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软件设施、项目进度表和数据库共享印证了SERU项目管理中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的特点。
第三,评估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为本”的理念。SERU项目在2002年预研究时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积极征求学生建议,开发调查工具。在项目实施中,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网上作答,不仅考虑了学生作答的方便,还保护了学生的隐私。SERU研究小组通过学校媒体提供关于学校和学院水平的研究信息,同时可以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个体提供其个体的研究信息,既照顾到学生个体,也保证他人的数据不泄露。
四、启示和借鉴
首先,SERU项目对完善研究型大学评估指标,积极开展学生就读经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构建学生视角的研究型大学内部质量保障理论,为我国研究型大学评估提供了新模式。帕斯卡雷拉(Pascarella)和特伦兹尼(Terenzizi)在《大学是怎样影响学生的发展》一书中总结道:“大学对学生影响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个体的努力程度以及参与程度所决定的。大学里所有政策、管理和资源配置等都应该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3]因此,作为高等教育主体——学生的参与才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为高等教育质量最终要通过其培养的学生来体现。加州大学SERU项目充分体现了学生就读经验在研究型大学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中的重要作用,其研究项目和研究结果引起愈来愈多的研究型大学的关注。国内公认的重点研究型大学可借鉴加州大学SERU项目率先开展学生就读经验研究,加强研究型大学之间的研究合作,建立多样化和专业化的研究团队,创建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展学生就读经验研究和创新研究型大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新模式提供经验。
其次,开发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新型研究工具,创建动态、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大学生就读经验数据库,为研究型大学评估和院校发展提供新工具。加州大学SERU项目的研究工具是基于网络开发的,学生以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个性作答,这种研究工具方便及时地大规模收集学生数据,在节省大量时间的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研究经费。当前,国内相关研究的研究工具还主要是以纸质问卷为载体,这就限制了大规模收集学生数据的可操作性,耗时耗力,效果也不明显。国内的研究项目受限于研究经费,不能充分保证在大范围纸质问卷调查研究的后期数据录入方面的经费投入,致使最后的数据统计不能客观反映实际情况。在数据库建设方面,SE-RU项目建立健全了横向和纵向数据库,实现数据库资源的共享,便于学校之间和同一学校不同时间段之间的比较,使研究数据真正为院校发展服务。而相关研究的数据库建设在国内研究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动态数据库建设以及资源共享平台搭建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之,在我国大学生就读经验研究中开发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新型研究工具,创建动态数据库,已迫在眉睫。
再次,SERU项目加强对学术研究项目管理,切实保证项目研究过程的严谨性和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为研究成果应用于研究型大学评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SERU项目在管理模式上强调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在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项目进度表,在项目数据库的使用权限方面体现合作研究型大学的数据共享和合作互助理念。只要是合作单位用于研究目的,SERU项目合作研究中心都会为其提供相关数据支持和其它支持,但是其对数据的保密性工作也是很严格的,以防止研究成果的滥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在项目管理中还存在一些漏洞,例如管理模式单一,统一领导的管理模式限制了研究的灵活性。项目进度表形式化,相当数量的调查研究报告是项目主持人和合作者在最后结题时间前通宵达旦拼凑的成果。研究成果的使用权限意识淡薄,只要有合作关系,甚至没有合作关系的单位或个人都可以随意使用,研究成果滥用现象严重。切实保证学术项目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是必要之举。
大学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载体,研究型大学中的学生就读经验是研究型大学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州大学SERU项目中学生视角的彰显,创新了研究型大学评估模式。正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副教务长Christine Maslach所说:“SERU项目在大学认证和院校自我改进方面有突出贡献,尤其在美国‘西部学校和学院联合会’(WASC)认证协议书中得到重点关注。同时,SERU项目也使研究型大学意识到在关注外部需求方面(即学生角度求)的重大责任。”
参考文献:
[1]Center for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SERU Project Summary[EB/OL]. http://cshe.berkeley.edu/research/seru/summary.htm.
[2]陈玉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9.
[3]Pascarella E T, Terenzizi P T.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A Third Decade of Research [Z].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05: 602.
上一页 [1] [2]
Tags:
|