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哲学类
   浅论现代技术对人的挤压      ★★★ 【字体: 】  
浅论现代技术对人的挤压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1:25:46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浅论现代技术对人的挤压

发布时间: 2003-1-11 作者:秩名

人们通常认为技术是中性的工具,它本身无所谓善恶,即它是价值中立的。技术所带来的后果的好坏依赖于使用技术的人。好人可用它为善,坏人则可用它为恶。海德格尔认为这是很肤浅的看法,他认为技术并不只是一种工具,它更是一种“座架”。海氏的思想非常晦涩,很难理解“座架”一词到底意指什么。但我很赞同他的这一观点:技术并不只是一种工具,它也不是价值中立的;现代技术具有强有力的价值导向作用,它作为一种渗透于人类生活各个层面的力量,无时不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施加着巨大压力。对于这种压力我有切身的感受。



我是搞哲学的。搞哲学的人大多有个毛病:不善技术操作。我原来的工作单位早就给我配备了电脑,可我因不善操作而很少捣鼓它。我的几位同事则相反,他们很快便对电脑产生了“感情”,很快就能熟练操作了。不久他们就在工作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电脑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现代社会是极重效率的社会,个人若不能适应社会的平均工作效率,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原来工作所在的大学是处于急速发展之中的大学,故对效率的重视犹甚。它以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刺激教授们多出成果、快出成果。例如,出版一本专著,月薪增加300元。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一些教授每年都有一本以上的专著出版。电脑帮了他们很大的忙,在电脑上既可以高效率地进行创造或制造,又能极方便地对科研成果进行改编和重组。相比之下,我的工作方式就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了,我仍然笨拙地用钢笔在稿纸上“爬格子”。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今天,教授必须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否则就是不合格的教授。我切实地感受到了技术对我的挤压,我不能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不管你喜欢不喜欢电脑,你都得学会使用电脑;用电脑写作,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已是现代学术圈子的基本要求,起码的电脑操作技术已是现代学术圈子的平均技术要求;达? 坏秸庀钇骄际跻螅捅鹪谘跞ψ印盎臁薄S谑俏仪耍技磺樵傅厍科茸约貉暗缒圆僮鳎蛭冶暇瓜不堆酰猩跽撸说街心暝俑谋渲耙狄咽掷蚜恕N颐挥泄鸫笱Ы淌诘ず兔拦┏≈骷孀骷野兹鸬哪侵志艹庀执际醯挠缕5と衔?0世纪的美国文明史实乃一部机器包围并不断蚕食花园的历史,“机器”代表不断进步的科技,“花园”则象征着日益萎缩的人文精神。丹对“机器”之蚕食“花园”深怀忧虑。声讨之余还身体力行,长期蔑视科技进步。比如,他拒不驾车,也不用电脑写作,抽烟时全凭烟斗火柴,决不考虑电子打火机的方便(《读书》1995年第6期第50页)。白瑞说:“我几乎像每个人一样依赖于我所并不敬佩的能源公司。我希望自己能越来越少地依赖于它们。我在工作中总是尽可能少地依赖于它们。作为农场主,我几乎用马做所有的活儿。作为作家,我用钢笔、铅笔和纸工作”。他和妻子一起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有人劝他买一台电脑以提高效率,但他却以如下理由拒绝了别人的好心建议:首先,他不希望自己的写作直接依赖于被掠夺式地开采出来的煤炭,他不能一边在写作中依赖于对自然的掠夺,一边又义正词严地写文章抨击这种掠夺。其次,他并不认为电脑的普及会导致对他真正有意义的进步,例? 纾推健⒕谜濉⑸】怠⒄纬鲜怠⒓彝ズ蜕缁岬奈榷ㄒ约昂玫墓ぷ鳌T俅危际醺镄乱笈灼健熬赡J健保褂玫缒运灼摹熬赡J健辈唤霭ㄋ车墓笞灞曜迹野ㄋ钠拮印⑺呐勒摺⑺钋捉亩琳咭约八幕锇楣と恕W詈螅幌嘈庞玫缒孕醋髡娴氖す们Ρ市醋鳌#ˋ·H·泰希编《技术与未来》1993英文版第66-68页)。



