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教育其他
   增强智障学生环保意识的教学探索      ★★★ 【字体: 】  
增强智障学生环保意识的教学探索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03 19:00:37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一、与学生生活习惯相结合进行环保教育

从感知人手,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进一步激发聋儿对生态与环境的好奇与兴趣。聋儿正处于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我们应充分利用学校学习的各个环节,将环保教育与生活习惯的培养紧密配合,加强对聋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先从聋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保持整洁环境的目的出发,让聋儿学习有关诗歌、故事,开展谈话活动,在教师的示范及同伴榜样作用中尝试参与保护环境活动。如在自理能力方面,引导聋儿注意衣服的整洁、手脸的干净,教育聋儿经常洗澡、勤剪指甲等个人卫生习惯,如折叠衣服、摆放被子等,帮助他们掌握生活自理的方法,认识自身清洁及环境整洁的重要性。学会走路轻,做事轻,说话轻,不大声喧哗。又如:聋儿用餐,学会正确用餐,不掉饭粒;我们针对聋孩子不能很好地吃完自己的饭菜,开展“爱惜粮食不浪费”主题队会,展示农民伯伯辛勤耕作的图片资料。让聋儿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如,聋儿洗手时,孩子们往往不知道水的重要性,也不理解节约用水的道理,我们开展“节约用水”教聋孩子正确洗手及节约用水的方法,学会开小水,随手关水龙头,养成不浪费水的好习惯。平时,我们教育孩子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纸张、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不乱摘花、不乱丢纸屑、不随地吐痰,我们经常带聋孩子去学校操场捡纸屑,看到地面上果皮纸屑捡起来扔到果壳箱里,学会垃圾的回收和分类,不随地乱扔垃圾。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从聋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聋儿围绕生活的实际问题积极思考。如在低年级使用“手帕、纸巾”为主题队会中,我们着重让聋儿了解使用手帕对环境保护的好处,引导思考纸巾和手帕哪个卫生更有好处?为什么?在启发引导下,聋孩子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出自己的想法,最后他们认识到纸巾会制造许多的垃圾,而手帕脏了可以洗干净重新使用的道理,知道了这些小事背后潜藏的环保价值,受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平时,我们与聋儿共同收集废纸,易拉罐,不把它当作垃圾扔掉,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一些无毒害的废品,尝试开设了“环保加工厂”,利用教室的一角分别类地摆放学生收集的各种纸盒、瓶盖、树叶、果壳、废光盘、纽扣、布、旧报纸、保鲜膜和卷筒只芯等材料,在有趣的手工课中,学生们利用这些废品制作一些玩具、挂饰、环保时装,变废为宝。在这些“环保制作”的活动中,了解到一些常见的环保材料,产生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并且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进行装饰,不但美化了我们的活动环境,同时也起到了向家长宣传尽量减少污染的作用。要帮助聋孩子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观念,必须根据聋儿的年龄特点,教他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小环境做起。

我们的教育主要是培养聋孩子良好的爱护环境习惯,使聋儿的一举一动符合正常人、文明人的要求,教育他们都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如:一次手工活动结束后,发现满地的纸屑无人理睬,就抓住这一现象进行有利的教育。首先给聋儿上一节有关的“纸”的学习活动课,通过活动让孩子了解纸的用途及造纸的原理,同时了解浪费纸是一种污染环境的行为,大家必须要节约用纸。在如何节约用纸中我们还设计了游戏《我和报纸一起玩》,通过游戏让聋儿知道许多废纸是可以再次利用的。我们还特别设计了一个纸篓箱让学生将废纸都放进纸篓,统计比较一天班级浪费的纸张数量。所以现在班内处处干净、整洁,哪儿有纸屑学生都会主动捡起,自来水漏水会跑去关紧,离开教室,教师会随手关灯。我们还在班级中开展劳动课:如,带聋儿到户外拣去草地上的杂物,擦洗学校花园的栏杆、瓷砖。所有这些活动,既是对聋儿进行环保教育的一个方面,又对聋儿进行了劳动观念的培养。我们还努力创造条件培养聋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春游秋游前和他们一起讨论如何解决路上发生的卫生行为问题,结果大家都说必须带两个清洁袋,一个让自己坐,一个放废物,使他们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都或多或少的投放废旧物品,让聋儿知道垃圾再生利用,既节约能源,又可减少污染,了解废旧物品的价值,从而渗透环保意识,激发创造欲望。

