重要的位置,是众价值中最优

先的价值。假如没有这一点,他们也不会被认为是属于广义上的自由主义。问题仅

仅在于,中国的社会民主主义所理解的个人自由,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内涵?

  古典自由主义所理解的个人,是原子式的、自恰的、先在的个人,由此推导出

一系列的个人的自由、基本的权利以及社会、国家学说。不过,经过密尔和格林两

次对古典自由主义的修正浪潮,个人的原子意味大大淡化,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有所

强化,因而也引起了对自由的新的诠释。受此新自由主义影响,中国的社会民主主

义者,虽然继续坚守个人权利至上的原则,但他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从人工智能看当代逻辑学的发展

  • 下一篇文章:中国社会信仰的危机与重建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寻求自由与公道的社会?——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一个考察”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寻求自由与公道的社会?——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一个考察”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
  • ››本我、自我、超我与道德建设 张倩
  • ››纳米技术的ELSI研究的理论综述
  • ››风险概念的哲学理念分析
  • ››生态现代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 ››基督教与中国地方社会的发展
  • ››论小玛格莲娜的“复活”观念
  • ››刘基与道家道教的关联分析
  • ››佛教艺术名物的发展分析
  •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美学旨趣
  • ››寻求自由与公道的社会?——现代中国...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