丹和白瑞都看出了技术的强有力的价值导向作用。“机器文明”对“花园文明”的“蚕食”也便是现代技术对传统价值的排挤。说技术革新要求抛弃“旧模式”,也便是说技术革新要求抛弃传统的生活方式,这对于已适应旧生活方式的人们来说自然是很不舒服的事情。情愿按“旧模式”生活的人们有他们的价值观,要求抛弃“旧模式”,便要求抛弃他们所珍惜的旧价值。但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丹和白瑞都表现了可贵的坚强和勇敢,但现代技术不会因为少数人的抵制而停滞不前。



人类自超越于其他动物以来便一直在追求技术进步,人类文明史与技术进步史是分不开的。但现代技术与传统社会的技术有根本的区别。第一,现代技术是加速进步的,而传统社会的技术进步十分缓慢。例如,中国的牛耕技术延续几千年,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只有极其缓慢的改进,中国农民几千年年复一年以差不多同样的方式生产;而现代社会从蒸汽机到电机,从电报到电话,从电视到电脑的变化,都只要几十年,而现代电脑的换代则以年份计。加速进步的现代技术迫使人们不断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这让技术革新的弄潮儿们兴奋不已,却也让许多人无法适应。第二,现代技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与技术在传统社会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完全不同,或说技术在现代“价值谱”中的地位根本不同于在传统社会价值谱中的地位。技术在现代价值谱中占据着极其显赫的地位,即现代人崇尚技术,这一点只要看一看当今高中生考大学选择专业的情况就清楚了。工科专业总被认为是好专业,理科较受冷落,哲学人文学科则更受冷落。这与传统社会形成鲜明对比。在传统社会,并没有什么人专门研究技术,科技被贬低为“奇技淫巧”,在中国经世之学才是最重要的学问,在西方中世纪,神学才是最重要的学问。第三,现代技术创造出一个“人工世界”,创造出无比复杂的人工系统,这便使大多数人封闭于人工世界之内,沉溺于人际游戏之中,从而无暇亲近大自然。每个人都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弄清别人设定的许多秘密,却无暇体认大自然的奥妙无穷。例如,电脑和网络完全是少数人编排和设计的复杂系统,它对于设计者之外的人们来说,充满了诱人的奥秘,所以它吸引了无数个“网虫”,使他们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古代技术则不然,古代技术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特别是农业技术,总使人们保持着对大自然的亲近。第一、第二两方面的区别是密切相关的,正因为技术已成为现代人最重视的价值之一,人们才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才建立了大量的研究工程技术的机构和培养技术人员的学校,从而才有技术的加速进步。现代技术已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也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这便使我们无法逃避技术对我们的挤压。丹和白瑞对现代技术的抵制,正是对这种挤压的反抗。



吴国盛教授认为技术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它把自由由潜能带向现实,自由只有依靠技术才可能表达出来,因为正是技术展开了人的可能性空间。另一方面,技术所展开的每一种可能性空间,都必然会遮蔽和遗忘更多的可能性,使丰富的可能性扁平化、单一化。当技术服务于合用和效率所展开的工业世界,确实更多地表现了它的后一方面(吴国盛《技术与人文》)。在我看来,技术到底以表现哪个方面为主依赖于文化。在古代文化中,技术主要是表达自由的,在现代文化中,技术因服务于贪欲和效率而抑制着自由。服务于贪欲和效率便是服务于现代性的根本目标——发展发展是现代社会的内在逻辑,而发展的核心内涵是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可见发展也涵概了技术进步。有朝一日,现代社会若宣称它不再谋求这种意义的发展了,那它就不再是现代社会了,即它已超越了现代性。发展便是人的扩张性、侵略性的主体性的张扬,是对权力的追求,也就是“权力意志”的表现。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须转化为技术才能成为力量。在英语中“力量”和“权力”是同一个词,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科学的人类学——考察科学活动的无缝之网

  • 下一篇文章:略论科学研究规则对自然观的依赖性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浅论现代技术对人的挤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浅论现代技术对人的挤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
  • ››本我、自我、超我与道德建设 张倩
  • ››纳米技术的ELSI研究的理论综述
  • ››风险概念的哲学理念分析
  • ››生态现代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 ››基督教与中国地方社会的发展
  • ››论小玛格莲娜的“复活”观念
  • ››刘基与道家道教的关联分析
  • ››佛教艺术名物的发展分析
  •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美学旨趣
  • ››浅论现代办公自动化的新特点
  • ››浅论现代技术对人的挤压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