三、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有意识地渗透有关环保教育的内容,如在语文教学中,一课《听听什么是声音》中,带领聋儿去实地调查,让有听力的孩子听马路上的喧哗声、市场上的叫卖声和朗朗的读书声、优美的音乐声,通过比较、感受,明白好听的声音叫乐声,不好听的声音叫噪音,从而了解噪音污染对人们情绪及听觉的影响让他们感受噪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如在“认识车辆”中,聋孩子就会知道汽车的尾气也给人们带污染和危害。有的聋孩子甚至从汽车污染联想到环境的污染,如,高楼,河里的污油,乱砍乱划树木等等。根据聋儿的兴趣,借用录像、幻灯播放污染泛滥片段,这些都能给聋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聋孩子们看后,用自己的画笔画出许多许多的污染的图画:浓烟滚滚的烟窗,河面漂浮的污油,翻着肚皮的小鱼,流着眼泪的太阳。最后,大家共同绘制地球,把污染的图画粘贴在墙上。

聋孩子最大的优势是凡事爱观察且观察的很仔细,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由于他们的听力受到的局限促使认识上都处在似懂非懂之中,这就要靠我们的正确引导。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在教育孩子知道吸烟的危害时,可以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形式及给孩子创设身临其境的环境进行教育。教师通过课本剧表演,让孩子自己得出老鼠是因为吸烟过度而死这一结论,从而迁移到日常生活中碰到这情况,他们该怎么做?这时可以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可以在不自不觉中懂得吸烟危害健康,懂得保持周围空气环境的重要性。然后通过课堂上的游戏来学习禁烟标志,并让聋儿“谈谈”如何使自己的家保持洁净,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四、让学生接近大自然,激发学生环保意识

在对聋儿进行环境教育时,还可以紧扣政府为保护环境而设立的一些节日来开展教育活动。如在“3.12”植树节时,教育孩子们植树造林的好处,我们还可发给孩子们一些植物的种子,让他们进行栽培,然后每天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从中了解人类以外的生物世界,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以达到教育孩子、爱护自然的目的。当孩子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时,我们还应教育他们用实际行动去维护环境,从而形成一定良好的行为规范;并让孩子们知道,地球只有一个,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我们现在再不好好的保护它,那它将会毁在我们的手中。 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是对聋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大课堂。为了让聋儿了解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萌发他们关心和爱护环境的情感和愿望。如:春天来了,花儿红了,树儿绿了,鸟儿叫了,我们组织学生春游,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开发孩子们与生俱来的热爱自然的情感,当他们聆听小鸟唱歌时,告诉他们小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才能有这么动听的呜叫,当他们被池塘里活泼的鱼儿所吸引时,告诉他们,鱼儿这么地在池塘里无忧无虑地畅游是因为干净的水为它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家,当聋孩子们在草地上愉快地嘻戏,与小草接触时,往往一会儿拔草,一会儿踩小草,一会儿在草地上大滚,丝毫没有爱护小草的意识。引导聋儿感知各种各样的小草,初步了解草与人类、动物、植物、环境的生态关系。“秋风吹来了,秋风吹来了,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秋天到了,他们看到许多的落叶飘落下来,我们把落叶垃圾当成宝贝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职技高师”数学参考书资源建设研究

  • 下一篇文章:当前教育的GDP主义倾向及其负面效应分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增强智障学生环保意识的教学探索”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增强智障学生环保意识的教学探索”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关于注重护生入科指导,提高实习质量...
  • ››关于搞好实习工作提高实习质量的探...
  • ››浅谈实践教学在高职会计教育中的改...
  • ››消费心理学情景教学模式创新思路
  • ››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探微
  • ››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 ››90后城市青少年生活方式细分研究
  • ››教育腐败的伦理规治
  • ››教育公平:符号、工业化、“拟真”...
  • ››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者的新技术
  • ››增强智障学生环保意识的教学探索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